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生在农村很幸运?

标签:
元红顾坚孙玉良文化 |
分类: 杂记 |
作家生在农村很幸运?
孙玉良
10月29日,应邀主持了对著名作家顾坚的在线访谈。顾坚凭借一部长篇小说《元红》走红文坛,当初把《元红》发表在网上的时侯,很短时间就有数百万次点击率,仅次于《亮剑》、《大长今》。凭着对乡村少年情爱的平实描写,《元红》在网络上大热,被誉为继《平凡的世界》之后的经典力作。梦里水乡,摇曳少年男女情爱之美,出世元红,尽染斑斓时代如花人生。例如生在农村,因为城乡二元差别,很多人认为命运对自己是不公平的,但顾坚并不这么看,他说:“我一直以为,一个作家拥有农村背景是幸运的。如今,如今的城市人,越来越概念化的生活……那也叫生活?真正的生活必须是自然的。人们,你出生在这大地之上,你得热爱那腥沃的土地啊!泥土,乡村,从来是产生文艺的酵母啊!”,原来,我生在农村,走了文学道路,却是很幸运的。这种化艰难为动力的思维极大地鼓舞着我向前进,向前进!现将访谈集锦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晗心:扬州坚哥哥,好帅啊!
扬州坚哥哥:心阳光,人就帅。
窑门姜:顾坚先生的《元红》很好,那时侯,我是在窑洞里读的,深有感触!17写把他请来做客,我十分赞成!希望17写越办越好!
扬州坚哥哥:陕北的窑洞,曾经诞生《平凡的世界》的地方。皇天厚土,生长出来的文字总是那么厚重、地道,且无限的多情和缠绵!17写,也是一方厚土和沃土,我们都是见证一茬茬绿苗勃勃生成的人,并且我们也可能是其中勃勃生长的一棵。祝福大家!祝福17写!
陈赋:欢迎顾坚老师,《元红》已拜读
扬州坚哥哥:《元红》,其实也是一类人群的一种别样的接头暗号。它会让人心温暖和亮丽。
小菊:清新自然,原生态的《元红》。
扬州坚哥哥:“自然清新,原生态”,其实也是一种大善良。作品写出来是让人看懂和感动的,不是让人去猜谜受折磨的。一朵花放在鼻子下面,我们要闻到香!
孙玉良:支持大作家顾坚先生!
扬州坚哥哥:作家的大,我们不必看其名气。我们更要看其人格,看其作品中的诚和善。有许多的大,其实是用气球吹出来的,很脆弱,也很危险。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相反,我们要敛得住自己,让自己小,让自己结实。
孙玉良:这部<烟花>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知什么时侯看过了?
扬州坚哥哥:贾宝玉第一次看到林黛玉的感觉。亲切的感觉。爱的感觉。人间的感觉。
孙玉良:请问顾老师,<元红>是你自传的影子吗?
扬州坚哥哥:我是写散文出身,《元红》则是我的长篇处女作。毋庸讳言,长篇处女作几乎无可避免地会搀杂很多的个人经验和私人成分,《元红》也不例外。2005年9月《元红》初版后,很多媒体和读者都无一例外地问我与小说男主人公丁存扣是不是同一个人,问小说中的庆芸、秀平、阿香、爱香、春妮是不是我生命中的五个女人,弄得我蛮尴尬,但总是耐心予以解答。我只能这样说,男一号丁存扣在气质上和我几乎一样,其经历的故事确实有的在我身上发生过,但在小说中作了变形和更加戏剧化处理;有的则完全没有发生过,是根据小说需要采用一些自己看过的或听过的事情创作出来的。丁存扣不能和我本人等同。另外,小说中的五个女子分别是两个、三个甚至更我个女子的融合创作,没有一一对应的原型。《元红》不是自传;里面的场景和人物形象是我所熟悉和热爱的,因而描摹起来比较容易和逼真罢了。
邗上农桑:请问《烟花》什么时候正式出版?书名为什么由〈龙凤欢〉改成〈烟花〉?
