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涵快乐地在长大,当她的吃喝拉撒睡已基本不再是问题,我便认为对她的教育应该提上日程。
对于如何养育涵涵,虽然总有妈妈或者婆婆做我的顾问,可她们在处理很多事情上的方法与态度,我却极不赞同。
我只有求助于书籍给我正确的答案。
我买了很多育儿书,比如《专家谈婴幼儿养育》,《写给年轻妈妈》,《好父母,好孩子》,《男孩儿穷着养,女儿富着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郑玉巧育儿经》(幼儿卷),《从出生到三岁,婴幼儿能力发展与早期教育权威指南》。除了后面两本是针对小宝宝(比如现阶段的涵涵)需要循序渐进看的外,其余书我都是一口气读完(我个人很推崇《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和《从出生到三岁》这两本书)。
从那些已经读完的书中,我学到了很多育儿的知识,不过这些知识都是教妈妈如何养育较大孩子。
涵涵还太小了,我无法将那些学到的知识和理念付诸于实践。我不知道等涵涵长大些了,我能不能将涵涵看作一个独立的、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去看待,而不单纯地将她看成我的女儿;到时我能不能用我的经验与知识去引导她,而不是单纯地去限制她;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能不能做个可亲的和蔼的引导者,而不是事事加以刁难的控制者。我更不知道,在涵涵长大的期间,我如何辨别自己的哪些行为对她有利,哪些行为对她有害。
不过,老公大哥的儿子(涵涵的堂哥)过来与我们一起过年,让我有了早点近距离体会育儿理念的机会。
他叫航航,今年8岁,与他一起过来的还有我公公(婆婆一直在这边帮忙带涵涵)。
我们在一起呆了将近一个月。在这期间,我带航航去体会各种新鲜事物,带他去看电影,去大商场购物,去儿童乐园,去饭店享受美食,去北京海洋馆,去天安门。同样,对于他的管教我也毫无顾忌。
通过对航航的观察,我对于以后如何培养涵涵倒是有了一点信心,虽然我还无法具体实施我的培养计划,但我认为至少已经对老一辈管教孩子的方法有了分辩能力。个人认为,从我公公身上能折射出了一些传统育儿观念。而那些育儿观念都是错误的。
1、不了解事情真相,随便对孩子进行训斥。
记得有一天,航航想吃黑芝麻糊,他自己调了调,没调好,我就再帮他调调。可偏偏那天涵涵也急着吃。在我调的过程中,涵涵一个劲儿地使劲喊着“涵涵也要,涵涵也要”。我在调的过程中没给她,她就一直这么喊着。听到涵涵一个劲儿地吵,我公公腾地就过来把航航拉过去,吼他:“你邪乎啥呢,让小的在那里一个劲儿地叫唤!”。我赶快说这不关航航的事,可我公公却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还继续用他们的河南话大声地训斥着航航,以致于后来航航委曲得哭了,黑芝麻糊也不吃了。看到这样,我才去安慰他,说“爷爷不知道真相,婶知道你没有错,你赶快吃吧!”抽泣了好半天,航航才缓过劲儿来。
我认为这一条是老一辈带孩子的通病,尤其是那些性情比较暴躁的老人。在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前,遇到问题都是先把孩子吼一通,即使事后知道自己吼错了,也绝对不肯承认,更别说道歉的习惯了。
那天晚上我带航航去看了电影。在出租车上,我教他反抗这种毫无道理的训斥。我说:“航航,如果下次在你没有错的条件下,别人在不知道事情原委前就想训你,你也别伤心,也别和他生气,你和他理论,你问他为什么训你,你哪点做错了,请他给你指出来!我并不是教你如何与长辈或者老师顶嘴,你只是需要有你的原则,运用你的大脑多思考,如果你坚信自己没有错,你就要站出来和他们摆道理,当然如果你是错的,要勇于接受他们的批评。不过,你不要认为大人说的话做的事一定是对的,其实他们也往往会犯错误。”他也积极地进行响应,说老师也教过他们这个道理。
事后我还想,如果航航回去真能按照我说的这么做了,他父母会不会说他来了一趟,反倒被我教得学会顶嘴了呢?不过那也不要紧了,我认为我的观点没有错。
2、总是磨灭孩子对新事物探索的积极性。
老公老家在河南的一个小县城,家住在农村。航航打那里来,很多东西都没有见过。比如阳台的自动晾衣架,他看到我们转动把手一会儿这个杆移动,一会儿那个杆移动,他就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可他摇了半天都只能动一个杆,就在那里一个劲儿地试,可她奶奶看到了,却粗鲁地说:“航航,不要淘气了,干你自己的事去吧!”让他兴趣索然。另外,他看到我给涵涵照相,他也很想摆弄一下相机,而且听说还可以用三角架自拍后,他更是整天拿着相机跟在我的屁股后边问问这个问问那个,可他爷爷奶奶一见到他拿着相机就训他:“航航,你别玩儿了,那就不是你玩儿的东西,你搁那儿吧!”每当这时,他的脸也是立即晴转阴,干脆去看电视。
对于这一点上,我和他们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孩子如果对新事物有好奇心,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而且要加以保护与支持(《从出生到3岁》书上也极其强调这一点)。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让他不动这个不动那个,而是告诉他们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让他们爱惜物体,让他们自己去搞明白其中的原理。家里的晾衣架不值钱,就让他试去吧。相机很值钱,先让他知道这一点,他也就会倍加爱惜,如果他把背带挂脖子上,相机也就是安全的,这样,他既满足了照相的欲望,又能少看一会儿电视,又何乐而不为呢?
