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易读性是怎么产生的

(2011-09-22 15:40:47)
标签:

杂谈

分类: 作文阅读及其他

易读性是怎么产生的

  □孔 方

 

    为了研究一篇文章是如何从易读变得难懂(或怎么从难懂变得易读,这是一个反方向,性质相同)的,我把一篇高考科技文阅读进行了多次改写。下面的次序是从易读到难懂排列的(最先改的在后面,依次排列)。

    也许阅读完这几篇文章有点费时间,我就简单把体验到的感受写出来,供看官参考吧。

    怎样使文本变得易读?

    办法一:把句子变短。长句子难懂。

    办法二:把逻辑次序变简单。以简单节约的原则(参见《说证据》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ffc2c0102dupt.html),把层次复杂的句群变得清晰简单。

    办法三:增加句子的表现力。句子整齐化、偶化、对称,结构采取总分总模式,修辞上使用设问、比喻,表达上打比方等,是些好办法。

    办法四:把文本变短。很多句子表达一个意思的,尽量一个句子,依照简单节约的原则。

 

 

第3次修改

 

    人们从事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从根本原因上说,是由于人们对自由的要求。

    艺术创造活动,必然开拓出不同于现实空间的艺术空间。艺术空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现实空间类似,一类与现实空间明显不同。第一类我们可以叫作“接近性空间”,比如《三国演义》;第二类我们可以叫作“梦幻性空间”,比如《西游记》。艺术空间是想象的产物,与现实空间不同。艺术空间以现实空间为基础,但是,如果脱离了现实空间的参照,艺术空间的创造和欣赏,都将不可能实现。比如天生的盲人不能画出优美的作品,天生的聋人不能谱出优美的音乐。

    艺术空间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满足了人们对自由的要求。谁都知道,现实空间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个人也不可能创造出符合自己心愿的现实空间。人在现实空间有一定的自由,但却是有限的,不舒适的。因此,人们从事艺术创造活动,创造出艺术空间。不管作家创造出的艺术空间是“接近性空间”还是“梦幻性空间”,作家创作过程中,体验到的一定是完全的自由。读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也体验着这种超越现实空间的自由感。我们以《红楼梦》为例。假如《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则主人公贾宝玉就是曹雪芹。贾宝玉在贾府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却是自由的。比如,他可以让贾宝玉生病,也可以让他不生病;他可以让贾宝玉挨打,也可以让他不挨打。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也不会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的欣赏行为是自由的。

    所以,艺术空间是现实空间的超越,满足了人们对自由的要求。(630字)

 

 

第2次修改

    所有的艺术创作都会创造出艺术空间。艺术空间与现实空间不同。但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可能凭空创造出一个艺术空间来。艺术空间在是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艺术空间的创造和欣赏,都是变的得不可能。比方,我们欣赏一个作家,说他想象力丰富,是称赞他的艺术空间博大精彩,万象纷呈,引人入胜。但是这句话是参照了现实空间而说出的。作家在感受现实空间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艺术想象,从而创造出艺术空间;读者是感受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体验到艺术空间的美感。

    艺术家创造的艺术空间是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简单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与现实空间类似的想象空间。因为这个缘故,读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就不会觉得奇怪或怪诞,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府。另一类是与现实空间明显不同的想象空间,这样的空间,人们陌生的,因为人们知道它与现实空间不同,比如《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红楼梦》就是一部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想象形式的艺术作品。

    对于与现实空间类似的艺术空间,人们往往把它等同于现实空间来分析和理解。对于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梦幻”空间,人们领略到奇幻或怪诞的美感。

    艺术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根本差别在于人们对自由的要求。在现实空间中生活,任何一个人都会有不自由、不舒适的感受,因为现实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一定的自由,但却是有限的,并不能满足人对自由的全部要求。

    谁都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改变现实空间或创造出现实空间。但艺术空间却的可以的。作家可以凭自己的艺术想象自由地创造出艺术空间来。虽然我们可以说作家创作出的艺术空间仍然是有局限的,很可能不能实现完全自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的一定是完全的自由。我们还以《红楼梦》为例。假如《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则主人公贾宝玉就是曹雪芹。贾宝玉在贾府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却是自由的。比如,他可以让贾宝玉生病,也可以让他不生病;他可以让贾宝玉挨打,也可以让他不挨打。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也不会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的欣赏行为是自由的。

    所以,艺术空间是现实空间的超越,满足了人们对自由的要求。(882字)

 

 

第1次修改 

    人们为什么要从事艺术创作活动呢?就是为了创造出艺术的空间。艺术空间是想象的结果,因此,它不同于现实的空间。那么,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彼此有怎样的关系呢?艺术家不可能凭空创造出艺术的空间,艺术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艺术家在感受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艺术的想象,从而创造出艺术空间。比如,一个从小就看不见东西的人,是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同样,一个从就听不见声音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想象到的世界与现实的空间有极大差异。这是跟现实空间对比的结果。如果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艺术家的想象力就无所谓丰富不丰富了。

    想象的空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更类似于现实空间的,读者进入到作家创造出的艺术空间中去,就像走进一个特定现实的空间一样,一点又不感到奇怪或荒诞。另一种是通过想象创造出的艺术空间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是另一类空间。这样的艺术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因为人们知道现实中显然不存在这样的空间,但正因为这样的梦幻一般的感受,人们才领略到奇幻的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的空间。不过,在读者看来,前者大致等同于现实空间,不认为它是虚幻的,往往把它看成是现实的空间来加以分析和理解。后一种带有明显的梦幻感受,与现实空间根本不同,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梦幻空间。《红楼梦》就是一部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想象形式的艺术作品。“太虚幻境”是梦幻空间;贾府则是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却与现实空间有根本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们对自由的要求。谁都知道,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个体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出来的。现实空间提供了自由活动的空间,但对与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现实空间是不完全自由的,也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就不同了。想象空间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这个想象空间本身可能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它是自由的。

    假如《红楼梦》真的是作者本人的自传,则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读者不再受贾府(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俯视着这个空间,体会着这个空间中的人的生活。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们对自由的要求。(978字)

 

 

原文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游戏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1143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