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分类: 时评 |
2007-12-07西安日报
钱夙伟
四川一对夫妻在新疆做木工,一年挣了两三万令两人欣喜不已,决定提前返回老家。回家路上,两人把现金缝在内衣里却总觉得不够安全,这种紧张情绪最终导致了丈夫在大巴车上怀疑其他乘客是劫匪想抢钱而连捅4人,其中一人当场死亡。(12月5日《兰州晨报》)
夫妻二人远离家乡辛苦打工一年,两三万本来也是应得的血汗钱,却令两人如此欣喜不已,可见民工赚钱之不易,不免让人心酸。
从深层次上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工在当今社会上,许多情况下所处的孤立无援、缺乏安全感的处境。实际上,从他们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就基本上靠自己保护自己,但作为弱势群体,如果没有有关机构组织和部门的主动保护,就必然陷于无法解脱的困境之中。譬如找工作难,找到工作后更有一系列的难,诸如工伤事故后老板逃避责任、动辄超时加班且不支付延长时间的报酬、劳动条件恶劣等对民工权益的侵害,民工们大多只能忍气吞声。他们当然知道可以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但这种保护大多是滞后的、被动的,就如年终而成为突出问题的工资被拖欠,许多民工宁愿采取极端的行动,而不愿通过正常的途径,就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这种正常的途径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他们的工资也不会拖欠至今。
民工携带两三万现金,就如此紧张,其实是他们长期缺乏保护处境下的情绪累积,而最终持刀砍人,更是长期压抑之下的爆发,因此,值得有关部门警醒和反思的,是民工的管理和保护这一既普遍又紧迫的问题。譬如,对民工,有没有主动地关爱,真正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实际上,只要想得细一点,民工们的许多现实困难就不难化解。
民工是我们城市的一员,民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却并没有享受到市民的待遇,民工身在异乡,文化普遍较低,尤其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至少能生活在一种安全感之中。一个和谐的社会,人际之间本来就是环环相扣的链条,没有民工的安全感,就没有其他人的安全,就如身携两三万现金的民工紧张情绪最后累及无辜,就是又一个惨痛的教训。
2007-12-09工人日报
把钱缝在内衣里为何还不觉得安全?
钱夙伟(浙江省湖州市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