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可悲,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奋斗”过
——感念雨花台
天把南京淋湿了。
湿漉漉的出租车里,我一个人去雨花台。
也许都是说好的,去雨花台,总不能少了雨。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下长明灯前写着这样一行字:我们和我们的子孙会常来这里……
多惭愧,我这是第一次来这里,做了三十三年的中国人,却第一次来这里,不知道我的子孙们会不会听我的话常来这里,若他们不听话,我就打他们。做一个好“我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可这些年发现,就是因为我的私心杂念,才局限了我的空间,挡了我的去路,所以,我开始追求公益、公平、公正、公义、公理,只开了一个头,就豁然开朗,原来“大公”才是“真私”,多为国家为民众为世界思想,你的整个人就大不同了,你的内心和胸怀大多了,你的所作所为已经开始有意义有精神了。所以,不要再说这样奇怪的话,“人总得先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才能够去关心国家的吧”,不知道按照你的逻辑,换种说法,你会不会同意,“做儿女总要自己先活下来,才能去关心父母吧”?
所以不要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地说些幼稚话,你不爱听我的话没关系,我本来就没有你那么公私分明。
雨花台烈士曹顺标同志在狱中跟难友们说:“死没有什么可怕,从入团的那天开始,我就准备随时牺牲,若我现在死了,我只有两个遗憾:一个是再也不能革命了,一个是我只活了十九年,还没有恋爱过。”
站在曹顺标同志的遗像前看着他说的这段话,我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双手拂面,泪如泉涌。
“我只活了十九年,还没有恋爱过”,若看了这句话,你无动于衷,没有一丝不安,不用说,你的问题大了,你正是现在那一群“除了恋爱过,还什么都没做过”的人中的一位。
多可悲,看看我们身边这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拍拖的拍拖,同居的同居,结婚的结婚,可再看看他们的言行,他们所做所想,他们的吃喝玩乐,有多少个不是“白白活了十九年”?
雨花台烈士陈志正的遗言中最后一句说:“愿弟妹们为人类幸福而努力奋斗。”
可再来看看现在的“弟妹们”,天天聊的、做的、玩的、买的,有多少不是都在只为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着想,他们还都会来反问我:这有什么错吗?我也要反问他们:难道活着没有理想,没有大愿望,不去立志为这个世界为人类的幸福而做出自己能够做出的全部,你一个人真的能幸福快乐吗?就是你现在觉得很快乐,可等你老了,等你明白了更多的人生意义的时候,你敢承认其实严格意义上说你从来就没来过这个世界,你死了什么也留不下来,你白过了苦乐相伴的一生吗?
难道为了活着而活着就是我们活着的目的吗?
雨花台烈士张炽写给妻子的信:“我决不灰心消极!我相信,十分相信,我的前途仍旧是很光明的!失败和小挫是我的事业成就的母亲。只要我们肯努力奋斗,我相信,十分相信,是终有一日会偿了我们的夙愿的。”
也许你看到了,张炽同志在信中用了两个“我们”,他把妻子也当成了战友,当成了同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令人高山仰止的品格和境界。“男是有志者,是一有大志者,是一欲为社会造幸福者。”也是他的话。
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出来,走在长长的雨花石路上,低头看着镶嵌在路面上的一颗颗雨花石,绿色的,青色的,黄色的,长的,圆的,棱形的,没有一颗是相同的,再抬头看看那些把一只脚踩在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碑座上拍照的无所顾忌的“十九岁年轻人们”,突然,十分伤感,原来,我们中大部分人都是一模一样的,原来我内心是想做一颗与别不同的“雨花石”的,尽管这会很难,可再难我还是已经很幸福了,至少我恋爱过。
“寄语东君好调护,明春又是一山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