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邓力先生评《反行为》

(2014-03-27 10:15:06)
标签:

反行为研究

邓力先生评《反行为》

我的“反行为研究”引起不少争议,包括纵的横的比较,为此我曾经征求一些同仁的意见,邓力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也是一位未曾谋面的友人)。她写信答复我说:

我的意见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是社会学/政治学研究取向,他的核心概念其实是探讨和发展权力抵抗这一对概念,理论先行,材料只为辅证。整本书他都不断地强调权力关系、反抗等等政治学中的概念,我更觉得这本书的目的即是发展概念,而效果也达到了,社科的读者都记住了他弱者的武器这个概念,但是对他书写的对象并无太大印象。

您的书是历史著作,将前人从未爬梳过的这段历史展现出来,资料的丰富与细节令人惊叹,而其中贯穿一条逻辑主线,即是您提出的核心概念反行为”,这一概念是对这些详细丰富历史资料的总结。这样的总结不仅准确,还对材料有提升作用,一针见血地写出了这一时期农民的行为的特质,甚至能引申到这一时期以后中国人的某种行为特点。这种理论/概念与材料的关系是高度融合的,能让人通过概念来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我想这是历史学研究的最高标准了吧。

但是,学科不同,而普遍读者或者是半入门的研究者往往没有这个意识,他们是拿头脑中已有的概念,来批评另一种学术路径与取向的研究,这样对他们来说显然是最方便的,但绝不能算得上是严谨的学术批评。

我大胆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说错了请您莫怪。

祝高老师一切顺利!

佚史氏曰:出于某种原因,邓力先生对我的《反行为研究》有特殊的了解。回答也很专业,很有条理。现在征得她的同意,把这一封私人来信公布出来,以飨读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