3、一些坏习惯却听之任之
航航有一个最大的坏习惯就是太喜欢看电视。虽然首选少儿节目,可是在没有好看的少儿节目的时候,他既不喜欢看科技频道,也不喜欢看动物世界之类的节目,一个劲儿地翻地方台看电视剧,什么言情的,武打的,神话的一概不拒。他刚来的时候我给他规定一天看电视不能超过两个小时,所以我在家的时候他就不看,可我一上班,他爷爷奶奶也就任由他看(好几次我临时回家他都在看电视,看到我回来了赶快把电视关了)。我说了他好几回,后来不想说了,他也就更加肆无忌惮。
航航还不爱吃蔬菜,只喜欢吃肉,每次下面条或者炒菜里边的青菜,他几乎一口也不吃。由于也不爱喝水,所以他总是好几天拉一次dabian,而且还拉不出来。看到这样,每次吃饭时我都让航航都吃点菜,可他爷爷说:“他从小就不爱吃菜的,从小也都是好几天拉一回。”看到航航才8岁的脸孔都没什么水色,我都替他着急,给他讲不吃蔬菜的恶果。后来每次吃饭时,他也勉强吃几口。
4、不让孩子合理地进行劳动。
航航中间喜欢吃些点心,他每次吃完点心就把碗往桌子上一搁了事。有一次我就告诉他:“航航,中间就你自己吃东西,其实每次你吃完了完全可以把自己的那个碗洗干净啊,你看每次都干着,后边一点也不好洗。”可他奶奶说:“就那一个碗,搁那儿吧,不用洗,在家也没洗过。”我问航航自己洗过袜子内衣的什么没有,他说没有。我认为他那么大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干了,可是家里却没有那个意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他如此沉迷于电视之中的缘故吧,因为他的空闲时间太多了。
5、不允许孩子的试错行为
真不知道他们老一辈是怎么想的,孩子哪有不犯错的呢?你说孩子犯了大错误,你训斥一通倒也有理,可是有时候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也动不动训斥,我真觉得很不应该。带他们一起去游公园,航航走错了路,他爷爷一顿训斥;在家在吃饭了,拿错了碗,他爷爷一顿训斥;和涵涵一块儿玩儿游戏,航航争了强,他爷爷还是一顿训斥。哎,我将来绝不能这样对待涵涵,我相信这种管教方式下,再机灵的孩子也会被训傻。
6、一味地阻止孩子花钱
也许和生活习惯有关吧,公公婆婆他们家的人生活极其节省。
航航过来后,他过年得了一些压岁钱(留着回去交帐存起来),我平时还给他一些零花钱,他爷爷奶奶也给一些。
每次去超市买东西,航航总要拿自己的零花钱买根烤肠吃,每根一块五,他爷爷奶奶从未阻止过。
上次去益元,航航看上了一个变形金刚玩具,一看价钱,19块8。我知道他很喜欢,我就问他,你喜欢吗,如果真的喜欢,你就拿上,不过得用你自己的钱,如果你的钱不够,我给你添。他一数够了,就拿上了。可公公婆婆一看他买玩具,一会儿公公说他不要买,一会儿婆婆也上来让他放回去。我知道航航很想要,我就让他拿着,而且对公公婆婆说:“航航喜欢变形金刚就让他买吧,小孩儿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与需求,你们觉得这个贵,可是他每次都花钱去吃零食,你们却从来没有说过他啊,与其让他分好几次去买零食吃,还不如让他遵循自己的意愿买些益智的玩具呢,你们说呢?”不知道他们想通这个简单的道理没有,反正在我和涵她爸的支持下,他自己买下了这个玩具,回来一会儿变变这个,一会儿变变那个,玩儿得很开心。
对于零花钱,我的观点是让孩子自己作主,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需求,鼓励买玩具与书籍,不鼓励吃零食。可航航一贯地花钱原则是,自己的压岁钱留着,美其名曰以后上大学用,可是平时经常要个一块五毛的买零嘴,却从来没有花个几块十几买过书与学习用品。
这是从个人家里得出来的传统育儿不足总结,欢迎大家举其他的例子,让我们一同为养好宝宝而努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