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子竹
董子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72
  • 关注人气:1,2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学”时代,“终极掠夺”走向“终极和谐”(上篇)

(2009-12-31 23:23:02)
标签:

佛诞

文化

杂谈

觉悟文化

国学心学

分类: 心学答应录



心学时代,终极掠夺走向终极和谐

心学答应录之六十(上)

“心学”时代,“终极掠夺”走向“终极和谐”(上篇)“心学”时代,“终极掠夺”走向“终极和谐”(上篇)

    一、何谓国学?与西方现代文化的区别要点

    大国学,一切研究中国文化的学问。心学,国学主脉。

    国学主干——“心学”——生命之学——体认生命本来面目的学问与实践

    国学心学与当代西方文化有本质区别:

    思维方式

    西方现代文化:逻辑理性——辩证逻辑理性——可复制性,可把捉性,灵人分离,天人对立。

    中国心学:实践理性——太极思维——不可复制性,模糊把握,灵肉一体,天人本一。

   价值观   

    西方现代文化“心学”时代,“终极掠夺”走向“终极和谐”(上篇)人是动物——酒神精神——欲望第一——肉体需求天经地义

    中国心学:明德、阿弥陀、心、性、灵——“知”是生命主体——“天之历数在尔躬”——致良知——知天命——知“南无阿弥陀佛”者,定成佛道。

        “人不是动物”! 这是我们与西方现代文明的根本分水岭!人类一天不能确认自己不是“动物”.就很难走出现代文明的灾难!!!

    文化观

    西方现代文化:只强调概念的交流、辨析——基于同一概念下的论理推导。其文化传播架构是,大家有同一的:概念——推理——公式——体系。这个文化强调“同一”性下的交流、沟通。

    中国心学——会意、通心——不同境界中的审美共鸣。其文化传播架构是,同居一个生命整体中的“和谐”,自可“通心”,形象——境界——良知认同——共成佛道(圣道)。

    思维核心

    西方逻辑起点:“人”——动物——肉体,内外对立,概念分别,架空思维。

    心学的逻辑起点——“知”、“心”。即古代经典所谓“性”、“灵”、“阿弥陀”、“明德”,能所双泯,天人双泯。

    终极关怀

    西方现代文化:满足欲望,满足享受,提倡酒神精神。生命分裂固化为个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必导致“终极掠夺”,以致人类社会的终极对立。民主、自由、人权永远只是意识领域的观念。

    中国心学:超越欲望,“欲”中知“天”,达“天”,“我即天”。“终极救度”达到世间的“终极和谐”。在世间层面,“我即天,民即本”“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普度众生”,“我与众生”因果互相酬。

    信仰

    西方:否定世间,只求自己个人进入天堂。永恒忏悔,导致厌世,神主宰救度厌世之人。

    心学:出世入世统一,心安即天安,佛、我、人和谐一体。南无阿弥陀佛,人人皆佛道,人人皆可闻成就,无有分别,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国学语录

    儒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家:“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佛家:“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悉皆到彼国,自至不退转。”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所生法,我说本是空。”

    “如、是、我、闻”;

    “南无阿弥陀佛”!

   二、“心学”的“终极和谐”观

“心学”时代,“终极掠夺”走向“终极和谐”(上篇)   (1)“和谐”的理论界定

   “和谐”分为三个层次:理念上的“和谐”,属于伦理学范畴。策略上的“和谐”,属于政治学范畴。“心学”的“和谐”,属生命本体范畴。前两种“和谐”,如果不依存生命本体的和谐,很容易被错解。“和谐”在儒学中即是生命本体的“礼”。荀子说:“天之经,地之纬,人之礼。”由此可见“礼”是生命本体的“天道”。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那么,儒家这个“礼”,肯定是从“体”上讲的,在“用”上就是“和谐”了。终极和谐就是实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如果不是从“体”上讲和谐,而只是意识层面的“民主、自由、人权”那就是典型唯心主义的假道学。只能破坏“天道”之“礼”。

    中国国学的“心学”,儒、道、释三家的学说,可称之为“终极关怀”的学说,也可以说是“终极和谐”的学说。这就远远超越了意识层面的“民主、自由、人权”说教。用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话:

