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躺平吗?——2024年闺女养育总结之二

(2024-12-29 22:53:18)
标签:

育儿

北京高三女生

2024年总结

年终总结

分类: 快乐成长
以下是这个周末写的总结的余下的部分。

一、闺女越来越好看,也越来越自信


其实,闺女在110斤左右的时候就不显胖了,但是,她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一定要到105斤,甚至100斤。她大约165cm左右。她的体型是梨型兼具葫芦型,有胸有腰有胯,再加上小时练过很长时期的中国舞,身板比较直,所以气质很不错。我也能明显感觉到闺女的身形越来越好看。再加上后来也对自己的皮肤也有所关注,所以皮肤也在变得越来越好。她要求我给她买过几身新衣服,那种上半身小小的卫衣和T恤,下半身偏宽松肥大的裤子,她穿上确实很有范儿。


我不是太害怕女儿爱美,我也不担心女儿会因为过分关注美而忽略学习,因为我相信一个人的正向循环,可以从自身美好的形象开始。我相信这种底层逻辑,我相信这种来自内部本身想要变得更美,变得更好的力量。而变得更好,是需要认真学习的。


女儿也正是这样。我们俩经常进行深层次对话,那种心灵内心深处的对话。比如,我通过阅读,已经超越了自私自利的阶段,愿意为社会付出一些关爱,也愿意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比如主动成为自愿者,去服务他人。我认同那种“最终的利己主义都是利他”的价值观,我倡导我们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之一,先爱自己,再爱他人,而且一定要爱他人的理念。因为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友爱的世界,洁净的世界、公平的世界,所以我们要主动为这些美好的世界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可能并不容易让一个17岁的姑娘接纳,但是在我自己的言传和身教下,从我们的对话中,我觉得女儿已接受了这样的一种价值观。


坦率地说,我对她明年的高考没有太高的要求,因为她的学习一直只能算中等,真的只是中位数的中等,不是别人家只要不是前三名就是中等的中等。联想到自己高考也就只上了一个本科而已,看她的学习态度总体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也就只只要求她把过程做好就行了,结果随缘。既然对于学校学习她不算特别擅长,那我们就只能培养她终身学习的习惯,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她美好的品格。这是为将来为社会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打下坚实的基础。分数,在越来越被批判的今天,不能算作人的全部,只是她所有特征的一种。相信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的未来,她的综合素质,她的利他意识,会让她找到她自己的位置的。


即使这样,我和她爸还是会时不时地提醒她,高考在中国人一生的重要性,也鼓励过她,她目前已拥有的美好品质值得她到更高的平台去发挥她的价值。我想她是理解的,也感受到了更加的努力,因为她自己说过,既然现在的任务是学习,那就好好学习好了,因为干别的反正也不合乎规矩。人在曹营心在汉,没有效率,也没有价值,就是对精力的一种浪费。她也期待未来的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同时也能享受生活的人。


二、对妈妈有要求,最好是霸道女总裁范儿


是不是天下的孩子都是对父母有要求的,只是有些家庭里孩子不敢说?

不过我家闺女敢说。

每次去开家长会,或者去看晚自习,闺女都对我说:“妈妈,你要穿好看点啊。”我说妈妈就这个样子,怎么才算是你眼中的好看呢?

她说:职业点,最好是穿西装,一看就是霸道女总裁范儿。她还给我描绘了她们班一个男同学妈妈特别漂亮的样子。

哈哈,这个闺女呀!看来,我以一个好看的,有气场的余雨涵妈妈出现在她同学的前面,是一件十分有面子的事情。

大部分时候,我都会顺她的意。无论穿不穿得像霸道女总裁,但临行前都会捯饬一下自己。上次轮我看晚自习的时候,我就穿了一件宽松的米白色T与牛仔裤,后来得到了她的认可,也被她们语文老师夸了一句漂亮。

