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耗资7亿“装神弄鬼”?

(2008-08-05 08:17:43)
标签:

丰都

鬼国京都

耗资7亿

杂谈

分类: 时评

http://www.morning.sc.cn/new/html/tfzb/images/logo.jpg

2008.8.4天府早报>天府时评
■钱夙伟


    丰都最具特色的一个景区——名山鬼城,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为了让民俗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将名山风景区提档升级,丰都将在2010年前耗资7亿元打造鬼国京都主题公园。
(8月3日《重庆时报》)
    鬼城现在是丰都赚钱的招牌,虽然全部建立在子虚乌有空幻荒诞的基础之上,但当然早已美其名曰“鬼文化”了,而且,出于旅游的需要,以振兴当地经济为目的,斥资7亿元“装神弄鬼”,把鬼城再上台阶地打造成“鬼国京都”,当然就名正言顺了。
    然而,到底以什么版本来打造“鬼国京都”?自然,没有一个人去过“鬼国”,当然也没有人知道“鬼国京都”是什么样,传说中的所谓 “北冥”、“黄泉”、“逍遥谷”、“九宫十八庙”、“十八层地狱”之类,都是活人的虚构,假使真有“鬼国”,凡去过的必回不来,又有谁能描摹出形容模样?
    或许这就给斥资7亿元 “装神弄鬼”留下了充分的想象和挥洒的空间。说到底,不过是要形象而完整地还原迷信传说。所谓“打造鬼国京都”的规模之巨,显然又是当今凡事贪大求最的流行作派。
    虽然斥资甚巨,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让鬼城成为“5A级景区”,就要大手笔地“装神弄鬼”。当然,这个不伦不类的“鬼国京都”,如今披上了民俗文化的时髦外衣,民间“鬼”的传说、故事,都将以现代版一一真实地再现。
    但是,“鬼文化”与迷信文化即使有区隔,恐怕也不如一层窗户纸,于民间自然形成的“鬼城”,如此经官方一“打造”,总不免有借“鬼”生财之嫌,而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巫婆神汉,那么,这“力争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录”的大手笔,也真成了丰都这个历史“鬼城”的一大败笔。

 

耗资7亿“装神弄鬼”?
2008-08-04当代生活报
■ 钱夙伟  
  
  据《重庆时报》8月3日报道,丰都最具特色的一个景区——名山鬼城,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为了让民俗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将名山风景区提档升级,丰都将在2010年前耗资7亿元打造鬼国京都主题公园。

  鬼城现在是丰都赚钱的招牌,虽然它完全建立在子虚乌有、空幻荒诞的基础之上,但当它美其名曰“鬼文化”,并出于发展旅游业需要,以振兴当地经济为目的,斥资7亿元“装神弄鬼”时,将鬼城再上台阶打造成“鬼国京都”,当然也就名正言顺了。

  然而,以什么版本打造“鬼国京都”呢?既然没有一个人去过“鬼国”,当然也就无人知道“鬼国京都”究竟是怎么一个样了。传说中的所谓“北冥”、“黄泉”、“逍遥谷”、“九宫十八庙”、“十八层地狱”等等,都是活人的虚构,假便真有“鬼国”,“到”过的必然回不来,又有谁能描摹出它的模样?

  或许,这正给斥资7亿元“装神弄鬼”留下了充分的想象和挥洒空间。说到底,人们不过是要形象而完整地还原迷信传说。而巨资“打造鬼国京都”,显然又是当今凡事贪大求最者的流行作派罢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让“鬼国”成为“5A级景区”,自然要大手笔地“装神弄鬼”了。当这个不伦不类的“鬼国京都”披上民俗文化的时髦外衣,也许,民间那些“鬼”的传说、故事,都将以现代版一一真实再现在我们面前。

  “鬼文化”与迷信文化纵有区隔,恐怕也不如一层窗户纸。在民间自然形成的“鬼城”,如此经官方一“打造”,总不免有借“鬼”生财之嫌,这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巫婆神汉。如此一来,这“力争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录”的大手笔,很可能会成为丰都这个历史“鬼城”的一大败笔。

http://www.qlwb.com.cn/img/head.gif

“鬼国京都”不过“装神弄鬼”而已
2008-8-4齐鲁晚报>辣评
钱夙伟

 

  民间自然形成的丰都"鬼城",官方斥资7亿元打造,难免让人感到有借"鬼"生财的嫌疑,也容易让人联想起以前的巫婆神汉。

      8月3日《重庆时报》报道,重庆市丰都县最具特色的一个景区——名山鬼城,被称为中国“神曲之乡”。为了让民俗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将名山风景区提档升级,丰都将耗资7亿元在2010年前打造“鬼国京都”主题公园。
  鬼城现在已经成了丰都最赚钱的招牌,虽然这几乎都是建立在子虚乌有、空幻荒诞的基础上的,却被一些人美其名曰“鬼文化”。而且,出于旅游的需要,以振兴当地经济为目的,丰都如今竟斥资7亿元“装神弄鬼”,把鬼城进一步打造成“鬼国京都”,这“鬼生意”的确是越做越大了。然而,丰都将如何打造“鬼国京都”呢?没有人去过“鬼国”,当然也没人知道“鬼国京都”是什么样了。传说中的所谓“北冥”、“黄泉”、“十八层地狱”等,都是活人虚构的,那么,当地将把“鬼国京都”建成什么模样呢?
  或许,这恰恰给斥资7亿元“装神弄鬼”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说到底,当地不过是要形象而完整地还原一些神话、迷信传说罢了。而且,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打造“鬼国京都”,显然是受了当今凡事贪大求全的流行作派的影响。
  或许,在丰都某些政府官员看来,虽然斥资甚巨,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让鬼城成为国家“5A级景区”,就要大手笔地“装神弄鬼”。于是,这个不伦不类的“鬼国京都”,披上了民俗文化的时髦外衣,民间“鬼”的传说、故事,都将以现代版一一真实地“再现”。但是,“鬼文化”与迷信文化的区别是些微的。
  更重要的是,于民间自然形成的丰都“鬼城”,如此经官方一打造,难免让人感到有借“鬼”生财的嫌疑,也容易让人联想起以前的巫婆神汉。如此这般,这个“力争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录”的大手笔,恐怕也真成了丰都这个“鬼城”的一大败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