   “止于至善”就是和谐。

   “知常曰明”就是和谐。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

   “公”,就是和谐。

   “普度众生,佛光普照”,就是和谐。

   (2)西方当代文明的本质

    当代文明,以美国文化为经典的文明,不管披了多少层美丽文雅外衣,说到底是“掠夺”的文明,也可谓“终极掠夺”的文明。其自然科学掠夺自然,其政治经济掠夺别国、别民族。

    由于现代社会这个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的,推及整个社会心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占有,占有,一切全是占有……”。这个观念的形成正是这文化的产物。一切人都很难逃脱。这样说虽然太露骨了,事实上,这已经是现代社会每个当代人的,不由自主的,真正的行为准则了。没有哪个人潜意识中的主导不是这个观念。与之对应的,不管其文化包装如何华丽,这个时代的人类,本质上都是“斗争哲学”的崇拜者。

    世界文明走到了这一步,不能说是什么错误。这其中有其非常深刻的历史根源。

   (3)生命永远是整体的,“矢量”不可抗拒

“生命——宇宙”,“宇宙——生命”,依中国国学的观点,它永远是一个活生生运动变化的能量运动整体。物无先后,生无起灭,幻生幻灭,永恒运动,恍兮惚兮。说到终极关怀,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令每个生命明白自己生命的本来面目,直至“知常曰明”、“觉性圆满”。这其中根本无功利可言。这是任何生命也无法违抝的生命终极规律,不管生命世界如何千奇百怪,人间社会如何杂采纷呈,都只能是这个生命“矢量”的标量。一切生命运动之总和,必定是这个规律。任何个体无法摆脱、无法抗拒。

   (4)自然科学已经开始旁证中国文化生命观的正确性

    中国文化的这种生命观,可以说已经被当代自然科学初步证明了。

    今天的自然科学,不仅证明了宇宙本身是一个整体的引力场,更证明人们的社会活动、人文活动,与宇宙的引力场运动是息息相关的。

    今天的自然科学还没有论述到人的感知、觉知、悟知能力的来源,尤其是这种力量与宇宙引力场的关系。也即中国文化所说的“心”、“性”、“灵”、“阿弥陀”、“明德”,是否是与宇宙引力场同步运动的。但是,中国心学已经明确肯定,这个力量是“先天地生”的,是一切力量的本源。用佛家话说就是“佛性”。其表现形式,即儒家所说的,“性”、“心”、“明德”,佛家说的“阿弥陀”,基督教说的“灵”、“造物”。

    如果依“心学”的观念,这“宇宙——生命”系统只有一个根本性的能量运动,即“知”的运动,也即“性”、“灵”、“明德”、“阿弥陀”的运动。物、人、事、时空,莫过是一个个具体的“知”、“阿弥陀”运动的变现。这和西方所谓“唯心主义”毫不牵扯。“知”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运动?自然科学无法穷尽这种追寻,但可以旁证。

    自然科学的一切成就,表面看是发现了自然界某些隐秘规律,实际上是纠正了人类,因为其眼、耳、鼻、舌、身、意遮掩而造成的认知上的错误,从而使人的“能知”与自己当下的“被知”一步步“和谐”。但是,今天的自然科学在自己的努力中,恰恰是完全颠倒了这种关系。

    既然,人,自然,能知、被知,个体生命、整体宇宙,本来是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生命整体,这个本体必然是“和谐”的,“不和谐”的只是人类的偏见、妄想。而从更根本上说,任何“不和谐”只能是“和谐”的补充。今天的人类文化不认识这一点,以“掠夺”对抗“和谐”,甚至认为“和谐”只是人性伦理方面的某种道德,某种理念,某种品质,这才是典型的 “唯心主义”。所以一面临具体利益功利,人们就可以把“和谐”、“民主”、“自由”抛到九霄云外去。这种认识上的颠倒,正是人类社会今天强烈冲突和大量灾难的根本原因。

