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2014-06-28 22:24:00)
标签:
教学 |
历史学家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历史学家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也许应该有一个副标题:《评世界杯小组赛》,还是拿足球世界杯说事。巴西世界杯小组赛结束了,很多人不满意。比如,把它说成是一个“美洲杯”,批评美洲国家出线队伍太多,在十六强中,占有了八席,欧洲则仅有六个(剩下两席是非洲球队)。
其实这有什么奇怪呢?过去,还从来没有一支外洲球队在美洲夺冠。诸种条件,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当然使本地球队占优。现在有几个欧洲球队出局了,可下一步,自然会有若干美洲队被淘汰。比赛,就是要让一些“不行”的球队离开。下一阶段,你看吧,还会有更多的大腕回家(据说,今夜就会“同室操戈”,在巴西这个小组里,很快将有三支美洲队出局)。这毕竟是个游戏,用得着那么上心吗?
“伤心事年年有”,上届冠军队西班牙早早出局,最令人扼腕,在大家心里,反差是太大了。可是好好想想,西班牙打的是一种精妙足球,有如精密仪表,必须有专业人员适当的操作,如果他状态不好(如欧洲各项赛事之后就太累了),显然就难如人意。再加上国家队由三支超级俱乐部人员组成,一时之间,无所适从也不奇怪。
英国呢,似乎就很少有人为他伤心了。因为球队水平就不太高,再加上新老不齐……大家都看在眼里。
最容易让人动情的可能就是意大利了,看吧,多少人在为他流泪,意大利朋友就跟我说:有什么好哭的?这支队伍弱点太多了,实际上2006只是“意外之喜”,是“昙花一现”,上次南非世界杯就露了底,这次即使出线,谁敢相信他能走多远?
而欧洲还剩下德国、荷兰、法国等大腕,以及谁也不敢小觑的比利时、瑞士,对不对?在大家心里,决赛可能就在这几支队伍之间呢——顶多再加上巴西、阿根廷——冠军,可只须一个。
这次世界杯,还有一个成功之处,就是非洲有两个队伍出线: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出线的北非球队)。这就比上次强多了,四年前在南非举办的世界杯,竟然没有一支非洲球队出线,其原因大部是拜裁判员所赐,没抗议、闹事就是好的(也许有而未予报道)。加纳,如果不是起了内讧,也完全可能出线的(若是为了那一点钱,300万美元,一向喜欢支援非洲的国府,实在该代付了的,可惜没人想到这点;也传说有人带了大把银子,想买回整支球队,以代替国足早日夺冠呢)。
说到亚洲球队,可就太泄气了。不但没有队伍出线,而且没赢过一场球,简直是前所未有。有一个外国教练当下就辞了职,说:亚洲足球学欧洲,路子根本就错了!我想他没有说出来的是:你们都别踢了,甭说国家队,俱乐部,都解散了算啦!
相比之下,还有一点不能不提,就是这届杯赛,有许多漂亮的比赛,有的令人简直目不暇给(如阿根廷第三场对尼日利亚);再想想那些令人难忘的精彩进球,超级大腕,如梅西、内马尔、穆勒,还有范佩西、罗本、克洛泽,等等,等等……而且,老天安排得好,出现了那么多的悬念;许多都是在第三场才决出结果,平添了几分乐趣。
这次世界杯还有不少花絮,比如所谓“咬人”事件。弄得多少人如丧考妣,还有人在台上又哭又闹,恨不得立马把人给办了。其实,不过是个炒作(有意无意的的)。如果“苏神”(这是出事之前人们对他的称呼)这次被判罚九次停赛,那其他恶意犯规呢,蹬踏、踹人、当胸一脚,满脸流血……那应该怎么办?对“南北双雄”那种人物,是不是该终身“监禁”,甚至“枪决”才对(马拉多纳则讥刺说到“关塔那摩”,说“杀死得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点慈悲心?
电视里有的解说员“满嘴跑舌头”,随意发飙;台里则安排些“外行”(北京俗话似称“二务”,不止一个),给大家看笑话(旁边的专家一个劲皱眉头,做无奈状),也就不知是什么意思。
关于裁判,在本次杯赛中也引起不少争议,其实,为什么不可以采取立时的录像技术呢,尽管国际足联这个固执的官僚机构也采纳了新的门线技术。
说来说去,我的意思是说:历史学家不是那么容易当的。无论评论员,还是历史学家,要眼光明亮,条理分明,还要公允,不能有私心。尤其是眼前的、昨天的事儿,如何评论,并不简单。还不应媚俗,不应哗众取宠……
我的朋友刘某打电话来,因《知青史》,说到“他人的视角”一语,就大有道理。你不能把头一蒙,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由着自己的性子一股道走下去,把自己代替别人(如前几天有报道说,有一个女子就这样在公路上被撞死了)……
最近读一位老朋友的回忆录,越来越发现有许多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我们都是过来人,怎么就不一样呢?是不是自己错了?有些看法也许可以并列,但也有许多恐怕还是进一步探讨才好……
历史学家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就说我关于“发展组”的文字,已经给我赚了不下两万,包括在清华的振振有辞,今日想来,不禁连呼:惭愧,惭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