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世界首次载人登月第一人
孙玉良
众所周知,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美国人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他说了一句著名的话:“对一个人来说那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其实,早在其完成登月计划五千年前的中国,就有一个人踏进了月宫的第一步,她就是嫦娥。
根据现今发现的很多考古资料,证明史前是存在一个超级文明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考古学家威夏劳·勒加博士在埃及尼罗河畔考察时,竟意外地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台4200年前的彩色电视机;在开罗古博物馆的22室里,陈列着一架近似现代飞机的模型,是在埃及的一座4000多年前的古墓中发现的;在印度的两部伟大的史诗《摩词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里,竟记载着一次令人发指的核战争。原文对原子弹爆炸时的描述十分形象:“古尔迦从一架威力无比的维摩那上往三角城扔下了一枚射弹。炽热的烟雾,如同烧窑一般,呈团状从地面上腾空而起,高度比太阳光强一万倍,迸发出无限耀眼的光芒,顷刻间便把城市化为灰烬。自然力似乎失去约束,太阳在团团打转。大地被这种武器所放出的炽热所烤焦,上面的所有物体都在高热中震颤。大象被烧得狂吼乱叫,竭力在躲避这场可怕的暴力……”,文中对飞行器的描述几乎超过了美国的B—52:“飞行器维摩那借助水银和强大的推动气流在高空中航行,它可以长距离飞行,飞越高山平原,飞越江河湖海;也可以短距离飞行,它可以往上飞——利剑般地直冲宵汉,也可以往下飞——如苍鹰猎食般俯冲,它不仅能运载重物,还可以投掷射弹……”。无独有偶,1972年6月,科学家在加蓬共和国的奥克洛发现了50万年前的核反应堆。给这次传说中的核战争增添了一件有力的物证。
如果把嫦娥奔月的故事不当成传说而把它还原成史实,可以设想成下面的情形:大约五千多年前,处于高度文明的地球曾发生过一次旷古未有的大战,其中中国战场交战的一方为后翌嫦娥集团。一次,敌方的先进战机突袭后翌嫦娥部,十架战机运用极高的能量霎时将后翌嫦娥部化为焦土,忍无可忍的后翌发动了精度极高的秘密武器“神弓”型导弹,将敌方战机打落了九架,一架落慌而逃,从此敌方再也不敢侵犯后翌嫦娥部,这就是后翌射日的原型。为防止敌方再来侵扰,就象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一样,后翌嫦娥部与敌方进入冷战时期,后翌嫦娥抓紧时间制造更为先进的飞行器,为解决一个至为关健的技术难题,后翌不远千里从昆仑山的西王母部采用间谍手段窃来了制做宇宙飞船的关健技术,宇宙飞船的研发终至成功。
宇宙飞船的第一个试验目标是离地球最近的月亮,这次试验对后翌嫦娥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嫦娥自报奋勇当了第一名登月的飞行员,就象中国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一样,嫦娥登月那一天,数以万计的群众前来观看,总指挥后翌与嫦娥做了最后的吻别,“点火!”一声惊心动魄的命令传遍全场,这是一声多么悲壮的命令啊!嫦娥出发了,带着人们的希望,带着人们的梦想,宇宙飞船冲天而起,霎时无影无踪。
接下来是后翌与人们无尽的盼望,盼望嫦娥早日归来团聚,宇宙飞船获得试验成功,无线联络一直未断。几天后,嫦娥终于到达目的地,但后翌收到的消息喜忧参半,嫦娥虽顺利到达月球,但由于机器故障的原因不能顺利返回,遥远的太空最后传来嫦娥“再见”的永别,从此再无音讯。
嫦娥登月未能返回的那一天成了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这次世界上首次返回式宇宙飞船实验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从那一天起,每逢月圆之日,后翌与所有的中国人总要在院中摆上嫦娥最爱吃的瓜果桃梨,祭奠心中的英雄。有一首歌唱道“千年等一回……”,五千年后,中国的国防科工委宣布:中国的嫦娥奔月计划2007年将正式实行。嫦娥的英灵如果天上有知,自己的同族将要在五千年后拜访她的第二故乡,是否会感到欣慰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