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帮助有自杀念头的人

标签:
自杀健康 |
分类: 心理健康 |
王红题记:如何针对生命的救助——防患于未然,帮助有自杀念头的人。这也是我写的书的一部分。
1 学会倾听
在这一刻,耐心地倾听会比你做出的任何反应都更为有效,要给自杀者足够的自由和时间来说出他们内心的感受和担忧。不要急于劝告和给出建议,不要急于反驳他并与他争辩自杀的对错问题,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有责任为自杀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全神贯注地倾听自杀者所说的每一件事,领会他们的意思。自杀者在交谈过程中出现沉默,要有耐心去等待,不要慌张,不要烦躁,不要轻易放弃。在此刻,你自己要能保持沉默,因为沉默过后,自杀者可能会说出重要的信息。总之,真诚地倾听显示出你的在乎与关心,能够与对方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2 体验当事人此时此刻的感受
在倾听的时候,要尽力想象自己处在那样的处境时的感觉和体验,想象自己可能采取的行动,接纳当事人的各种感受和想法。但是记住,接纳不等于接受。和当事人交流的目的不是要说服他们改变他们内心的感受,而是要帮助他们自己去重新认识他们所要处理的问题和困境,唤起当事人的一丝希望、信心和动力,使之走出当前的危险情境。所以,不要去否定当事人的感受,如:“不要这样想”,“情况没有那么糟糕”,“你太情绪化了”,“振作一点,这只是暂时的,明天睡醒之后就没事了”,“你没有自杀的想法,是吧?!”,“我知道你有自杀的想法,是吗?!”等。而是要让当事人知道你正在准确地领会他所描述的事实和体验的情感,你正在尽力帮组他,如“我在这儿陪你”,“我很关心你”,“我感受到你现在很难过、很孤独、很矛盾,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你觉得无路可走,前面一片渺茫”,“你是否有过很痛苦的时候,以至于你会产生想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一个人在经历非常痛苦的事情时,有时候他会产生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你有那种感受吗?”,“从你的谈话中我有一种困惑,不知道你是否有自杀的想法?”等
3 帮助自杀者宣泄情绪
在你们的交谈过程中,自杀者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就可能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不要惊慌,不要担心,情绪爆发或者痛哭流涕有利于他宣泄和排除内心的恐慌、无助、悲伤、愤怒,有利于他释放情感。情绪宣泄后,往往就是理智的交流和思考的开始。
4 提供支持
认真倾听,允许他表露情绪,给予支持,不评判,营造健康、充满爱心的环境,使自杀者在其中可以放松心情,感到安心、被支持,不会感到孤单。同时要给自杀者以信心,相信他有自我调控和改善的能力,相信他是有希望的,指出他所拥有的积极方面。自杀者一般都有相当消极的自我评价,心理上不喜欢或者厌恶自己。如果恰巧又遇到使之感到失落的事情发生,就会导致心理崩溃。而让自杀者看到自己积极的一面,可以提升他的自尊心,发现自己的长处,恢复自信。
5 寻求专业帮助
在进行上述工作的同时,要尽量取得相关资源的帮助。在这样的情境中,心理危机的干预都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所以不要答应对他的自杀想法保密,你可以向他表示“为了保护你的生命,我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你”。发觉身边同学有自杀的风险后,要尽快告知可以保护他的相关人士,如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老师等。如果自杀者对寻求专业性的帮助感到恐惧和担忧,要花时间倾听他的担忧。要告诉他,大多数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都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并向他解释去见专业人员不是因为对他们的事情不关心,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找到其他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认为他即可采取自杀行为的危险很高,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不要让他独处,要始终有人陪伴。
要去除可能导致他自杀的危险品,或者把他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带他去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要始终给予希望。要让自杀者知道,任何困难或者困境都是能够有所改变的。
要鼓励他继续和你交流,在结束谈话时,要鼓励他和你再次谈论相关的问题,要明确下一次谈话的时间,要让他知道你愿意继续帮助他。
6 感谢自己
陪伴自杀者走这一条路是需要耐心、毅力与坚持的,所以感谢自己愿意留下来、没有离开,这是件不容易的事。看到自己的“能为”与“不能为”,感谢自己已经尽心尽力。允许自己离开他,离开那情境,支持、照顾自己,并适时让自己喘口气、放松,这样你才能再有力量支持、陪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