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援建培训杂谈 |
分类: 时评 |
| http://gsrb.gansudaily.com.cn/images/gansuribao.gif |
2008-06-25甘肃日报
钱夙伟
6月12日《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市委、市政府将援建陇南列为今年深圳的首要任务,深圳市民也对援建陇南投以高度关注。灾区重建有着方方面面的需求,在陇南市劳务办提出的相关需求中,十分突出的一条是,希望深圳市能为农民工提供短、长期免费培训,为初、高中毕业生提供较长期的职业培训。
据了解,目前陇南全市275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5%以上,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其中农村劳动力153.3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7.19%,有近7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目前,随着初、高中生的相继毕业,富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
陇南市如此,其他灾区大抵也如此。援助灾区,除了解决灾区群众急需的基本生活需求,可持续的援建,是解决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这是灾前早已存在的问题,在灾后更加突出。由于受文化程度的限制,长期以来,农民工大多都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体力活,不仅收入普遍较低,还受年龄、体力的限制。因此,接纳灾区群众就业,分担他们面临的现实压力,顺利实现富余劳动力输转,首先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其实,获得技术培训的机会,也是农民工迫切的愿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技术培训对他们来说依然是一种奢侈。缺乏技术含量的工作,让他们的生活不可避免地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甚至还陷于贫困之中。现在地震让他们一无所有,如果灾后依然如此,显然难以应对更沉重的生活压力,因此,灾区群众的培训愿望,比灾前更为迫切。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面对科学技术的挑战,企业生产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也对劳动者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助劳动者培训技术,显然比给初级的岗位更重要。而从长远看,灾区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要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大化,提高自身的文化技术素养,其实也是必由之路、必然选择。
灾区的重建,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废墟之上的重新规划和建设,要着眼于更加美好的明天,就不可能是原有水平的简单复制,而应该是产业转型、技术升级换代的契机,这必然对劳动者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一些产业因毁灭性的破坏,原来的劳动力被迫向新产业转移,他们也同样需要尽快地重新学习和培训,以适应新岗位的要求。
应当看到,培训灾区群众,对灾区来说,增强的是软实力,是灾区持续发展的后劲所在,这比短期内生产力的恢复,意义更为深远。实际上,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本来就在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之中,灾后重建,只不过更突出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因此,对帮助灾后重建的对口地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千方百计满足灾区群众培训的需求,列为援建灾区的一项紧迫任务。
培训灾区劳动力是最持续的帮助
2008年6月14日浙江工人日报>民工
钱夙伟
据媒体报道,深圳市委、市政府将援建陇南列为今年深圳的首要任务。深圳市民也对援建陇南投以高度关注。
培训受灾群众是持续的帮助
2008-06-14平顶山日报>读者之声>看法
钱夙伟
短、长期免费培训;希望为初、高中毕业生提供较长期的职业培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