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急救知识 |

三等奖
|
|
|
东华门街道 东厂社区
去年6月20日至21日这两天,身为残疾人和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我参加了东华门街道残联举办的残疾人救护知识培训班。北京急救中心的贾大成老师给我们这些残疾人朋友讲解了急救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培训,30多名学员都是残疾人,来自本街道的各个社区。两天的时间里,我们系统学习了急救的理论知识,并进行了心肺复苏,以及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安全搬运等实际操作。
第一天是理论课,用贾老师的话说,他事先不知道是给残疾人朋友上课,进到教室后感到非常惊讶,同时也很疑惑,这些残疾人的情况各不相同,身体上存在着很多不方便,他们能够学好这样专业性非常强的救护知识么?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一直以来,残疾人给人的印象就是非常弱势的群体,很多方面需要别人的照顾和帮助,很难想象我们还能够去做帮助别人的事情,何况又是急救这样的工作。但贾老师的疑虑很快就被打消了,用他在自己博客文章中的话说,“这是一次令人震撼和感动的救护知识培训,这些学员的神情中透出比健全人更多的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学习的态度更是认真和专注。”贾老师开始还有些沉重的心情,在随后的讲课和我们学员互动的过程中,慢慢的消除了。原因很简单,我们这些学员认真自觉、渴求知识的表现,已经让他忘记我们是残疾人了。
第二天,在救护实际操作表演与考核中,全体残疾人学员更是表现不俗,每个人都非常踊跃的上场操作。我们和健全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要克服身体上的不方便,才能做出规范的急救动作,有几位是下肢残疾的朋友,当他们用自己的残肢跪在地上,认真的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那一刻,我看到贾老师的眼睛湿润了。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党和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怀和重视,并且非常支持残疾人参与社会、贡献社会的热情,使得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了,眼界开阔了,信心增强了。虽然我们身体残疾,但我们也要为社会、为他人做出我们的贡献。身体残疾,心却不能残疾,不向命运屈服,不愿成为社会的负担,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为创建和谐社会,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