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人做主的史料
(2010-12-30 10:18:15)
标签:
天花板系列 |
关于一人做主的史料
一人做主: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尚书·秦誓》)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皋陶谟》)
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盘庚》)
民至亿兆,后一而已。(《芮良夫》)
多贤不可以多君,无贤不可以无君。
千人聚,不以一人为主,不乱则散。(《慎子·佚文》)
故多贤不可以多君,无贤不可以无君。此天人之道,必至之宜。(郭象《庄子注》)
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管子》)
国必有君,所以一之也……一则治,两则乱。(《吕氏春秋·执一》)
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
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孟子》)
一家二贵,事乃无功。(《韩非子》)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春秋繁露》)
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赵匡胤《戒公主崇俭》)
《书》云:“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忠经》)
……
兼听:
《书经·洪范》:“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彊,子孙其逢,吉。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吕思勉)
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道光,……违而不谏,则非忠臣。夫谏始于顺辞,中于抗议,终于死节。以成君体,以宁社稷。《书》云:“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忠经》)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
……
爱民(上对天中对祖宗身家性命下对百姓负责):
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墨子》)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大戴礼记》)
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礼记》)
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国语》)
圣人南面而立,以爱利民为心。(《吕氏春秋》)
……
君与臣:
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
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上与下同道则不主。(《庄子》)
“夫臣与主同者昌,主与臣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三国志·献帝传》)
……
大家可以一直帮我填写下去,直到完备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