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韩国官员自掏腰包扶贫济困
(2009-02-20 17:20:50)
标签:
杂谈 |
王攀
韩国政府副部长级、三星中将军官和大学校长以上的高层官员,将从本月起在一年内返还年薪的10%,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度过经济危机。返还的年薪总额为2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00万)。(2月20日《环球时报》)
如何看待韩国副部级以上官员返还10%年薪帮助弱势群体?一方面,不能看到韩国这样做了,我们也应该这样做;另一方面,要探讨这一行为本身,找寻其正义,我们学习的是这种正义。
因为外国这样做了,所以我们也要这样做。这是很多人的思维定势,无论是在开放的网络里,还是在传统媒体上,处处可见这种“逻辑”。这不仅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有时候还往往出现问题。比如,早前,欧美一些企业、公司的高管因为金融危机自我降薪,国内舆论不吝溢美之词,要求国内企业、公司向他们学习;可不多久,又见奥巴马痛斥华尔街的金融高管不顾金融危机仍拿天价高薪是“无耻”,着实跟秉持“外国怎样我们也怎样”的人开了玩笑。
外国怎样了,我们也应该怎样。这种“逻辑推理”是脆弱的,因为它建立在外国的点上,而看不到外国的面;而点是变化的,相互之间也不相同,看到一点,不及其余,以此论证自己,实在勉强。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问题,外国怎样我们也怎样,不过是过去崇洋媚外的变种而已,看似进步,实为无知。
对于任何一种行为,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公共的,我们需要认识行为本身是否正义,而不是行为主体是哪一位。如果行为本身正义,我们就可以借鉴;而我们借鉴,也是因为本身正义,而不仅仅是他是别人、别国的行为。具体到韩国副部级以上官员返还10%年薪帮助弱势群体,我们看的是这件事本身是否正义。
金融危机影响几乎是全覆盖式的,特别是对弱势群体,更是雪上加霜。但在金融危机面前,也有例外的,那就是公务员这一群体,因为公务员的薪水来自财政税收,不受市场影响,所以不用担心失业、降薪等。但那些市场化的职业,就没有这么好的幸运了。金融危机不仅是市场无形之手调节失效而成,也是政府有形之手没有尽职使然,作为有形之手的掌控者,政府官员就是不为此埋单,也应该与民同甘共苦。自降薪水,扶贫济困,行为本身也就有了正义。
总之,我们在审视、学习任何做法时,都要将其行为本身正义置于行为主体身份之上,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韩国副部级官员返还10%年薪帮助弱势群体,对我们有借鉴意义;但我们应该借鉴,不是因为是韩国这样做了,我们也应该这样做,而是因为这一行为本身具有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