这算虚荣吗?我不知道。

不过,做一个有趣的,美丽的妈妈,本来就是我的目标之一。她对我的要求我很理解,也把它当成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


三、有一点爱美,我认为这是好事


闺女的体重降下来之后,她对自己的皮肤,形象比之前更关注一些。也可能是因为长大了。

我给闺女曾经说过,我期待的女儿长大后是一个集美丽智慧于一身的女孩。保持好形象,这是基本的。同时,还要通过持续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所以,女儿的适当爱美,我并没有阻止,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她。

现在家里的日用品,什么洗面奶、洗发水、沐浴露,买什么牌子,什么型号,基本都是她作主,挑她喜欢的牌子,我只管付款就行。我也乐得操这个心。


她爸爸不是太同意我这种做法,说她现在学习时间紧、压力大,应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上。我则与他观念相反,人非草木,正是压力大了才需要时不时地适当放松,让大脑得到一些休息。我不是很赞同现在有些家长通过人为干预给孩子营造一个短期的不真实的生长空间的做法。孩子迟早都是要成为独立自主的人,一个生活在真实空间的社会人。既然无法期置身于社会之外,为什么不让闺女早点知道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然后按照本来的逻辑去发展自己呢?


四、审美水平可能超过我了,我经常租她的衣服穿


不知从啥时候起,我发现闺女越来越有审美水平了。

这其实非常符合我对她的期待的,因为从她小时候起,我还是为此投入了一些时间和精力的。比如她小学期间一直学小提琴,还加入了青少年乐团时常演出。我还经常带她听音乐会,带她去看画展,看舞台剧,虽然这些领域我都是一个门外汉。

我觉得可能这些操作,对她的审美一定要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为她打开了另外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上高中以后,她自己也多次外出看莫奈,看国家地理摄影展。

她的审美现阶段体现在她越来越会搭配衣服上。

有时候和她一起逛商场,她会买一些我之前从来都不会买,而且看都不会看一眼的、我认为普通的衣服。结果她穿上,效果真的很好。而且我穿上效果也很不错,时尚度、年轻度立马飙升。

于是乎,有时候我找不到合意的搭配的时候,我就借她的衣服穿。

她一般也都同意,不过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我需要付钱。夏天的衣服是一天一块,冬天的衣服是一天2块。

所以我们家在上学路上时不时地就会出现这样场景:妈妈,你上次借我的衣服还没给钱呢!好的,好的,马上给。于是,三人小群里我就给她发一个2块钱,或者4块钱的红包,红包留言是:小财迷。

我们家就是这么其乐融融,小幸福,小开心。


五、期中考试考得不错,对自己的自信心有点上升


我在闺女很小的时候,就读了颇多育儿的书籍,至今也没有间断。市面上很多有名的教育类的书,我几乎都看过。后来成为喜马拉雅会员,攀登读书会员,如果遇见育儿类书籍,我都不会跳过,虽然我的女儿已经早已过了书中的阶段。


所以,我的培养理念是,从底层逻辑上培养她的综合素质,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世界报以爱,有同理心和同情心,有正向的性格,比如勇敢、坚韧,有好奇心等等。所以,确实没有像很多孩子那样上过很多补习班。


所以,在我的这种理念培养下,闺女是一个综合素质较强的人,她也拥有了一部分我认为她应该有的品质,比如敢于表达,有自己的思想,在班级乐于做事等等。她这些品质也被她的老师早早地看到,所以初中阶段,初三开始做班长,高中阶段,一直做班长,曾多次同票当选优秀班干部,而且票数远超第二名。


不过,如前所说,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到不了前面,一直在中等。

所以,她初中时在石油附中就读,可上高中时,由于分数不够都没有被石油附中录取,只上了知春中学。按分数排名,在知春中学她能算成绩相对好的孩子,被分在了稍快的二班(一班是更快班)。不过,我有一种直觉就是,她成绩的排名似乎一直在下滑中。