扬州坚哥哥:一、我曾经说过,《元红》是献给生我长我的故乡江苏兴化的,《烟花》是献给我的第二故乡扬州的。我这个人恋故乡,恋故人,还有些自恋。我存一颗感恩之心。《元红》虽说是写给故乡和故人的,也是写给自己的,但它的出版和风行成了跨地界的全国的畅销书,“大众情人”,这真是让人高兴!《烟花》如果要出版早就出版啦,然而我生生地没有让它出版,因为我尚对它没有最后满意。我婉拒了有关出版商和出版社,我要把它打磨成真正的精品。从结构和内容和书名,我都在精雕细琢。《烟花》很可能不是最后的书名。在这里我可以负责地告诉亲爱的朋友们:“《烟花》”出版,为时不远。《烟花》,必将和《元红》站成一对美丽的姐妹花。二、这部小说试着用过若干名字啦。命名《龙凤欢》,截取了当中的男一号金龙和女一号银凤的各一个字,很富贵,很美丽,很有象征意义。欢,欢腾,奋斗,颠鸾倒凤,龙飞凤舞……非常伟大的一个动词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名字却有点传统,有些通俗,不具备时代冲击力……因此改成了《烟花》。既然小说的空间背景跟扬州有关,李白有“烟花三月下扬州”之佳句,故以名之。当然,“烟花”蕴含的意义不止于此……
忽然而已:我也是农村出身的啊,怎么就没这么多的感悟呢?看来大作家和我们凡人确实不一样啊!好在能从坚哥哥的书里找回些许过去的影子。
扬州坚哥哥:人生的感悟哪个都有。人生的感悟是酒,陈放的日子久了,那醉人的馨香就出来了。小说,文艺作品,就是那香啊!敞开酒瓮,敞开你的酒,让那香味儿出来,让所有的人跟你同醉!谢谢你,忽然而已,热情的朋友哦!
菩提:顾老师,听说您是亦商亦文,那有没有想过,在自己经营的商品(如服装)上,对《元红》、《烟花》做一些宣传?也许会引领一种时尚。
扬州坚哥哥:菩提兄,你的提议我真的想过,可是,有点不好意思哩!目前的我精力不全在生意这一块,等《元红》电视剧出来,待《烟花》问世,我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人生在世,对于林林总总的想法,必须理性,必须抓大放小。
jerrysha:前作起名叫元红,后作叫烟花,是否有一些商业因素的考虑?
扬州坚哥哥:有,朋友。《元红》和《烟花》,一样的蕴含丰富,一样的抒情煽情,就连名字结构都一样啊!
张一达:看来农村是个出人才的好地方,虽然日子可能是苦了点。佩服顾老师。
扬州坚哥哥:我一直以为,一个作家拥有农村背景是幸运的。如今,如今的城市人,越来越概念化的生活……那也叫生活?真正的生活必须是自然的。人们,你出生在这大地之上,你得热爱那腥沃的土地啊!泥土,乡村,从来是产生文艺的酵母啊!
忽然而已:请问坚哥哥,什么时候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元红,在什么电视台播出?
扬州坚哥哥:《元红》正在改编成剧本。这是通常的程序。剧本不是我改,影视工作另找高手。写小说和写剧本是两回事,即便是自己的小说作品,亲自操刀改编都往往不如经验丰富的专业编剧。为改这个小说,该公司曾经请过台湾写《星星知我心》的编剧出主意,其目的不言而喻:足够煽情,赚够你的心动和热泪!和影视公司签约时对方承诺:争取上央视台。
肥肥世家:文学是个好东西。我喜欢文学。顾老师平常也带学生吗?
扬州坚哥哥:不带。文学创作因人而异,太私人化了。你可以影响他人,却不合适以你的模式去规定他人。更何况,你自己也在变化发展之中。文学需要天赋,需要自我揣摩,需要训练。很多时候,文学的成功也需要机会。比如,遇到高人青睐,因而……
jerrysha:从读者的观点来说,文字远比视觉更有魅力。
扬州坚哥哥:严格同意。文字具有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可以让你更加酣畅入迷。视觉作品,有时候是为闲适的人、懒散的人设置的,不是?一笑。
zhan1217:刚刚贾平凹的《秦腔》拿了矛盾文学奖,顾老师觉得他的作品怎么样?
扬州坚哥哥:贾平凹老师我很尊重。《秦腔》拿茅盾文学奖在我意料之中。我这样说并不是指这个奖非认定《秦腔》不可,而是眼下国内的长篇作品其实并没有真正和此奖相匹配的。我心中的茅盾奖是很庄严的。《秦腔》代表着中国北方作家一贯的风格:厚重,民族,叙事丰富。但文艺性往往不够,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阅读喜好有距离。而文艺作品是要争取年轻人的啊!另外,国内有些作家的作品大量使用方言,土而俗矣,并不太可取。文学作品要取得辽阔的受众面,作家的风格要具有一种普遍性。祝贺贾平凹老师!
火滟:那顾老师在年轻人选择什么样的读物上有什么看法或者是建议?
扬州坚哥哥:浏览流行的,精读经典的。
菩提:待出版的《烟花》,顾老师是直接面对出版社,还是有专门的出版经纪人?
扬州坚哥哥:无所谓。酒向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火滟:好洒脱的生活态度,活得从容淡定!
扬州坚哥哥:人生天地间,必须高贵的活着。高贵不高贵,取决你自己的态度,跟他人毫不相干啊!
