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设立“猪肉学院”也毫不奇怪

(2013-04-13 09:34:56)
标签:

孙玉良

文化

分类: 散文 杂文 纪实 报告文学

北大设立“猪肉学院”也毫不奇怪

文/孙玉良

    据媒体报道,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因毕业后从事卖猪肉行业,多年来因自卑于“混得不好”不参加北大同学聚会,近日第一次站在母校的讲台上,几乎哽咽地说: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听到这话我很震惊,陆同学毕业了这么多年,还没有想透一个理儿。中国实行大学“不包分配”制度这么多年,许多人的头脑里还没有悟透一个理儿。这个理儿就是:上大学为了什么?

    孙玉良认为:所谓上大学,就是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基础,在大学里储备将来走向社会的“知识能量”、“人脉能量”最终形成适应社会并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当然北京大学是中国的一流学府,具备最好的师资,在这里求学,同学们获得的储备能量应该多一些。但大家千万要走出一个误区,那就是在北大求学的人,一定当大官,当最好的科学家。当大官和科学家固然是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之一,但北大学生也可以选择三百六十行中的任何一行,包括“卖猪肉”。

    其实陆步轩在“猪肉销售行”已经混的很不错了,混成了“猪肉状元”,这非但不是陆同学的耻辱,反而是北京大学教育的成功。蔡元培先生曾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个字作为北大校训 ,难道兼容并包不包括“卖猪肉”?当然应该包括。非但包括“卖猪肉”,其他所有行当都应包括,甚至工人、农民等基层职业也未尝不可。北京大学如果培养出大师级的农民,树立新农民形象,正是北大教育的成功。

    孔子是教育的鼻祖,他的两种思想我很尊敬。一是“有教无类”,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二是“因材施教”,朱熹说:夫子教人 ,各因其材”,孔子的学生“贤者七十二”,长于德行的有颜回、闵子骞、仲弓、冉伯牛;长于言语的有子贡、宰予长于政事的有子路、冉求长于文学的有子游、子夏等,在各行各业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北大是一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校,别说培养出了陆步轩这样的“猪肉状元”,就是专门设立“猪肉系”、“猪肉学院”,我看也毫不奇怪。

 

备注:博主为中国贸促会建设分会物业服务委员会传媒部主任,考物业管理师、物业项目负责人,安全员以及物业方面的国内国际交流考察,请与本博联系,电话:13717844001 ,QQ37844316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