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抢生源的“实名推荐上北大”仍有意义

(2009-11-27 18:41:04)
标签:

杂谈

王攀

27日,首批北大推荐生名单将初审确定,下周一(30日)将在北大招生网上进行公示。26日,记者了解到,北大已经承认,此举是应对清华五校联招,提前抢夺优生资源。(11月27日《重庆晨报》)

北大轰动全国舆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终于在媒体“北大不是改革而是在抢生源”的质疑声中,承认是应对清华等“五校联考”、争夺生源的权宜之计。25日,教育部也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言,“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不是改革”;这一说法与此前教育部赞成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表态,差别不大,但很关键。

至此,全国人民仿佛有种被北大愚弄的感觉。不过,这也恰恰再次证明“北大无小事”,以及人们对北大这个教育界之翘楚所寄的厚望,以至于北大与清华、复旦等争夺生源的一个举措,都被认为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被赋予极高的意义。

恍然大悟之后,我们在对北大表示不满——让人误以为北大是在为教育改革勇吃螃蟹——的同时,不妨坦然一些,不管是北大为中国教育发展大计也好,还是仅仅是与其他大学争夺生源的雕虫小技也罢,毕竟,北大此举让“实名推荐上大学”成为一个持续、深刻讨论的全国性话题,也因此检验了国人对实名推荐上大学的反应,而这个反应为以后真正的“实名推荐上大学”改革积累了经验。

其实,历史上的任何改革,无不是被逼无奈。就连清末“老佛爷”慈禧支持的新政,甚至派人出国考察西洋国制,难道不也是西洋大兵压境使然?难道不也是自家江山面临不保的缘故?不改革不行,不改革就要……多少危言耸听,我们都不会感到新奇,这说明,所有改革,无非都是“危则思变”,其中包括那些不彻底的改革。

为了应对清华等“五校联考”抢占生源,北大推出不彻底的“实名推荐”,也是一种“危中思变”。这种改革,尽管不彻底,甚至仅仅是徒有虚名,但在全国范围,给国人提前来了一场改革预演。国人从最初担心中学校长乱作为,到后来发现中学校长不作为,仍旧以分数论高低时,又担心“实名推荐”不过是另一种高考。这种心态的变化,对“实名推荐”的认识和适应,为以后中国大学真正的“实名推荐”改革准备了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大的“实名推荐”尽管仅仅是为一己之利,仅仅是为了应对清华等“五校联考”的生源大战而采取的小九九,但无论如何,都给中国大学真正的“实名推荐”改革投石问路。而这,也许就是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这一举措的意义所在。

http://cqcbepaper.cqnews.net/cqcb/html/2009-11/27/content_102247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