我不太确定我的直觉是不是真的,所以也没说出来。我不说还有一个另外的原因,就是我不希望闺女意识到这个趋势,我不想让她有“习得性无助”的思维惯性。我知道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思维。


不过,她这次其中考试的成绩,终于打破了我的担忧。考得不错(应该是全班第8名(我都不看海淀区排名))。我真的是特别高兴,不为这分数,而因为闺女没有陷入”习得性无助“,这可比分数排名重要得多得多。


她自己也很开心,而且对于她对学习的信心和驱动力,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我想她自己终于意识到,只要做好过程,结果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过不排除这只是偶然的一次超常发挥,因为她自己也提到过不排除有运气的成分。不过这打破了她的下降的趋势,或者难以进步的想法,这都是正向的一面。


所以,当成功的喜悦还没有消褪的时候,结果很快就来了下一次月考。考前,她竟然产生了不想参加这次月考的想法。她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既然考试只是对日常知识的检验,在知道自己哪些需要加强的情况下,那有什么必要非得参加考试呢?我其实看到了她不想参加本次考试的本质,就是她想在她期中考试的好感觉上多呆一会儿。不过看到她的态度很坚决,我和她爸也当晚没有说不同意,只说考与不考不重要,重要的是哪种方式能让你自己的学习状态更好,并和她强调,我们都要努力做对自己更有利的事情。而且,让她自己和董老师说不考试这件事情。


她第二天就去和董老师说了,不过由于时间紧没有细聊。董老师后来给我打电话,了解了一下原因。现在的老师也都懂心理学,也比较开明。她也不反对雨涵不参加考试,只是提醒我们要了解其背后的动因。并且她提醒我们,一班有一个女生曾经考过班级第一名,但是自那以后就再也没参加过任何考试,包括上学期如此重要的期末考。这就是出现了典型的心理问题了。雨涵相对来说是一个精神比较健康的孩子,我们要避免出现那种情况。


闺女晚自习回来后我把这个情况和她说了说,也明确了我们的建议,说最好是参加考试。她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她也害怕自己以后出现董老师说的出现的可怕的心理问题,所以第二天还是顺利参加了考试。当然,成绩不如期中的好。不过那有什么关系呢,心理健康是第一位的,主动去思考如何做对自己更有利也是很好的,不是吗?


六、作为一个幸福的孩子,有一点佛系,微奋斗的状态是合理的吗


总体来说,我们家一直算一个幸福的家庭。

闺女小时候有老人跟着,无论是我爸爸妈妈在这里帮忙,还是公公婆婆在这里帮忙,我们家都是基乐融融。后来闺女长大了,自从她上了初中,大部分时候家里只有我们三口人。闺女爸爸性格相对温和,我也是受儒家影响,在努力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所以,三口之家也依然温馨而且快乐。


所以,闺女是一个在幸福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我相信她以后不会有原生家庭的负面问题。

不过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那就是幸福家庭里的孩子是不是都会有点佛系。我认为闺女的综合素质比较强,但确实没有特别强劲的奋斗与超越意识。我尝试过说服她学习更用功一些,她们班主任也是,但没有完全成功,所以也就任由她能努力学习,但确实不够刻苦的现状。


其实,我觉得在成人的世界里,不够刻苦本身就是人生的常态。据我的观察,工作以后的业务培训会,在认真听讲的有几个人?我们自己都做不到100%的奋斗,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呢?难道进入社会的人,不都是以过好生活为目标?我佩服那些以事业成功为目标的人,但毕竟那都只是很少数人,或者只能持续一小段时间。我个人认为最理想的奋斗状态是,在保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能每天都进步,能始终保持微奋斗的状态就好了。我自己就是这样。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还是要努力让闺女找到她自己热爱的事。


