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大伟
徐大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673
  • 关注人气:32,6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淮晨报》:一盏“小桔灯”照亮孩子心

(2010-12-06 12:20:26)
标签:

民间流动图书馆

希望书角

杂谈

http://epaper.hf365.com/jhcb/page/341/2010-12/06/A19/20101206A19_brief.jpg

 

一盏“小桔灯”照亮孩子心

■希望书角第二次送书活动成功举行 ■送书者、接受馈赠者收获都很大
http://epaper.hf365.com/jhcb/res/1/341/2010-12/06/A19/res04_attpic_brief.jpg
                                                  看到新书,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12月4日至5日,晨报流动图书馆和北京民间流动图书馆携手共建的安徽地区希望书角项目,第二批图书已成功送出。此次送书活动,由本报读者和记者组成的送书队伍,一行5人,共用一辆车,耗时一天半时间,成功到达霍邱、霍山两县山区,为那里的3所贫困小学送去了300本优质图书。至此,希望书角项目自启动以来,10所学校的项目目标已经陆续完成了5所。

    成 

    1辆车2个家庭5个人

    此次送书活动,开始报名的市民不少,但真正成行的最终一共有5人。在整个送书活动中,大家同乘一辆车,除记者外,一共有2个读者家庭共同组成了此次的送书团队。

    希望书角送书活动,是本报读者自愿承担的公益活动。此次送书之行,解决交通问题的是读者卞女士的私家车。当第二批送书队员刚开始招募时,早早就报名参加的卞女士和女儿于润溪,12月4日一早便开着车子赶来。

    12月4日上午8:00,送书队员准时到达临泉中路本报报业集团大楼门前集合。于润溪和牛志远两位小朋友,分别在妈妈的陪同下,参加了此次活动。签到后,因为其他读者已来电告知不能如期前往,大家很快决定即使共用一辆车,也要把3所学校的送书任务继续完成。

    8:20,当300本书籍全部搬进了轿车的后备箱,送书车开始在于润溪的妈妈卞女士的驾驶下,踏上了征程。于润溪和牛志远两个小朋友都上五年级,虽然不在同一个学校,但是年龄很相仿。于润溪在西园小学五三班,今年12岁;牛志远在双岗小学五五班,今年11岁。她(他)们虽然一个12岁,一个11岁,但实际年龄相差仅仅几个月。“于润溪大牛志远几个月,是姐姐。”互报“家门”后,牛志远的妈妈章女士笑着说。车子没开一会,两个此前互不认识的家庭,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第一站

    寒风中,老师骑着摩托车引路

    漫流河小学位于霍邱县的最南端,与金寨、裕安相邻,地理位置特殊,远离城镇,交通不发达。车辆下了高速公路之后,在狭窄的乡间小道上又行驶了20多里,才终于到达。

    漫流河小学是此次送书活动中,人数最多的小学。作为一所完全小学,它开设有六个年级班和两个学前班,共八个班级,在校学生数226人。虽然如此,该校教学设施却十分简陋,不仅没有图书室、没有电教设备、甚至还没有大门和围墙。

    此前,漫流河小学的祁良春老师已骑着一辆摩托车,守在姚李高速路出口等候多时,人生地不熟的送书车此次能够顺利到达漫流河小学,全靠祁老师骑着摩托车,寒风中一直在前面引路。

    11时左右,当送书车到达漫流河小学附近时,等候在那里的20多名孩子,很快集结起来,因为校园没有围墙,车辆还没停下时,他们已齐刷刷地站在了教学楼下。送书的晨报读者刚一打开车门,同学们的掌声就响了起来。

    希望书角项目为每所合作的小学捐赠100本图书,12月4日,当这些图书被本报读者从车中搬出,终于在漫流河小学的同学们面前展开时,特地骑着自行车赶来学校的孩子们,很快把书箱围了个水泄不通。《小桔灯》、《海底两万里》,一本本好书,陆续被孩子们取出,六年级的刘仓涛很快拿起翻看了起来。