菩提:顾老师对出版经纪人这个行业有什么看法?
扬州坚哥哥:时代的产物。进步的产物。民间写手的希望和依托。跟丑陋的文学垄断抗衡的积极的力量!
孙玉良:从元红我看到了顾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作家老村有的一比.佩服.
扬州坚哥哥:作家的诞生有时候是偶然的。是偶然中的必然。是一对一的关系。
陈赋:我拜读过《元红》,请问顾老师,你这本书受平凡的世界影响大么?
扬州坚哥哥:无有影响。好多作家其实殊途同归。因为美是相通的,美的本质是一致的。我热爱路遥。路遥先生不死!
陈赋:我觉得元红后半部分不如前面好,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请问顾老师你自己有这种感觉么?
扬州坚哥哥:有。力不从心则不是。这跟出版的商业化也有关系。不知您看的是初版还是完整版。完整版好多了。在网上是看不到完整版的。完整版52万字。字数太多影响出版社图书定价和发行,因此编辑时会有删减,因而无可避免地会带来遗憾。建议朋友们创作长篇小说不必写得太厚。小说的品质和魅力跟厚度无关。这是经验之谈啊!
九天烟重:顾老师,你看过郭敬明新出的《小时代》么?对郭敬明你怎么看呢?
季锋:顾老师,不知道您对时下的网络写手是怎么看的?
扬州坚哥哥:网络写手不要跟风,要真切地投身生活,写出真诚的生活和思想。网络写手要有品,靠作品真诚打动人,不靠歪门斜道勾引人。诚实可以带来收成。网络写手跟专业作家在写作品格上没有任何区别。我们要自重、自爱!
谷怀:作家要张扬个性呀,顾坚就是一个有个性的人。
扬州坚哥哥:个性的张扬可以带来文字的飞扬。但张扬是要有底蕴来支撑的。没有底蕴的张扬叫张狂。一字之差,判若霄壤!
谷怀:底蕴是不是包括学识和生活经验呀?
扬州坚哥哥:是的,谷怀兄。还有人格!
忽然而已:我觉得作家都需要能耐得住寂寞,都需要一定的定力。请问这定力从哪来?
扬州坚哥哥:定力,有时候甚至是受辱的结果。假若生活侮辱了你,你可以哭,可以低迷。但之后,你必须擦干眼泪,以努力和成功变本加厉地讨伐它!做一根定海海针!让我们!
谷怀:其实,文学没有网络这一分类,只是载体不同而已。
指间沙:顾老师的元红花了多长时间写出来的。现在网络写手都是高产,一年可以写好几部?扬州坚哥哥:一年写好几部作品的作品其实不是作品。天底下没有这样的写作奇人。那是市侩的结果。《元红》写了十八个月。但也可以说写了几十年,它是长久蓄积的一次文字爆发而已!作品的诞生是一次火山的喷发,是一次华美的射精,它不可扼制,非出来不可。它出来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山峦和高度和景象,和勃勃的新生命啊!
心灵公寓:只要用心了,坚持了,文字的康庄大道永远为我们敞开.大哥,我们永远支持你.
扬州坚哥哥:谢谢小兄弟,我们一起努力。能以文学来实践理想的人是幸福的。
季锋:看顾老师走过的路真的经历很多,那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弃商从文呢?
扬州坚哥哥:作家必须走路多。弃商从文,是因为经商已经让我具备了从文的优势。贫穷时的文字可以尖锐峻峭,但总感到不能从容优游。良好的生活空间可以带来良好的创作心态。经商是积累经验,积累底气啊!
忽然而已:无论是元红还是烟花,顾老师都把“性”写得很美!顾老师是怎样把握好这个“度”的呢?
扬州坚哥哥:这个问题很重要!时间无多,我简单地说:文学作品中“性”的描写和渲染几乎是无可避免的,“性”是表达思想意义的一个良好和有效的载体,是高尚的,要表达得美,表达得适当。美而不俗,不淫,这样才能带来作品真正的高贵和华丽。写作者们,请记住!
问:您喜欢阅读吗?您最喜欢谁的小说?能否介绍一下,您对当今的文学流派怎么看?您愿意把自己归入哪个圈子?
答:我喜欢泛读。好多书我只读一部分,主要看其的语言和艺术风格。我的喜欢没有“最”这个副词,每个我愿意阅读的文本都有它值得喜欢和让我心领神会的东西。作家与作家之间的沟通和借鉴是有积极意义的。兼收并蓄,揉进自我,形成属于和最适合自己表达的文学风格。关于当今的文学流派,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了的。我目前无疑是现实主义作家,但不保证我以后会变。文学流派的选择没有高下,只看你的适合。我不属于什么圈子。我做人特别,作品也特别。
问:《元红》给您带来极高的声誉,李敬泽先生说,“《元红》在网上的成功证明了细节的力量,证明这个时代零散片段的、当下的目光对于细节的沉迷。”说实话,《元红》真的很
“美”,故事美,文字美,韵味美,人物美,《元红》的诞生告诉我们“美无处不在,美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请问这些美来自什么地方,是您的内心还是您周围的环境?
