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愚公移山新编
孙玉良
话说愚公不听智叟劝告,执意花费子子孙孙的气力移走门前的太行、王屋二山。一晃五年过去了,移山工作没有见到多大成效,面前的太行、王屋二山反而显得愈发高大起来。
愚公的儿子大智首先干不下去了,这么干岂不是太傻了吗?虽说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但干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我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这大好的青春,就如此埋没在这移山事业中不成?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实现父亲的愿望?一天趁着愚公歇工,大智带着诸多疑问,偷偷地去拜访了村中的能人智叟。
智叟家祖祖辈辈与愚公家住在一个村子里,他也对太行、王屋二山挡在家门口造成交通不便感到很苦恼,但就是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自从与愚公辨论失败后,智叟陷入深深地思索之中。愚公的移山工程动工之日,智叟悄悄地翻山越岭“逃离”了村子,他立下了唐僧西天取经一样的决心,要不畏艰险到西方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大智敲门之时,智叟刚刚回家不到两天,正在兴高彩列地整理一张张图纸。这五年,他走访了西方无数个国家,遍访各地高人,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如今只剩下人手问题了。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虽说找到了解决村子交通问题的好方法,但村子里所有的人都跟愚公去移山工地了,智叟成了村子里的孤家寡人。而没有村人的支持,智叟的设想就是纸上谈兵,大智的敲门拜访正给智叟的设想带来了契机。
“智叟大叔,你的想法不错,比我爹的笨法强上百倍,但知父莫若子,我爹是头倔驴,在村子里又有崇高的威望,怎样说服他是最大的问题!”大智说。智叟沉默不语,是啊,五年前,愚公一席话把自己驳得哑口无言,率领村人们开始了亘古未有的移山事业,自己“灰溜溜”地逃离了村庄,第一是为了救取“真经”,第二还不是咽不下这口恶气?
“别急!”智叟拍拍大智的肩头,这小子,模样虽象他爹,但头脑中的智慧却比他爹高明百倍。愚公有六个儿子:大象、大雅、大巧、大智、大勇、大器,就这个大智还跟自己谈得来。有句俗语叫“大智若愚”,我看他大智的脾气不象愚公,倒象俺智叟。想到这里智叟笑了,笑得大智有点莫明其妙。“一会我俩再去找找你爹,他就是一块朽木,我也会把他说得长出嫩芽来。”智叟胸有成竹地说。
一场亘古未有的大辨论又开始了,这关系到村子今后的兴衰,关系到移山工程继续进行与否,辨论的主角仍然是愚公和智叟。
“我们的移山工程已进行五年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非凡的成绩。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我们全村众志成城团结奋进的结果,值得全村每一个人骄傲与自豪。古人有句名言:开弓没有回头箭!但就在这关健的时刻,我听说有的人动摇了,想当逃兵,当叛徒,当汉奸,妄图让我们伟大的移山工程功亏一篑,大家说,我们能答应吗?”愚公先声夺人,激发起人们继续战天斗地的士气,众人高高举起铁锨、镐头,大声欢呼:“不答应!不答应!”
“大家不要激动,不要激动!”智叟微笑着站了起来:“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也很佩服大家‘人定胜天’的非凡勇气,但大家看到了,我们辛辛苦苦干了五年,太行、王屋不但未动分毫,反而比原先更显高大,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什么?”有人窃窃私语。“因为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而愚公带领大家正是在这个被忽略的事实为前提的情况下工作的。”智叟循循善诱:“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其实,问题就出在‘而山不加增’之上。据科学研究表明,山体是在不断增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增高,南阿尔卑斯山脉在增高,甚至科学家发现安第斯山增高的速度与降雨成正比。我们全村人搬山的速度,能与太行、王屋增高的速度抗衡吗?显然不能。人与大自然争斗赌气是徒劳的,甚至是愚蠢的。”智叟接着说。
“我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呢?无非是为了交通方便。太行、王屋挡住了我们的出山之路,使我们不能跟外面的人交流。但开凿出山之路并不需要搬走整座高山啊!无山的地方可以开路,有山的地方可以挖掘涵洞,达到与外面交通的目的就行了。这五年,我在外面学了很多知识,已经画好了制做开山工具的图纸,大家只需照图纸制做开山工具,不出三年,我们就能开出一条通往外面精彩世界的通衢大道来,何用子子孙孙牺牲青春?到时侯,我们这块‘世外桃园’一定会成为旅游圣地,给我们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我们还可以到外面去留学,去开拓,然后回家为我们这里的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家说我讲得有没有道理?”智叟用希冀的眼光看着默默无语的大家。
“我同意智叟大叔的看法”,大智首先举起了手:“爹,乡亲们,我们再也不能这样蛮干下去了。一件事的成功,不能光靠恒心和毅力,还要靠头脑和智慧。人家外面早就流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了,我们还在用原始的方法移山,大家不觉得我们太愚昧了吗?”。“是啊,我们真的是太愚昧了!”村人听完智叟的话,觉得很有道理,纷纷举手赞成智叟和大智的发言,他们累死八活干了五年,其实早就对愚公的指挥产生了怀疑,只不过不敢说出来罢了。“愚昧,愚昧,我们辛辛苦苦干了五年,等于是傻瓜买了个教训。”愚公也终于被智叟和大智的话说服了,他紧紧地握住智叟的手:“兄弟,悔不该当初没听你的话”,智叟也是热泪盈眶:“不,老哥哥,当时我的学识也没有看透移山这事的玄妙,出去学习了五年,才知道了这里面的一点道理。其实干成一件事,更需要的是你这种人定胜天的精神。”,“你就别羞臊我了”,愚公说:“我老了,该让位了,我建议从今天起由智叟担任村里的族长,带领大家继续完成未竞的事业。”“不,我也老了,我建议就由大智担任村里的族长吧。这小子,模样象他爹,脾气更象我。”智叟乐呵呵地刚说完,就引发的大家哄堂大笑,“同意”的喊声响彻云霄。
注:我的博文精品已汇集成<附庸风雅乱弹琴>一书,详情请登陆写书网点击:http://www.17xie.com/book-202.html谢谢!另,我已应聘成功17xie社科版总编,17xie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协作式写作平台,中央广播电台曾做过专题报道。我代表董事长徐志勇先生热诚欢迎大家加入17xie,使你的作品出版成为可能,别忘了点推荐人孙玉良,则我们就会成为书界的朋友。有意加盟者请点击注册: http://www.17xie.com/reg.php?uid=33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