    第二站

    盛情难却,夜宿老乡家中

    霍山县堆谷山小学位于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附近,毗邻龙井河峡谷。

    因黄尾镇道路正在整修,当天道路上刚刚挖出的一个大口子,直接就将车辆拦截在了半道上,为等待施工的完成,送书车在山坡的路边被迫停留。

    一个小时以后,车辆可以通过了。沿着山路经过数不清的弯道之后,送书车终于来到了大山里的堆谷山小学,此时已近17:00。

    因为天色已晚,当队员将书籍搬进堆谷山小学之后,眼看再驱车前往另一所小学已不太方便。此次送书活动的第三个目的地霍山县东流河小学,也在大山之中,距离堆谷山小学还有一个小时车程。12月4日,在给堆谷山小学送完书后,如果于夜间再次驱车前往东流河小学,不但路上不太安全,那里的老师和孩子也将等候太久。经过与校方沟通,队员们决定将书籍全部存放在堆谷山小学,东流河小学的书籍由该校老师择日再来领取。

    当天,得知队伍已于傍晚到达堆谷山小学,向项目组推荐霍山县2所山区学校的当地老乡蔡金山,特地从磨子潭赶了过来,热情地邀请队员们一定要到他家吃顿晚饭。开了一天车的卞女士,本已积极打听回去的路线,因为老乡的盛情邀请加之也到了应该休息和补充体力的时间,于是队员还是决定吃完晚饭再出发。在老乡家里,孩子们玩这玩那,兴致一直很高,眼看天很快黑了下来,队伍随即也决定当晚夜宿老乡蔡金山家中。

    送人玫瑰 指留余香

    “农村天空的星星真多”

    得知晚上可以夜宿山村的消息后,最高兴的还是随队前来的两个孩子。“太好了,可以住在村里了!”于润溪和牛志远全都兴奋地叫了起来。一路上,这两个小家伙累了就窝在座位上睡会觉,醒了就相互聊天说故事,不知不觉早已混得烂熟。虽然送书的活动直到天黑才告完成,然而随车奔波了一天的他们,一点也看不出疲惫。在农家院子里,两人追来追去,看到了不少让自己惊奇的事情。

    “天上的星星真多。”孩子们叫道。当日夜里,吃完晚饭的队员们走到露天的场院中,看着满天的星斗,非常开心。“在合肥哪能看到这么多星星。”两位孩子的妈妈也感慨道。对于她们来说,孩子的开心可能就是最大的欣慰和满足。

    这次送书之旅,对于两个孩子来说充满了新奇。他们既看到了山村小学的现状,也感受了山间生活的美妙。第二天上午,队员们告别老乡,驱车返回。“如果晨报没有组织这样的活动,可能我们一辈子也不会来到这里,也不会了解这里。”卞女士说道,她建议,这样的活动,值得推荐给城里的学校和班级,让更多的小学生们一起参与。本报记者 杜华柱 文/摄

    ■感言                                     珍惜美好生活

    星期六,我和妈妈跟着报社的叔叔去参加送书活动。在路上过了几个小时后终于到了。

    第一站是霍邱“漫流河小学”。车一开到门口,小学生们都早早地在门口等待着。我们下了车,把书从车上卸下来,刚放下来,同学们便蜂拥而至地跑过来,挑起书来。挑完了书,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看起书来。

    我和同来的同学顺便参观了他们的教室,他们的学校十分简陋,教室里是长板凳、桌子也比较破旧。比起我们的学校和教室,根本是没法比。

    我看了,我非常心酸,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都应该珍惜。

    双岗小学五(5)班  牛志远

 

      《江淮晨报》数字报链接:http://www.abbao.cn/ShowIssue.aspx?issueId=9ca4346d-f6a2-484d-832b-c19be7c898f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