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挂失费”几近敲客户竹杠

(2008-03-06 17:12:49)
标签:

银行

挂失费

敲客户竹杠

杂谈

分类: 时评

2008-3-6合肥晚报

□钱夙伟  

 

    信用卡如果丢了可就亏大了。近日,深圳市民徐先生丢了钱包,随后去银行挂失两张信用卡,结果被收了110元的挂失手续费,他认为收这么高有点不能接受。记者调查发现,所有银行信用卡挂失都收手续费,且比储蓄卡挂失费高得多。(3月5日《南方都市报》)

    如此高的挂失费用,显然与银行的成本完全背离。银行对此不可能有合理的解释,于是只能自说自话,但都站不住脚。譬如一家银行称,信用卡丢失后风险很大,客户挂失之后风险就全部由银行承担了。然而,既已挂失,信用卡随即被冻结,而挂失之前的损失概由客户承担,银行还有什么风险?又一家银行表示,挂失费是银行在客户挂失后通知银联、商户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然而这种所谓的通知,也无非是在其网络系统中对这个账号冻结而已,根本不需要多少费用。还有一家银行说,挂失费是国际信用卡组织和国内银联要求收取,银行只是代收而已。但这已经被银联否认,银联从未委托过银行代收任何费用,收费属于银行自己的行为。

    挂失费其实已成了银行的一条敛财之道,银行利用的是客户遗失后的焦急心理。相比于卡上资金有可能被冒领造成的损失,再高的挂失费也只是个小数,而且客户也没有时间讨价还价,否则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同时,当客户只能选择挂失时,在银行的规矩面前,也只能被迫就范。

    其实,除了定价之高,银行对于利用“挂失”生财,还有其他的“开发”,前不久笔者对此就有领略。因为遗忘了储蓄卡密码,即使有身份证也取不出款,只能办理挂失。后来想去银行销户后把余款取出来,却不料被告知,因为超过了几天时间,需要重新办理挂失手续,当然,也得重新交手续费。问理由,银行方面只有一句话:储蓄挂失申请书上有这一条。然而,当时情急之下,谁会去细看这密密麻麻的条款。而且,即使明显的不合理,即使提出异议,也没有用。

    显然,挂失费几近于敲客户的竹杠。而这其实是现在银行的惯用手法。拉客户前一副面孔,百般示好,就如开卡时,既快捷还免费,让客户根本不可能细究这当中有没有需要提防的陷阱。一旦拉进来,原先以架床叠屋的条款掩饰着的协议,就露出了霸王的面孔,变成了生财的机器。但是,银行自以为得计,其实也只是一次性的,客户是生着一双脚的,今天能进来,明天也能出来,就如那位徐先生,“感觉自己有点上当了”以后,将把信用卡都退掉。此时,你即使再狠,又如何敲他的竹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