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是平安夜。
一直以来,平安夜似与我无缘。
一个近些年才慢慢融入国人生活的洋节日,更多的是给年轻人提供一个狂欢尽歌的平台,彰显青春,愉悦生活。当然也是商家不可小觑的一个营销时机,甚至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为这场“战斗”作准备,铺天盖地的打折活动,圣诞优惠,信息快要响爆了手机。热闹的气氛是营造出来了,却缺少了一种单纯恬静的快乐。
西方基督社会的人们,非常重视圣诞节,平安夜就宛若中国的除夕,无论多远多忙也要全家团聚,在一起聚餐、狂欢,尽歌尽舞,共享天伦。而孩子们也会像中国的孩子们将会拥有“压岁钱”一样,等待着长筒袜中的惊喜。他们的父母会一直精心守护这个秘密,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会告诉他们,这是Santa Claus送给他们圣诞节的礼物。于是,一份美好、一份虔诚在无尽的憧憬与想象中幻出美丽的色彩。其实,何止是孩子需要这些,成人的世界,不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份童真童趣,才变得有些索然无味了吗?
今天不是周末,学业繁重的儿子忙碌得似已忘记了平安夜和圣诞节,依旧机械重复着每日的步调,让我看着有些心痛。也想送他一份圣诞礼物,毕竟还是个孩子,这份惊喜于他还是需要的呀。可一时竟不知孩子到底需要什么,一丝愧疚漫上心头。是什么浮躁了自己的心?他一定有自己最想要的,我这个做妈妈的竟然不知,我还在孩子面前奢谈什么无微不至。其实,送不送礼物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儿子明白,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才是让生活继续的理由。一个人有了要去关爱的人,就有了一份责任与担当,而受人关爱,才会觉出这俗世凡尘的美,从而对它心生无穷的爱恋。
此刻,小区外的游乐场隐约传来亢劲的音乐声,不时夹杂着一两声女孩子的尖叫,对面的酒吧一条街也是灯火通明。这近在咫尺的喧闹却丝毫入不了我的心,我果真老了么?
最近气候干燥,家里四个人感冒了一对。婆婆已经连打了五天针,依然不见痊愈,我的心也就一直揪着,每天用车接送她去打针。婆婆是个刚强的老人,平日里身体很好,快80的人,却依旧风风火火。这一次,却是病得不轻,我怪她不早些看,耽误了病情,她却说,原本以为不打紧,谁料想吃药竟然压不住,然后就慨叹老了没了抵抗力。又怨及公公不关心她,而她又极争气,不到迫不得已从不想烦劳别人。我就婉言劝导,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过来的老伴,是别人么?人都有被别人需要的时候,适当的示弱也是给别人一个机会,一个关爱他人也养及自身的机会。却不知没有文化的婆母大人能否懂我,呵呵。
疲倦着身子上楼来,刚刚为自己沏好菊花茶准备服药,先生的电话又不失时机地进来。刚刚喂了一声,喉咙里又是一阵难以遏制地痒,他就说:感冒还没好吗?要不明天再去打两天针吧?我支吾着说不要紧,又说没时间,他就问:你还有什么事比看病更重要?我没敢对先生说及婆婆的病,年龄大了,他又远隔千里,让他知道无益,不如瞒着。可这份沉甸甸的担当,让我竟有些不堪。晚饭时,听见儿子有些鼻塞,我的心又兀自一沉,劝他吃药,穿上棉衣,儿子却道没事。没事,没事就好,但愿没事,但愿大家都平平安安,就只有如此简简单单的一个愿望了。
感觉“平安夜”是个极其温暖贴心的语汇。
唯有平安,才是衍生一切幸福感觉的暖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