答:美无处不在,有人天生善于发现美,捕捉美。最让人心动的美在平俗的生活当中。爱美的人往往是最善良的。美来自内心,来自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作家必须有“第三只眼睛”,作家必须有蜜蜂的嗅觉,去敏锐地找到美的花朵,并把花粉酿成蜂蜜,去营养他人,营养这个世界。
问:记得您曾经说过,写长篇不要超过25万字,元红完整般的出版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人说写书难,出书更难。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认为怎样的书才好出版?您要给广大写书的朋友哪些建议?
答:我说“写长篇不要超过25万字”是对眼下的出版经验来说的。现在出版社都是商业化操作了,文本过大势必定价就高,对发行不利,也就是对出版社赚钱不利。25万字左右的小说书卖二十块钱左右可能比较好卖。不少写作者创作长篇时有“史诗情结”,想写成煌煌巨著,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表达功力恐怕难以支持,所以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了,太厚的小说会让人“望而生畏”,而不愿意去买一本来看(除非你是什么大家,什么名人)。正如钱花掉才有意义,书写出来有人读才有意义呀。我这样说是对初学写作者的一种推心置腹的切实建议罢了,当然不必全采信的。
《元红》初版就因文本过大遇到了问题。国内好几家知名出版社跟我商洽出版事宜时都要求精减篇幅,搞得我非常为难和痛苦。在北京出版集团出的那个初版就被删掉七八万字,这样还有四十六万字。现在完整版出来了,增加到五十二万字。很厚重的一本书,像块砖头一样,差不多可以当枕头用了。老牌出版社有经验有理性啊,这么厚的一本书只卖二十九块八,坚决不超过三十块。其实到书店看一看,很多十几二十几万的小说就卖到三十几块了。目前的图书定价确实有点贵呵,这里头有许多不是出版社愿意的,蛮复杂,这里就不说了。
与其把作品写得很厚,有幸能出版时又非得割肉瘦身,还不如上来就写得字数适当少一点。
问:有人说只有亲自去实践,或者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得好作品?您怎么认为呢?您的写作素材主要来自哪里?
答:一般地,写故事的人必须善于发生故事,发现故事。广阔的生活层面、丰富的生活经历会带来不竭的写作素材和写作灵感。单靠大量读书是不行的,必须有生活底蕴的支持。作家不能是书呆子。某种意义上作家书读得太多反而坏事。要去读真实的生活,要去触摸它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去感悟生活意义。小说当然以写故事为主,故事是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去反映去表达你要告诉读者的真正的东西,也即意蕴。所以当然选择自己熟悉的故事来写好一些,这样写作的感觉亲切而真实。不要去写自己不熟悉的外行的东西。要写能够引发读者兴趣的故事,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亲切而自然得到感动和感悟。我的写作素材当然来自生活,亲历的和听来的生活,真实的生活。
问:您认为一部好的长篇,主要在思想还是艺术?评判一部作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您认为当代文坛萧条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个缺少大师的时代吗?
答:一部好的长篇,要做到思想和艺术品质的统一和谐,缺一不可。作品的品质是否诚实,出发点是否善良,表达方式是否严肃,艺术水准是否到位,都是评判作品好差的标准。
当代文坛萧条跟当代作家的责任感使命感缺失有关,跟作品的取材不能和读者需求相合拍有关,跟作家由于不能摒除浮躁沉静下来而造成文本表达粗糙、水平低下有关,跟创作理念呆板不能与时俱进有关,跟胡乱借鉴西方创作流派造成艰涩隐晦而造成受众读不懂有关,跟媒体不负责任地宣传低俗作品和出版社为了商业利益推出的不能代表文学真正水准的新人有关。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确是个缺少大师的时代。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扬州坚哥哥:笔名:无笔名。真名实姓——顾坚。作者简介:1964年5月5日出生于苏中里下河地区的兴化水乡农村——陶庄公社大顾大队第十八生产队。1991年弃教从商,移居扬州市。2003年弃商从文。职业:作家。星座:我不懂这个。最喜欢的作家:鲁迅。最喜欢的明星:李小龙,李连杰,周润发,史泰龙。最喜欢的杂志:不知道。近年很少看杂志。个性签名:男人是要有一点霸气的。
原访谈地址:http://bbs.17xie.com/threads.php?tid=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