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反证
(2014-09-25 09:24:00)
标签:
反行为 |
老子的反证
此句也可以写做:《老子》的“反证”。因为不喜欢标题上写那么多标点符号,所以给简化了。“反证”二字,也许应该加上引号。因为它并不是那么确定的“结论”。所谓反证,都是冲着上一篇文字所谓孔夫子云云去的。
《老子》喜欢讲“一正一反”,认为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所谓“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合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
又说:“反之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我在法国高等研究院讲“反行为”(理论)时,就引用了这些话。
《老子》又说:“大者宜为下”。“曲则全,枉则正”。委屈自己,才能保全自己。
《老子》: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损有余而补不足。
据说,《老子》贵柔贵弱,总是站在弱势的一方。事物的两个方面,最好是站在一般人以为不好的一面(以上参见李零《人往低处走》)。
老子的以下制上,并不是“反抗”,那不是“反行为”,是什么呢?
前一篇:从没有过的政治学研究
后一篇:逃,也许正是反行为中的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