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北京。
书。胡同。奋斗的人。文艺青年。智者。通透者。迷茫者。美女。生活味。
还有这里的新奇事件。
刚从官书院胡同出来,就看到了一个老外。
这个老外“老外了”,他用那样的眼光看我。我还以那样的眼光看他。
不知道是中国人在看英国人。还是法国人在看中国人。
不知道这一看,他在想什么。
我那样看他,因为他竟然骑着一辆我第一次看到的双层自行车,我忍住了不表现得太没见过世面,但是我的内心厌了我,干嘛装作那么大气,好像什么都不在乎,在乎了这个异乎寻常,才能创造出匪夷所思。
看着这个得意的老外骑着两层自行车,高高在上地享受着空气,比那些汽车高出了一大截地远去,我快速地思考。
想赶紧抓住这一刻的震动,产出打破徐大伟惯性思维的结果。
什么叫老外?老在外面,老在用外人的眼光看人看事看世界的人就叫老外。所以老外也可以是中国人。
所以他们总有一些让我们目瞪口呆的创意。
因为他们是“外人”。
他们每天都在向中国卖“外人”的想法和理念。
什么创意人最厉害?外地人、外国人、外星人。
你为什么没有创意?因为你靠得太近,当你靠得太近的时候你就看不清事物的面貌。
也许你骑过两人自行车,但你能想到把两个自行车上下接在一起,变成双层自行车吗?
当我们打开电脑扑面而来的不是“炒作”就是“抄作”的时候,我们还有能力去“超作”吗?
其实,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就是在活着而已。已经没有希望,没有理想,没有梦想,没有改变的力量和勇气了。
看着七八个年轻人蜗居在一个十几平米的房子里,露天开灶,却还围在一起叫喊着打扑克的时候,你知道我的心有多难受吗?
他们完了。他们也许永远都不能在北京买上自己的房子,娶上自己喜欢的姑娘,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打开电视,广告来广告去,总结一下五个字:不假不广告。不是演员假,情节假,就是产品假,广告语假。
喜欢北京。
因为到处都是课堂。
谁能想到一出胡同就能遇到一个大鼻子老师,只看我一眼,头也不回地远去,却能突破我的局限?
教会了我“两层策划”,在我的思考之上又加了一层思考,让我有了“双层思考”。
不知道若启动“两层北京工程”,北京会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不可思议的图景呢?
两层电影,两层手机,两层啤酒,两层村,两层设计,两层河,两层公民,两层公园,两层故宫,两层报纸,还有“两层徐大伟”。
别说不可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