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真相
——《魔幻厨房》意象分析
孔方兄
![[电影评论]魔幻厨房 [电影评论]魔幻厨房](//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看了几个网友的影评,一致攻击《魔幻厨房》很差。怀着一副了解了解的心情,点开看了。竟然不像平时那样看了几分钟就关掉,而是一直看了下去。慢慢地,竟然看进去了。这才发现,原来很多朋友是不懂电影的啊!
考虑到有些看官不熟悉电影的情节,按照惯例呢,得介绍一下咯。
慕容家的小优从小是妈妈养大的,妈妈在一个饭店当厨师,厨艺高超,却一辈子当学徒,退休前还是一个只炒牛河的小厨。可是她经常在家里大摆筵席——虽然只有母女两人吃饭。妈妈的做法一度造成了小优的厌食症。小优问妈妈为什么要当厨师。妈妈讲了一个故事:很多年以前,外婆的外婆的外婆的外婆的外婆的那一辈吧,慕容家的一个女孩爱上了一个欧阳家的男孩。这女孩对男孩说,你把做厨师的技术传给我,我就嫁给你。欧阳的家的男孩照做了。可是却被慕容家的爸爸阻止,两人最终没走到一起。欧阳家的爸爸很气愤,因为儿子已经成了废人,不会做菜了。他请来巫师,发下毒咒,只要慕容家的女儿没有还清欧阳家的情债,她们就得一直当厨师。这不,妈妈就是这样。妈妈退休后,自己开了一家私房菜馆。没几年,就去世了。这个慕容家的女孩当然继承了做厨师的孽债,继续把饭馆开下去。
这就是“魔幻厨房”的来历吧。不过,电影一开始,慕容优在日本观摩一个电视厨艺比赛,她的助手要她参加这个竞赛,她内心一直很忐忑,因为她从来都是刻板地按照妈妈的菜谱在做菜,不主动思考怎么做一道菜。好在她感激妈妈留下的菜谱,能够让她继续活下去。在日本期间,小优竟然意外碰见了5年前的男友传佑——她中学的补习班老师,见面不成,内心怅然。回忆她与男友的几次爱的体验,小优觉得妈妈讲的故事是真的。当他们野营时,“前戏还没完,就得让消防员划着皮艇救我们”——发大水了;在传佑家再尝试,刚关灯,却响起警报声,——隔壁走水了;到宾馆去开房,刚搂抱在一起上了床,却发现床边站着两个人——宾馆的人把同一个房间开给了两对情侣;最后他们到小优家去做最后一次不服气的探索,谁知道床塌了,传佑的右臂折断,传佑到美国去治疗,只后两人就少见面,一直到不见面,5年过去了。
小优有几个闺密,全都是“色迷迷”的青春女子。听她们的对白,你就会知道,原来她们说着我们日常生活里的话啊。小优还发现,传佑跟她的朋友傅薇成了情侣,还到她的私房菜馆来吃饭。小优心里有很多嫉妒和期待。傅薇随便的男女生活态度与爱情理论,小优知道迟早传佑会吃亏的。果然事情如她所料。紫薇爱上的酒吧老板村木,是个有妇之夫;傅薇跟村木上过两次床;为了报复,紫薇又跟传佑上了床。这一切让小优觉得又很难收拾。与此同时,小优的助手小可,一直默默地爱着小优。这是个小小优2岁的男孩。
我现在讲故事的水平不高。故事情节大体上就讲这些吧。
俗话说,女人要抓住男人,得做一手好菜。这厨师,就是诱惑的意象了。食物发出的诱人的香味,可以跟性诱惑等同看待。小优后来才知道,妈妈为什么找很多机会来做大餐——哪怕是为了纪念猫王去世13个月零3天。原来每当这个时候,爸爸(船员)就在楼下,他没走进家门,只是闻闻味道,然后离开。妈妈爱情的失败,就像一个魔咒。虽然她试图要食物来破解,却最后寂寞地离开人世,小优的爸爸来过一回,就再也不出现了,仿佛沉船而死。还有一个例证。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一个男人,住到了小优私房菜馆的楼上,他看上去那么落魄和沧桑,谁知道竟然是一个编剧,而且正是构思一部关于鼻子与爱情的故事。他对小优讲了他的创作,每天闻着楼下的菜香,久而久之,闻到了一种幸福的感觉。
小优小时候得过的厌食症,就是她爱情曲折的意象。食物如爱,做食物如做爱(小可语),厌食,就是厌恶爱,厌恶性。从小在一个只有妈妈的世界里长大的孩子,当然对爱情是失望的,对性爱是厌恶的。
