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释高过解读?(答新浪网友)

(2011-12-23 10:26:22)
标签:

反行为

解释高过解读?(答新浪网友)

昨日在新浪网上有读者(可惜他没有署名或使用笔名)评论我的博文说:

我知道芝加哥社会学系的赵鼎新,就对斯科特很不屑,甚至对整个人类学都很鄙视,认为是一门快死的学科。我想,赵鼎新代表的是一批人的态度,无疑是过于偏激的。另外,赵把类似高老师所说的定性工作称作“解读传统”,而把社会学的变量分析称作“解释传统”,他认为解释高过解读。

关于“反行为”,我相信这一部分讨论很容易引起争议,我很欢迎。现作答如下:

我没去过芝加哥,也不了解美国社会学界。在我看来,上述说法不无问题,似乎也存在破绽。

怎么说呢?如果人只是面对“人所周知”、“老生常谈”的社会现象,如罢工示威游行等等,那“解读”(描述)可能就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认为“解释”才有价值,那他恐怕也就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如反行为。

“理论”可能很有用,但在历史学看来,就不一定。比如我的朋友香港大学讲座教授冯客就不谈理论,看见就讨厌,他说。

今天就说到这里。本月不及“连载”的文字,我们推到下月再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