   (5)人类的“外求”意识歪曲了科学成就

    牛顿看见苹果掉在地上,他发现不是苹果自身的单独的原因,而是地心引力的原因。这便纠正了人类习以为常的偏见。人的“能知”与自己的“被知”的和谐前进了一步,这就是发明创造。但是,今天人类对于这种“和谐”的发现,并没有用来对自我进行反思与“内省”,并从此反省、体认到自己人心的“贪婪”只是一种无知。如果能这样“内省”,进而就可以了知自己的一切利益、智慧,都无法脱离地心引力,全都必须受“地心”的约束。再往前推一步,便更应知自己的行为、语言、功利、智慧,应该全都是“宇宙——生命”系统的全息;进而便可知生命本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现在人类完全没有这种“内省”的自觉,反而是利用这一发现,毫无顾忌地掠夺自然。在这种情况下,自由、民主、人权的口号下掩盖的是什么呢?太清楚了,分赃,分赃,还是分赃……也就是说,自然科学的这一伟大发现,不仅没有使人类“明心见性”,反而更加助长了人类的掠夺野心,反而破坏了生命整体的大“和谐”。

    爱因斯坦的光的波粒二相性:“心学”时代,“终极掠夺”走向“终极和谐”(上篇)                                           爱因斯坦发现人类感知的媒介物——光,并不仅仅只是如人们直观的那样的“波”,同时还是粒子。如是,人类可以以数码形式控制物相了,调动物相了,人与自己的“被知”也就进一步“和谐”了。如果人类从这里更能进一步体认自己认知执着的虚假性,那就会是“明心见性”。你所恨、所爱、所仇、所欲杀死的人,全是“粒子”状存在,还会引起你爱、恨、情、仇、杀的强烈冲动吗?哈哈!如果每个人都作了如此的“内省”,人类的各种冲突不就自然而然灰飞烟灭吗?有没有“民主、自由、人权、文明”这些冠冕堂皇理念,又有什么关系呢?

    海森堡、玻尔 (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

    量子力学发现了测不准原理,实际上是证明了生命的感知运动不可能是绝对静止不动的,只能是永恒动荡的。表面看来是稳定的能知与被知的关系,事实上是永恒的“恍兮惚兮”的。如果人类能因此反思“内省”到人类自己“能知”必然偏颇,马上会发现任何“概念”都无法固化这“恍兮惚兮”的物相。从而必定悟到今天西方文化的死于概念的架空思维,该是多么荒唐啊!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接近老子二千多年前已经说过的生命认知状态的真相了。人们不知,今天人类的一切执着,全都是因为今天人类的六大感知器官,太统一太稳定,这便导致人们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用统一的“概念”串联的?人类求“同”不求“和”的思维,正是从这里出发的。

    宇宙能量场的发现,更是表明人的任何行为都不可能与宇宙这个运动变动不歇的引力场是无关的。能物互换原理更是证明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

   “心学”时代,“终极掠夺”走向“终极和谐”(上篇)

   (6)新文化的曙光无法阻挡

    我们相信人类社会已经开始了一种转变。只要人类的念头稍一转移,马上会内省到自然科学从简单的掠夺,已经自然进步到步步纠正人的感知与思维的偏见。简言之从“外求”转入以“内省”为主轴了。虽然这种进步远没有达到中国“心学”已到达的水平,但自然科学与全球性灾难,已经是逼得人类非向这个方向“内省”不可了。这说明“心学”普及的时代到了。也许正是由于此,“和谐哲学”提出了,这应该说是,得天之气,应运之时。人类文明的主体,一定要进入一个从“外求”文化,向“内省”文化转变的时代。

    这里必须强调说明,西方人的“内省”大半属于“忏悔”。即便是哲学家的“内省”,因为没有“破相”。全是宥于“人”相、“我”相圈子里的内省。一句话,他们完全不懂从“无”上内省,所以还是非常低级的,也是无用的。康德到了“自在之物”这个概念就再也走不动了。

    只要人们的念头稍稍内转,人类很快会理解,这世界,这宇宙的不和谐,各种冲突、对立,只是人类的偏见与无知所为。人类生存的目的,不再应该是无穷无尽的对外掠夺,而应该是不断具体“内省”自己的认知偏见。使自己的“能知”与“被知”一步步“和谐”起来。

