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县领导被骗令人深思

(2007-09-11 15:18:12)
标签:

时事评论

分类: 时评
2007年9月11日浙江工人日报> 工论

钱夙伟

 

    据媒体报道,鲁山县3名农民冒充湖南省领导,骗了湖南郴州市宜章县委某领导5万元,结果涉嫌诈骗被警方刑事拘留。

    据称,骗子先是冒充湖南省政府一主要领导,给郴州市委某领导打电话称:“我的一个外甥在宜章县驾车撞人啦,让宜章县委某领导给我回个电话。”然后就接到了宜章县委某领导的电话。县委领导先是答应派人送钱,后又按骗子的要求,很快就把钱打到了骗子的账户上。

    这三个骗子骗术的高明之处,在于先骗过市领导,然后让市领导为其假冒的身份背书,从而让最后的受害者深信不疑。虽然并无官场经历,但风气所及,也让三个骗子耳濡目染,进而竟深谙官场的“潜规则”。

    先是冒充省领导,轻而易举地“压”住了市领导,让其乖乖地为他给县领导传话。而县领导在官大好几级的“省主要领导”面前,自然更只能言听计从。

    于是,在拙劣的骗术面前,从市领导到县领导,居然是绝对的相信,而实际上,稍稍一分析,就会发现里面有着太多的漏洞,譬如,为什么省委领导不直接打电话给县委领导?又譬如,自己的外甥出事,一个省委领导难道还要向县里借钱?何况,县领导只要向当地交警打个电话,马上就可以戳穿骗局。

    即使真是省领导的外甥出事,也是省领导的私事,凭什么要向县里借钱?即使是省领导借钱,也要有一定的手续,岂能只凭一个电话,就如此巴结地要派人送钱,后又打出如此大额现款?

    这起拙劣的诈骗能得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干部任用选拔,即使不是上级说了算,也分量极重。这样的背景之下,心术不正的下级,往往以为干得好,还不如给领导一个好的印象,领导的一句话,决定着自己头顶的乌纱帽。于是,巴不得有接近取悦上级的机会,一旦上级领导要自己“帮忙”,早已屁颠屁颠,岂还会对其中是否有诈,打一个问号?

    显然,改变时下某些庸俗的上下级关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完善键全干部任用选择机制,坚持阳光操作,严格组织程序,杜绝“一把手”说了算。当搞关系、送人情于仕途没有任何好处,假省领导骗了真县领导的荒诞闹剧,才有可能不再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