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故人庄》意图分析

(2010-04-28 15:33:00)
标签:

《过故人庄》

桑麻

孟浩然

田园

杂谈

分类: 教育评论

                      《过故人庄》意图分析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原因。故人邀请去做客,我则欣然应约】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前往故人村庄时所见。可谓青山绿水,暗中包含心情愉快的意思】

 开轩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

【到了故人家,吃着喝着聊着。暗含心情愉快,宾主尽欢的意思。】

 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这一次如此愉快,我老人家还要来看菊花啊。主人家当然也欢迎】

 

那么,老孟到底在说什么呢?

诗歌回答了这样几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到故人的村庄去?在故人的村庄见到什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离开前还说了什么?有何打算?

如此细碎的问题,看来是寻常事啊。不过,这首诗就在这些细碎而不掩饰(直率)的词语中,写出了故人的热情、大方,宾主尽欢的聚会事件,还有,这次乡村聚会,大家都没有伤感叹息,没有忧愁顾虑,没有追求前程的失望无奈——这就是让人高兴的事情啊。喝点小酒,谈谈农事,且把失意放一旁,难得尽兴。多好!特高兴啊!因此,诗歌文本生成的背后动力就是“俺老孟今个特高兴”,为什么高兴——这是诗歌渲染的路径。

看来,把这样一首诗歌理解成“俺老孟真高兴”,估计有些读者会不赞同——这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诗歌,未必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么?那还要费尽周折去欣赏个什么劲啊?

是啊,能够不虚伪、直率表现朋友间深情的诗歌太少了。人们互相缺乏信任,勾着心,斗着角,怎能如此不设防地互邀互访呢?你看,这样一个简单的农村,山青水秀,桑麻在望,其实是任何一个村庄寻常的景象啊。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心情,有了这样的真情,有了这样的故人,这一切才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啊。

 

下面是俺“百度”来的相关赏析,看看他们说得对不对——

 

这首诗是作者早年隐居鹿门山时,应故人邀请到农做客时所写,描述了田园生活的乐趣[这句分析显然不大对头吧,老孟写的是到田园去所体会到的乐趣]。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这太武断,谁知道不是第一次?未必老孟写的不是第一次?]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这是大家习惯的欣赏,司空见惯,人云亦云,没有新意。]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语言朴实清新,意境鲜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看,也许有]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缺乏例证]

全诗清空如话,既不用典,也不生涩,读起来令人想到纯朴,自然而又真挚,一种古道热肠的友情跃然诗上,传诵不衰。

这首诗为什么能具有这样的艺术感染力呢

仔细想来,是因为诗人以喜悦的感情,写出了一个和平生活,美丽恬静的农村情景,既无名山胜水,也无异草奇花,有的是一片场圃,一片桑麻和具有淳朴感情的农家朋友。当诗人被邀到农家做客的时候,于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朴素语言展开了饶有古风的场景。鸡黍是农民款客最诚意的表现,通过鸡黍的具体描写,就令人浮起了田家的形象。田家的环境,是绿树绕村,青山远衬,故人把酒叙旧,面对着窗外的场圃,娓娓谈着桑麻的农事,充满了喜悦的情绪。主人的款待出自真诚,不仅以这次欢叙为难得,更约定客人来年重阳佳节再来做客,到那时篱菊已开,又另有一番赏心的情趣了。

孟浩然擅长于自然描写,与王维齐名。从《过故人庄》可以看到作者以清峭的情怀,感受到农村大自然的陶醉,承受到友情的温暖,因而能以朴质的语言抒发出美好的篇章,所描写的环境,令人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归去来辞》中的一些情节,但又各有特色,各有天地,而非艺术上的重复。

《过故人庄》能传诵下来,艺术上是具有纯朴的特点,语言上具有清新口语化的风格,大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致。由此看来,好诗能去掉陈词滥调,写得自然,不涂饰,不堆砌,正如写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一样,于平淡之中见出功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