    现代人类偏见的根本来源,正是人类现代这个正在大肆流行的、统治一切的西方文化,由现代西方人掌握全部话语权的文化。

   “心学”之“和谐”的主旨是,生命整体本来“和谐”。正如儒家所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只有当人类的认知,了知了生命的“和谐”本来如此,人类的新文明就要到来了。

   (7)人类必须跳出“逻辑理性”的束缚,学会“摸着石头过河”是重要一步

    人类社会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西方文化强调“逻辑理性”,事实上是一种“分别”理性。“分别”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个必备阶段,但不是认知的全部,更不是认知的最后目的。任何认知,都是生命整体的认知,起自本体、整体,经过“分别”,还要回到整体、本体。但是,一旦“分别”被强调到了极端,宇宙生命的整体性也就被人们的认知偏见割裂了。“分别”完了还要用“概念”框死,概念又要离开每一个实践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架空运营,单独演绎,从而形成一个个的所谓 “学说体系”。这便太可怕了。这就固化了人与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特异性、差别性、对立性,忘记甚至遗忘了宇宙生命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活生生的整体。这样,人类社会的贪婪与对抗也就不可避免了。德国人的思维辩证法指出,这种只强调差别对立,不知对立中有统一,差别中有和谐,是思维的错误。心学的“和谐观”,又超越了这种还是宥于 “逻辑理性”范畴中的对立统一观。心学“和谐观”的核心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来是活生生的整体,裂变为个体的“认知”,只是幻象,不是真实。请记住,“活生生”三个字,这正是体认“心学”实践理性的关键,也是区别于黑格尔辩证逻辑思辨的根本处。其最生动的表述就是必须脱离思辨“摸着石头过河”。“对立”“分别”只是个体认知偏见的假相,充其量也只是认知中稍纵即逝的一个短暂片段。活生生的整体生命(活体的完整生命)绝对“和谐”,本来“和谐”,不和谐没有世界、没有生命。真正的“和谐”追求,不在于理念上,策略上,而是在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实践理性”中,“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石头”摸着了,方向明确了,就是最好的“和谐”。“和谐”不用追求,世界本来和谐,只要你能一念回头内省,抛弃一时的“分别”偏见,“和谐”就会自然呈现眼前。“民主、自由、人权、文明”的理念追求就只能是儿童的呓语。这里,必须明确的说明,即便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只要一念沉醉于追求所谓的理念上的“和谐”,反而无“和谐”可言。这就是我们反对人类迷恋于理念上的善恶游戏的原因,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释迦老子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8)自然科学必须转向

    当今社会这种以“分别、对立、斗争”为主体的现代文化,把“人”降格为“动物”。“人”,起自整体,回归整体,“动物”只是短暂时空中的角色扮演,或曰生命载体。人类迷于自己感官的直觉反映,不知“内省”,这样也就不自主地被画地为牢成“动物”了。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当代科学一旦也陷于这样的思维怪圈,不知沿循科学技术本身,发现并“内省”自我,也同样会丢失了自己的本性。

    自然科学不是为“掠夺文化”服务的

    人类忘记了自然科学的本职——识得天人关系中的生命的本来“和谐”。反而盲目要为人类糊涂的动物性的享受忠心服务。自然科学的本性,原本可以帮助人类识透自身感知的偏颇性的,但现在它却以动物的功利性为目的,一味满足、超额满足人的动物性需求。这便是进一步导致现代社会人类,动物的掠夺性大爆发、恶性爆发的重要原因。本来属于“天道”的科技,成了人类动物性大爆发的帮凶。

    中国心学的“和谐观”的提出,将纠正自然科学这个方面的方向性错误,使其回到本为“天道”的自然科学的本来功能。但是,这并不是说取消自然科学的实践功利、功能作用。明确的说,科学工作者必须熟悉在中国沿习了数千年的生命观:每个人本来是“天之子”,只不过是借用了动物肉体为载体。天,是一切,是整体,是本体,“我”是天之子,“天”也就只能是“我”的一切认知的总和。所以,我本“和谐”。活着,只为追求“和谐”,明白“和谐”;因为只有“和谐”才是我的本来面目。进一步说,“天”的面目,就是我的面目。“天”是我的“被知”,“能知”与“被知”本应“和谐”,这一切便是“我”的生命本来面目。“天”不可能不“和谐”,“天”不“和谐”,就不可能有生命。所以,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我即天,我本“和谐”。