下面我们得谈谈小优的刻板了。小优规定了每周的伙食菜单,必须按找她的菜单做菜,买菜。这中刻板,也是变化少的生活造成的。她以为这样的方式就是正确的方式。哪里知道,她身边的每个人,都在玩着新鲜的方式,追求着新鲜的刺激,“把每一个际遇都当成是挑战”(傅薇语)。她这样的刻板的生活态度,也是她爱情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那个遥远的孽债的故事,小优最后才明白,原来不过是妈妈对自己失败爱情的一个自嘲罢了。几十年的人生就这样寂寞地走过,妈妈内心一定非常凄苦。这个外婆的外婆的外婆的外婆时期的爱情悲剧,原来是一个圈套。外婆的外婆的外婆的外婆那个时期,女人真得靠食物勾引他们的胃,让他们难以离开。妈妈学到了这一点,却不料在现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这个古老的办法不管用了。
小优曾经跟传佑谈起过女人的标准,传佑评价5年前的小优,啥也没有,基本上不是他的理想的伴侣。这也从另一方面透露了他们的性体验为什么失败的原因。不过,现在的小优,在传佑眼里,“什么都有了,很好”,这使小优心里荡漾起“可以再做朋友”的涟漪。
最后的厨艺大赛上,小优终于摆脱了妈妈的菜谱,亲自创造地做了菜,与擂主打成平手。而这个过程中,她与小可的爱情逐渐明朗,生了根。比赛因为是平手,双方还要再做一道菜才能决定输赢。小优发表了自己的演讲。她说: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不喜欢自己做菜。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还曾经得过厌食症。至于现在经营的私房菜馆,对于我来说,也只不过是好像一份工作而已。直到今晚参加这个比赛,我终于发现到原来做菜就好像一直以来我追求爱情的感觉一样,我最需要的,原来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刚才我在比赛里面,我一面煮菜,而我的心却一直在想着一个人,而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得到那种幸福和快乐的感觉。我相信我已经明白到厨艺和恋爱的真正意义在哪里了,就是用心。我知道我可能不是一个最好或最出色的厨师,但是我很希望每一个朋友,在吃我的菜的时候,都能吃得出那份幸福和快乐。至于今天晚上这个比赛的赢和输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今天晚上,我找到了一样更重要的东西,而且恋爱是不应该分胜负的。今天晚上……我……我很想感谢一个人,”小优转过身,对身边的小可说,“谢谢你啊!”两人拥抱在一起。
这部电影想告诉观众的是:爱的本质是什么。也就是食色真相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绚丽的故事情节和小优的演讲,我们才知道,原来是一回事,不管是做菜,还是做爱,要用心。
这个道理听上去很好玩。就连小优自己,也不是一个一直在用心做菜的厨师。
我相信这是一个小成本的电影。还好,我从不以成本论电影,就好比我从不以长短论小说,这部电影,我相信是很好的电影。要说一个孔方兄的评价,我觉得不比那些好来坞大片逊。比国内那些电影加起来还要好。还有,我看电影不大记得住演员和导演。除了特别大牌的,不容你不记住的,我一般关注意象,和意象背后的文化。我相信,对一部电影而言,演员不过是一个因素而已。重要的是电影本身。
我这样说的时候,因为没有参照,也没有思考,就随便说说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