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园田居》意图分析
(2010-04-28 09:19:41)
标签:
余闲田园杂居池鱼樊笼陶渊明杂谈 |
分类: 教育评论 |
陶渊明《归园田居》意图分析
文本分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此句落在“爱丘山”上,爱丘山,就是不俗。】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此句说遗憾的心理,“误落”指对自己的评价。】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此句两个字:恋、思。旧与故,说本来应该在这里。羁鸟,落在尘网中的鸟儿;池鱼,“羁鸟”句的重复。以上三句,是说一个原因。】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此句落在“归”字上。“守拙”就是守住本性,就是脱离俗韵。举措。原因分析的结果。俺觉得不爽了,所以回来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此句说回归后非落网之鸟,困池之鱼。活动空间增大了。心灵闲适。】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此句说堂前屋后可赏心悦目者多。心灵闲适,方可欣赏,非落网之鸟和池鱼所见。】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此句是更大境界的欣赏。所见均可乐。】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此句说生活气息之乐,也说宁静常态之乐。】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此句总说上几句。无尘杂,就是不俗。有余闲,就是心灵闲适。这一句自成因果,因为无尘杂,所以有余闲。】
【以上五句,均浓墨渲染回归之乐。有如此之乐,则毫不悔恨。】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句全诗之总结。“樊笼”与“自然”,对比,重获自然之无比喜悦也。】
意图分析:
文本中大量的重复,其实总是有一个背后因素在起作用,这个因素就是对比。此时之乐,总是于此前之不乐,形成较量。这就是文本生产的动力。
试翻译:
前三句说:真他娘的!老子从来没料到俺是一个适合生活在山野之中的人。当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过了30年!这30年是怎样的呢?俺老人家有一个比方,就好比是鸟儿被罗网套住,就好比鱼儿被池塘困住。我多么想回到本应该属于我的地方啊!
接下来几句说:老子回去了!没有地,俺开荒;没有房,俺盖草屋。俺年富力强,不出几个月,田也有了,屋也有了。多好!现在自由了,睡觉睡到自然醒,不用担心谁会来管着你。堂前屋后,榆柳成阴,桃李芬芳,眼看远处的村落和依依炊烟,听着深巷的狗吠和桑树上的鸡鸣,呵呵,多么的舒服!这情景,此前何曾看见——就是有,俺老人家也没那份闲心去欣赏啊!现在好了,远离尘杂,老夫的心情多么愉快。一想起先前的那种痛苦劲,和现在这样的心情相比,哇哈哈,哇哈哈,老夫心里乐开了花!什么?你说俺不容易?错!俺这叫心花怒放,得意洋洋。要不换了你看看,给你30年关在监牢里和让你过俺现在的生活,你选哪项?
所以,文本的意图就是:
终于脱离了尘杂世界,重返自然,老夫心里那个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