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国中原行之第七天--参观五公祠、海瑞墓

(2008-04-22 09:29:08)
标签:

五公祠、海瑞墓

旅游

分类: 天天任逍遥
    3月26日我们上午参观五公祠,下午去的海瑞墓。

    在海南思古抒怀,一定要去五公词。该祠位于海口市区与琼山市接壤处,由五公词、苏公饲、观稼堂、学圃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一组古建筑群构成,人们习以五公祠统称。这片园林式结构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陆续建至本世纪初。这里奇花异木掩映楼阁,虽然地近闹市,但是独有清幽。

  自海口市中心,沿两旁椰林成荫的海府大道,朝东南方向直去约五公里,在红墙和藤花环绕的一片高大的翠绿古木拥抱中的一幢上等木料精心构成的红楼一“海南第一楼”,便是五公祠,这几个大字是找赵朴初题写的。

  该祠是为纪念唐、宋时期贬谪到海南岛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名臣得诠而建的,故名五公祠。五公的民族气节、崇高风范以及身处逆境而不坠青云之志的气概,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民所崇仰。

  五公祠主楼的东侧是苏公祠,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它是为纪念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而建。据史书记载,苏东坡在1097年(宋绍圣四年六月),被贬来海南昌化军(今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经过琼山时,曾在这里的金粟庵(早巳废)客住20多天,因泉水冒出时,水面有水泡浮起,状如粟米,因而得名。

  这是浮粟泉,泉水清冽,水源充足。苏东坡曾以其水甘告人,由是汲者常满中琼州大守为纪念此事,于双泉上建起一亭,与近处的临清、濯缨二亭相连。

 

南国中原行之第七天--参观五公祠、海瑞墓

  这里我们看到廉洁的海瑞没有钱给妈妈办七十岁的寿宴,就写了个形似“寿”的大字,是由:生母七十 生老百年春来寿,11个字组成.请您细细观看.对此我颇有微词,难道给妈妈一碗生日面都不能,老百姓就更穷了,官做得差矣。

南国中原行之第七天--参观五公祠、海瑞墓

 

 

    下午到了海瑞墓,位于海口市西郊滨涯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瑞(1514-1587年),字汝贤,一字国开,号刚峰,琼山市府城镇金花村人。举乡试入都,恩赐进士,初任南平教谕,后升任淳安知县、兴国知县。在任内推行清丈、均摇,廉洁自恃,人言“布袍可脱粟”。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其时世宗宠信方士,专意斋蘸,妄求长生不死之药,忽朝失政.无人敢谏,只有海瑞备死上疏。犯颜直谏,震惊朝野,被罢官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任应天巡抚,任内誉主持疏浚吴松江、白茹河,大力推行“一条鞭法”,遭到张居正等人的反对,被革职回乡。海瑞一生刚直不阿,居官期间,平反了一些冤狱,被誉为“海青天”,亦称“包公再世”、“南包公”。他72岁出任南京都察院右金都御史,仍力惩贪污官员,不久病逝于住所。死后,朝廷赐祭八坛,赠太子少保,溢号忠介,造官员许子伟护灵枢归葬。出殡那天,南京城里万人空巷,商者罢市,农者辍耕,大众夹道送殡,哭奠者百里不绝。

  另外朋友说我上的照片太少,因为朋友一个小马虎,没有带照相机的充电器,我的一个卡两家用,所以不敢拍特别多的景,请原谅。

  还有最近系统有问题,留言困难,但是我一直是关心朋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