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真一个做策划的料

(2010-05-18 09:30:17)
标签:

策划人

点子

广告业

京城

徐大伟

杂谈

东风逸人:

 

名字都是假的,人能真吗?

不过,看来你还真了解我,不想留下真实姓名,知道一不小心我就会曝你的光。我是有点那个,总不要脸地把一封又一封的来信公示天下,可是,我是这样想的,这不是什么坏事吧,能让我曝光的都是真有“光”的。没“点”的脱光了,我也不看。

本来是边嗑瓜子边看你的来信的,读着读着,觉得不对头,瓜子也不敢吃了,二郎腿也放下了,大事不妙,来者不善。

读到最后,莞尔一笑,真好,你的来信写得比我都好,从始至终,你就用了一个问号,很给面子地问了我一句话,其实,看得出来,你心里有数的呢,你真是一个做策划的料。

策划人,脑子转得多快啊。我发现,你的脑子比策划人的脑子还快。你的见识也不小,你对一些策划人的“能力总结”真是让我叹为观止,我都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我都不知道叶茂中的特点原来是雄,李光斗的特性是明,不过你说我是真,我还是挺满意的。

这就是你的厉害,你能一针见血地抓住本质,而这也恰恰是一个策划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特长。但能抓住一个人的本质还不行,不知道你能不能抓住一个产品一个品牌一个企业一个城市的本质呢?这才是最关键的。所以你是“专而不业”的,有专业才能但是没有专业功底,“策而无划”的,想法很多,点子也不错,但是没有好的规划和计划,点子就是摆设,根本执行不了。

我这么说你你也别生气,因为你说我推荐的那些一个广告新人必看的书,你基本上都没看过,你之前看了太多的垃圾,所以,你根本上说是基础还很差,营养很不良,气质也不够,日子过得还是太“逸”了,你不能做“逸人”,要做也要做“异人”,也许你会笑着说,这很简单,我本来就是与众不同的人啊,但是,年轻人,不要说大话,你这个“异人”不仅仅是嘴上的“异”,还要“心异”、“思异”、“梦异”、“行异”、“情异”、“始终都异”才行。

也许,你又不高兴了,说怎么刚夸了我几句又来批评我,是啊,你不也是这样吗?夸了我不少,但也给我挑了不少毛病,提了很多建议,还数落了我一番,这就对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策划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和态度。不能总是唯唯诺诺“以客为本”,什么都听客户的,客户说什么赶紧好好是是,出了门就骂客户“傻蛋”,你有本事当面说啊,怕得罪客户?不知道,你总是言听计从,客户总有一天会突然省悟,你什么都听我的,要你做什么?到那时候你才是傻蛋呢。所以说,策划人本来就是这个世界的智慧之师,战略高参,高级专家,教授级医生,该夸夸,该骂骂,你见过教授听病人的,病人说怎么着就怎么着的吗?你知道怎么治病找我干吗?一句话轰出去。而现在呢,看看中国策划界,看看那些唯利是图的策划人,没让客户轰出门的又有几个呢?

说实话,本来是想看完邮件看电影的,可,还是忍不住放下电影给你写回信,因为我怕不赶紧给你回信,你心里又会想,这个世界怎么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每个行业都有那么几个“堵路者”,根本就不想让我们这些后来者往前进,想着法子遏制我们打压我们。东风逸人,我承认,我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先进者总是赌后进者的路,好像这个行业是他们家的,只有他们才能享受那里的风花雪月,所以我也讨厌死了。

但是,不要紧,尤其是你不要紧,你的逻辑这么紧扣,思路这么清晰,未来这么明朗,学习也这么勤奋,他们想拦你也拦不住,拦不住你的前提是,你真有别人拦不住你的本事,这个本事,糊弄不得,不是谁给你一个后门你就能登顶的。每一个台阶还是要你自己去登的。

你问:老徐,以您的经验我目前该如何是好?我的回答很肯定:你是一个做策划的料,还是一个做大策划家的料,你应该投身创意产业,投身营销策划业,投身广告界,你也知道广告业其实挺复杂的,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说到底,广告业也不是一个有德的行业,严格意义上讲倒是一个“缺德”的行业,但是没关系,事情还是人做的,就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缺德的行业里,所以,对你的挑战才是前所未有的,你想做点好事走上正路,你必须得有德,一般的品德还不行,你必须得有高尚的品德和人格,还要有强大的抵抗诱惑力和不同流合污的意志和清醒,所以,这还是挺难的,做一个对得起天地良心的广告人,是不容易的,但,我还是相信你,我只能相信你,因为我真的看好你。

你也看到了,我让你投身广告界,我用的是一个“投身”,而没有用一个普通的“从事”,因为我觉得用“从事”不配你,用“投身”才配得上你的激情、才华和不屈精神。

最好的词一定要给最好的人。最好的人一定要从最好的事物中汲取最好的营养。这些最好凑一块才能凑出最好的你。

用一封信塑一个人,用一个人塑一封信。让一个美丽的人心里长流着一条美丽弯弯的河,东风逸人,你能不能?

