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策划,为企业带来哪些效益
(2012-02-23 12:11:18)
标签:
徐大伟杂谈 |
公益策划是一种“共益”策划,是消费者、社会和企业“三得益”的策划。公益策划的目的就是将社会公益与企业自身发展相结合,从而产生更大、更持久、多方共赢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公益事业发展。
所以,公益策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慈善公益事业”(比如捐赠金钱、捐赠物品),也不主张这样“简单”的公益形式。因为这种仅仅通过简单地捐钱捐物的公益行为,很难让企业的公益事业持续、稳定、长久,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公益策划则不然!
公益策划所主张的是企业的公益意识(社会责任)、企业的创新意识、企业家精神、企业的自身发展的强大组合,它在给消费者、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相应效益,使企业及社会的公益事业呈现良性发展状态,从而实现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公益事业稳定化、持久化、常态化。
因此,进一步可知,企业做公益的本质不在于向社会或援助对象捐了多少钱和物,更重要的是企业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贡献社会,从而促进社会(或援助对象)出现“真实的变化”或“真正的进步”。公益策划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此!
一旦企业有了这样的信念,并以这样的方式开展公益事业,自然就能够实现消费者、社会和企业“三得益”目标。
公益策划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良好效益呢?试举如下:
l
l
l
l
l
l
l
l
l
l
从1991开始,英国最大的零售公司特易购(TESCO)开展了一项“计算机赞助计划”——消费者只要在特易购超市消费或加油超过10英镑,就会获得参与此项活动的有效发票。然后他们将发票捐献给当地的学校,学校随后可以用搜集到的发票从特易购换取计算机和相关的IT设备。相关跟踪调查显示,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
l
l
l
l
l
l
l
特易购公司的市场营销部主管Tim Mason认为,特易购向学校赞助计算机的公益策划项目的成功之处还体现在,它直接促成了公司稍后推出并深受顾客欢迎的公司会员卡的出台;而特易购公司的会员卡,是英国第一家由经营超市的企业推出的客户忠诚卡。
诺威治联合保险公司是英国最大的保险集团,在全球有超过二千五百万的客户,但它正面临着像维珍等一些新品牌的威胁。随后,公司确立了以强化企业品牌为首要目标,并联合圣约翰救护队(一家在英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慈善团体)开展品牌传播活动。
从1996年开始,诺威治联合保险资助了一系列由圣约翰救护队主持,面向普通公众举办的免费急救课程。该项目通过电视广告进行宣传,并在屏幕上公布查询课程信息和预定课程席位的热线电话。电视广告表现的是一个小孩子在家里喝下了一种有害的液体,画外音紧接着向观众提问: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广告也在稍后告诉大家正确的挽救孩子生命的最好方法。
该项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
圣约翰救护队的收获:
l
l
l
l
l
诺威治联合保险公司:
l
l
l
l
l
l
1998年,家乐氏澳大利亚公司计划开展公益策划和营销活动,他们选择了孩子救助热线为合作伙伴。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帮助孩子救助热线提升知名度、筹集大笔资金及提升救助接听咨询电话的次数。另一方面则是提高家乐氏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并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业务的领军地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双方都取得良好效益:
l
l
l
l
l
l
l
l
l
l
中国人历来主张“做好事不留名”,并认为这是一种美德。
它确实是美德,但这种美德却有点不太合乎人性。因为它“拔高”了人们的道德标准,这样的道德标准可能只适用于真正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不适合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因此,这样的主张反而会打击更多人做好事的积极性。
孔子有一名学生名叫子贡,一天,子贡赎回一个在国外当奴隶的鲁国人。回国后,他谢绝了国家给他的补偿金。夫子得知此事,说:“从今以后,鲁国人恐怕不肯再替沦落国外为奴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孔子还有一名学生叫子路。一天,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夫子得知此事,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对于企业来说,做公益也是一样!
企业做公益,不仅应当获得它应有的社会效益,同样也应该获得与社会效益等值的经济效益,企业有了经济效益,才能更进一步促进企业去做更多、更大、更持久的公益。
在此,我们建议广大的中国企业家们,一定要做好公益策划,而不是简单的捐款、捐物;在做公益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出,而不要羞于企业从公益事业中获益。只有这样,才能在消费者得益、企业得益的同时,更大地促进全民公益意识的提升,促进全社会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