所以,我今年还做了一个大事,就是鼓励闺女听樊登讲书听完他讲的所有书籍,如果一年读完,我就给5000块零花钱。我也是想借此来提升闺女的通识教育水平,让她在幸福的氛围里去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然后一生去微奋斗,实现作为人的价值,实现幸福的人生。


我还做了一件事,就是我自己主动拓展,然后根据我对闺女的了解,或者结合我对社会,对未来的认识,或者只是单纯的好玩,我找了很多有意思的话题和闺女一起探讨,比如巴菲特为什么吃汉堡炸鸡还能如此高寿和高效?全球碳循环是怎么回事?什么是核聚变,什么是核裂变,为什么恒星核聚变的终点是铁?鲶鱼效应是怎么回事?贝佐斯支持了一个内华达沙漠万年终,一年只走一格等等。最近的一次讨论是,汉武帝时期的张汤小时候开堂审理偷吃的老鼠故事,以及虽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其实董仲舒其实并不受汉武帝的待见等等。我也是期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我这种的绵绵用力,让她早日找到她自己的兴趣点。


她知道高考对于她的重要性,平时做事也算认真努力,但确实比很多孩子来讲,不算刻苦。而且据她和我聊天的内容,她本人也认对那种不去上体育课,不去上课间操,而只是在教室里刻苦学习的人的做法并不赞同,甚至嗤之以鼻。而且她也很生气老师总是拿这些人作为榜样来鼓励他们。


我对孩子培养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能实现吗?我的潜意识里告诉我可以,但我确实不确定,我只能硬着头皮前行。


七、其它一些琐碎的事情


闺女又喜欢上了妈妈的按摩,正如她三岁以前,只要一上床就是:“妈妈,按摩”。我就会给她捏脊,按麻涌泉穴,足三里等等。

闺女从小就情绪稳定,我觉得和我们始终保持这种亲密接触有关。


现阶段的按摩与小时候有一点差别,主要是因为她时不时地打羽毛球,以及长时间的学习,会产生大腿、小腿、肩膀的酸痛感。她害怕这种酸痛感影响她的肌肉开关,所以从年初开始,就经常让我按摩了。她喜欢我用按摩棒、筋膜枪给她进行几分钟的放松。


几乎每天晚上,这样的程序都会进行,算一段轻松愉快的闲暇时光。


另外,之前闺女上学放学都是自己骑车,时不时地才她爸爸开车送一下。这个冬天以来,除了她爸爸出差,基本都是她爸爸送她上学了。我心底有一丝的担心,因为人的天性是向下坠的,车虽然会提供我们一种便利,但也确实容易把我们培养得懒惰。我把我的担心和闺女说了,她也理解。如何才能避免这一点呢?闺女说她入春以后还是自己骑车上学,只是暂时由爸爸送。好吧,希望在我们的积极引导下,能打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循环,而是进入一种更加灵活自如的生活方式。


还有,今年8月我们一家三口进行了日本纯自由行,一共持续15天。我相信这次的日本之行,会给闺女一些启发的。因为这次去日本,就是我发起的,因为我之前去过两趟日本,深感日本人有一些好的品质,我希望让闺女知道,并希望她能参考,比如日本人的韧性,敬业精神,对他人的礼让,自律与克制,守时,谦虚,我都特别欣赏。要不然为什么同为东方国家,日本却能早早地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呢?


来年寄语

最后,写几句寄语吧。宝贝,看着你这一年来的成长,我心中满是欣慰。你不仅变得更加自律和健康,还越来越自信和美丽。妈妈最开心的,是看到你对生活有热情,对未来有憧憬,对自己的目标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高考很重要,它是影响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重要时间节点,妈妈希望你有足够的勇气,超凡的力量去热情地度过这一段非同凡响的青春的岁月。无奋斗,不青春!愿你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既有坚定,也有诗意;既能为世界留下足迹,也能为自己收获幸福。妈妈希望你始终保有内心的力量和从容的心态。相信自己,相信你的未来!妈妈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