 

                                                                            徐大伟

                                                                    2010517 南京

 

 

    附:致策划人老徐的一封信

 

老徐您好:

 

    其实这样称呼您有些不礼貌,应该叫您大伟老师才对,可是在博客上您说您喜欢听别人这样叫您,请允许我暂且这样称呼您吧。

    我是石家庄人,怀揣着伟大的梦想只身一人来京城闯荡,在我毕业前本可以通过家庭关系在我县城谋得一份体面工作,抑或在石家庄市里安分度日,可是直觉告诉我,北京这个舞台属于我。我曾年少贪玩,秉性叛逆而错失人生23岁前的许多机遇,但我直到现在依旧没有自暴自弃,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坚信我会成功。我总是暗示自己,我有常人不曾有的伟大闪光一面,只是还没有被我充分挖掘与发现,这使我内心不再彷徨失措。年少时堕落茫然也随之而去。

    我自去年年后初来北京(当时还未毕业),在京也被人骗过,但我没有抱怨什么,我只是把它当做对于我人生的考验。由于学历经验尚浅,又由于经济危机以及自身能力影响工作之事始终不如意,学校毕业之事,中途家中老人照料等耽搁了不少光阴。但我一直在寻找自己兴趣之所在,我在其中很多行业发现机会已经很小了,况且大多行业往往是建立一种游戏规则秩序而存在,后进者如无人脉或符合自身定位发展很难成功。说实话我讨厌死这个了。

    我上大学时写过四个创意点子本,我总是不断观察生活,体验创想带给我的愉悦和快感,当然这些只是存在于自己小群体思维的脑子中。我来京之后这段时间遍览京城各策划名家之长,犹感我自身之不足。我喜欢叶茂中的雄,秦全耀的聪,李光斗的明,朱玉童的狠,王海鹰的忍以及您的真。其实这些里我最喜欢您的真诚坦率,有时甚至有点小女人的矫情,我每当去国图或首博的汽车上或每早清晨起来总要看看您的博客,有时我深沉思考,有时我也会不禁会心一笑。我为什么喜欢您呢?(我这没有任何追星意味,如果您认为就权当是了)在我最需要帮助、迷茫未来的时候,您的3100本好书以及广告新人应该读162126本给予我很大动力和启示,使我开拓眼界,说实话,这里面的书之前我几乎一本没看过,我以前不懂选书,都是精研一些三流甚至不入流枪手的著作,我当比喻其为快餐(虽好吃但无营养),看了几本大师的作品后,才明白这些不入流的作家都是东拼西凑的概念,他们摧残的是我健全的思考体系,虽然概念简单易记但无理论参考之依据,我这时才恍然大悟。说实话就凭这一点我就佩服您——提携后生,劝学善进。

    我已决心把这些能找到的书全看完,仔细认真的那种,而不是走马观花。我看了几本经典著作已大有开窍了,真的,我开始发现自己有惊人的毅力和超人的天赋了,只是我还没用好用对而已。

    我本想从事广告业以期实现心中抱负,可怎知在有些企业里待着总有不谙世事,无所作为的感觉,我生性不苟同于卑鄙无耻之流,做些丧尽天良之勾当,甚至有些俗人庸才颐指气使、拒我之门外,言讽意嘲令我非常之气愤,我曾暗下决心绝不活在平庸之中,我说到做到。老徐,以您经验我目前该如何是好?

    在这我还想给您提两个建议,一,我是从后往前看您博客的,今日看到您《故宫里接皇气》这篇,我个人觉得您的文辞、文笔、文采、文风还可以做得更好些,有时跳出规则的思维可能做得更好。二,知道您经常看名人博客以观世事,以察人心,但我们这些“非著名”博客中也有令您惊艳的地方,只要您留心,生活处处是精彩,不信您一观便知。

    我所做《水浒新编2020》创意皆出您博客横向思维品牌点子,而我却没有遵循您的规法,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望您不事之时可观之消遣下。当然仅于我创作环境、经济条件有限,如有机会我便创作若干期五百个成语、五百个谚语以及情态化叙事内容的创意或点子。

    我没从事过这行业也没和您共过事,您是著名还是非著名的问题我有些头晕,我还是低调些写成了《致策划人老徐的一封信》吧,见谅啊,哈哈。

最后结尾,我非常喜欢您博客一里的一句话,世间万物本无主人,欣赏你便是它的主人。我想以您博客中《我有明珠一颗》为赠与您共勉。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封锁。

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恭安
                                                                

后学:东风逸人

                                                                                                  517日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