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弟子书

(2010-03-24 15:38:22)
标签:

学术思想交流

                             致弟子书

在我职业生涯三十年的历史里,只是从最后十年才开始招收弟子(以前的包括从国外跑来的都不算啦)。大弟子至今还在美国留学,现在又有了小弟子,二位都是本科生(前者还是北大的,后者也不是读历史的),年龄也整整差了十岁。其中也有外国弟子。不少弟子已经毕业,有几个还留在了学术界。

退休以后呢,也可能还招。当然重心要转向当代历史。李零说,美国“汉学界”不过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所以有几个好的弟子,不用多,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我要跟你们说的是,你们要读我的博客,而且要在上面发表意见(尽可以使用笔名,也没必要使用“实名”)。

“互联网”的出现,给这个世界带来很大的影响。不管是不是可以说使它更“民主”了。它确为发表意见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不管它是“清醒”的还是“人云亦云”的意见。

近年有人说,学者都不写书了(找学生代写,没法看),而是写散文。我看,写散文并不容易,而且也不容易出版。所以我开始写博客(博文)。最近一二年,就写了不少,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有的也很有思想性。你们可能也看到了。今后我可能更多的利用这种方式,来发表我的意见,而我们见面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

所以你们若想跟我保持联系,就多读我的博客吧。否则你可能离我越来越远,这可不是夸张。

特别是,你们要在我的博客上“表态”。在那些重大的问题上,甚至也要跟老师并肩作战。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自己的“学术圈”了,或钻在“故纸堆”里,对重大的时代问题,不表态。这是不行的。我近年在课堂上也屡屡谈到这个问题。

说今天是一个“迷”的世界也罢,“众人皆醉我独醒”也罢,我们必须说话,必须“表态”。

如果你还想认我这个老师,就请照我说的去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