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辽才是大英雄

(2007-11-30 11:07:07)
标签:

文学/原创

孔方谈史

分类: 散文随笔
 

张辽才是大英雄

                        □孔方兄


    近日夜读《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读到张辽的事迹,让我遥见张将军神武之壮,不禁心向往之。乃感慨曰:张辽才是大英雄!
    张辽年轻的时候,力气很大。在古代,是以人力为标准的。打仗的时候,力气大自然有很多的好处。并州刺史丁原看中了他这一身力气,把他招到麾下,并给了一个带兵的机会,让他到京城去。大将军何进也喜欢张辽的武力,让他去招兵——也许是抓壮丁吧。结果没想到这期间何大将军被董卓打败,士兵当然姓了董。张将军就跟着董太师。后来吕布杀了董卓,张辽就跟着吕布到徐州。这一年,张辽28岁。可惜吕布卤莽轻信,缺乏战略,很快被曹操打败。张辽就投降了曹操,很快被封侯赐爵。这是张辽最英明的选择。
    张辽的英雄事迹主要有几条。
    第一,张辽参与到攻打袁绍的战争中。那一场战争,袁绍从一开始就没有人看好他。他的失败在所当然。曹操打了胜仗,要收拾袁绍残部,就派张辽到山东去攻打昌豨。包围了几个月,张辽和夏侯渊两个人的粮草也完了,没有打下来。对于夏侯渊来说,应该已经算是尽力了。可是张辽不愿意失败。他是不能失败的。两人就撤兵上有分歧。张辽就想出了唯一的一招,让昌豨投降。这是很冒险的招法。两家已经打了几个月了,眼看对手要撤退了,昌豨愿意投降吗?张辽说服了夏侯渊给他时间,并派人去对昌豨说:“曹将军派张辽给昌豨说事情。”事实证明张辽的判断是对的。昌豨一方面坚持抗战,一方面已经心生他念,毕竟老板已经不在了,负隅顽抗已经没有意义。昌豨听到张辽派去人的话,立刻接见了张辽。张辽借机会宣讲了曹操的神武英明——其实这是人人皆知的,曹操是当时最得人心的人。昌豨一听,接受投降。张辽把卫兵留在山下,单身上山,拜见昌豨的妻子和孩子。这样的真诚态度,进一步打消了昌豨的疑虑,他就跟着张辽去见曹操。曹操本来以为这股残余势力是很不好对付的,却不料已经兵不血刃就和平解决了。非常高兴,立刻安排昌豨就地做了官,派他回去驻扎。这一场眼看要失败的战争,却变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张辽真很太有能力了。曹操听到张辽汇报说他孤身一人上山去拜见昌豨妻子孩子的经过,既高兴又担心地责备他的做法不是大将军的做法:“此非大将法也。”——言下之意是你这样做太冒险了。在接下去的收拾袁绍残部的战斗中,张辽屡建奇功,每战必胜。当他回到大本营时,曹操亲自去迎接他,让他坐同一辆车。这是最高的奖赏了。这以后,曹操封张辽为“荡寇将军”。还有一次,张辽跟着曹操攻打袁尚——袁绍的二儿子,结果出了意外,他们碰到了一股敌人。曹操带的警卫部队显然不是对手,但张辽毫不畏惧,力劝曹操稳住队伍,跟对方打一架。曹操也想不到其他的法子,就把指挥权交给张辽,这是听天由命的办法。没想到张辽竟然以少胜多,还杀了敌人的将领。
    第二,张辽平叛有奇谋。当时袁绍已灭,北方大定。可是刘表在荆州,仍然是拥兵十万的对手。曹操让张辽等集中防守。有一次,张辽军中有人叛变。放起了大火。张辽让那些没有叛变的人不要动,静观其变。他只带几十个亲兵等待。果然不久,喧哗躁动者显露出来,张辽杀了叛乱者,稳住了队伍。不久,陈兰、梅成叛乱,曹操派了两支人马去攻打。一支是于禁带领人去打梅成。另一支由张辽监督张颌等打陈兰。梅成假装投降于禁,等于禁一走,立刻合兵陈兰,跑到山上打游击去了。那是天柱山,安徽有名的大山。陈兰、梅成在山上扎营,以为固若金汤,坚不可破。张辽偏要去啃这块骨头。张颌等人认为不可。张辽力排众议,扎营山下。果然不久就把陈兰和梅成的脑袋砍掉了。曹操对这战十分赞赏,在论攻会上,进行了大力表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
    第三,张辽给孙权留下了心理上的阴影。赤壁之战,曹操大败。留下一小股士兵(约7000人)给张辽,屯守合肥。那是最重要的阵地。孙权为扩大战果,要求部下尽快拿下合肥。亲自带兵10万向合肥猛扑。曹操在此之前已经安排好了方针:“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其他将领不知道曹操是什么意思。其实曹操是为了不使张辽所部全军覆没,拖延时日。张辽当然心领神会,但是局势危机,必须主动出击才行。张辽对部下说:“公(曹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当天夜里,张辽和李典招募敢死之士800人,杀牛犒军,第二天一早,张辽亲自带兵冲锋,杀了几十个吴兵和两个将军。张辽一面奋力拼杀,一面大声呼喊自己的名字,告诉对方他是谁。不久,张辽冲到了孙权的指挥台下。孙权看到突然冲进来的张辽,吓了一跳,其他人也没办法,只好把孙权推到更高的地方,四周围起了长戟。张辽挥舞着手里的长戟,喊着孙权的名字,要他下来单挑。这一战就像传说中的特洛伊着战神阿喀琉斯。张辽训斥孙权是胆小鬼,孙权不敢应战。这时,吴兵看到张辽人少,围了很多重。张辽就左右突围,奋力杀敌。吴兵被他的气势所迫,包围圈就开了口子,张辽竟然突围出去了。就在这时,张辽带去的800人一齐大喊:“张将军,你怎么忍心抛弃我们啊!”张辽一听,立刻杀了回来。这一仗,吴军被张辽的800壮士杀得人马披靡,没有人敢当。战斗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中午。吴人的气焰被彻底大消了。包围了10多天,孙权便引兵撤退。看到孙权要撤,张辽鼓励士兵追击,有几次差点把孙权抓住。以800人的队伍,打败10万之众,张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曹操被张辽的胜利充分鼓舞,非常赞赏,拜他为“征东将军”。很多年以后,曹操又一次组织征讨孙权,看到了当年张辽的营地和战斗场所,仍然十分感慨。
    张辽打败孙权10万大军的事情至少给孙权的心理上留下了永远的阴影。曹操死后,文帝既位,张辽仍然大受重用。有一年,张辽病中带兵到海陵抗击。孙权听说张辽来了,告诫属下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也就是这一年,张辽取得了他军事生涯的最后一场胜利,打败了吕范。不久,张辽死与南京。文帝6年,文帝突然想起张辽和李典的战功,下诏追悼和奖赏。诏曰:
    “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是啊,张辽真正是一个大英雄。三国时代,英雄众多。可是能够称为常胜将军的,大约就只有张辽一人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