    自然科学的主旨就只能是为了证明生命的本体、整体“和谐”,这样,自然就会成为推动人类“明心见性”的根本力量。

    我即天,我即“和谐”。这便是中国心学古老的“太极思维”的结论。也是完全可以被生命的“实践理性”,也即“摸着石头过河”的“学而时习之”的不间断过程所印证的观念。

   (9)原罪亦非原罪,出世入世统一

    眼前,现代世界文化,以基督文化为基本信仰。虽然这个信仰也可以列入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但我们也要知道这个信仰的局限性。这个信仰把出世与入世打成两截,机械地提倡厌世、出世,“原罪世界”的人间的对立就不仅不可避免,反而成了进入所谓天堂的必须前提。

    这个观点,在《圣经》新、旧约中都有明确的说法。这是使我们人间世界本有的“大和谐”被破坏,产生一系列白热化的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

    中国文化提倡生命本体的“仁、义、礼、智”,这事实上也是“明德”、“阿弥陀”的本体功能。生命的“知”、“性”、“阿弥陀”、“灵”、“心”,就是生命本体“仁、义、礼、智”的具体体现。仁、义、礼、智不分出世、入世,凡生命之“知”、之“阿弥陀”,就是这“四德”的体现。所以,我们必须知道,没有这个“知”,不管出世、入世,都不存在有没有生命的问题,当然也就没有出入世了。这样,出世、入世的“分别”就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生命之“知”,就是“明德”、“性”、“灵”、“阿弥陀”、“心”。“南无阿弥陀佛”本意就是生命“和谐”本体的“四德”的大升华。所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谁闻谁成佛,没有任何条件,也不附加任何条件,更不分出世、入世。真正的佛学绝不像基督文化那样要求人们厌世、忏悔。

    关于对这个课题的更深刻理解,这里省略。应该另列题目详谈。此处只是点到为止。

    正如一切能量运动一样,能量不灭是绝对的。“人”的“知”作为能量运动也不存在绝对断灭的问题,但肉体终有死亡,所以这才有了出世、入世的所谓说法。这个问题非常深刻,不详解,但请人们不要完全堕入纯宗教观念。真正的佛家本来就不局限于宗教,只是借“宗教”为传播载体。

   (10)理念上的“民主自由”只是海盗分赃原则

    现在流行的这个西方现代文化,以美国文化为经典样板的文化,又是以欧洲古老的海盗文明为载体的。今天人类的政治文明,就是古希腊、古罗马政治文明的翻版。一切熟悉这两个文化实体历史的人都知道,这种组合的政体,本质上就是海盗集团的大集合。其民主、自由、人权,只是海盗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原则,根本不是什么普世价值的道德。因为民主、自由、人权不是生命本来面目的固有特性。只要一天人类的政治文明不是如儒家所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是时时存“普度众生”之心,“佛光普照”之念,就没有真民主,真自由。

    这个文明不管如何标榜自己民主、自由、人道,其核心,从本质上说还是要“终极掠夺”。没有对世界、对自然、对他人的掠夺,这种政治文明一分钟也无法支撑。因为一旦停止掠夺,其集团内部的民主、自由、人权的利益分赃根本无法实现。这就是欧美以外的国家、民族,试行欧美民主,鲜有成功的原因。别民族没有海盗集团的历史,更没有什么人会为其民主、自由、人权主动买单。机械模仿只能是“四不像”。如果欧美的民主是真正的普世价值,那欧美就应该取消一切移民限制,这可能吗?

    人们,仔细分析一下,不管这个文明披上了多么华丽的外衣,“心学”时代,“终极掠夺”走向“终极和谐”(上篇)

本质只能是“终极掠夺”,只能是人的动物性的恶性膨胀。

因为这个文化对人的定性就是“动物”。
    进入现当代,掠夺大自然的,是他的高科技。“心学”时代,“终极掠夺”走向“终极和谐”(上篇)“心学”时代,“终极掠夺”走向“终极和谐”(上篇)

    掠夺其他民族的,是他们对世界政治、

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和话语权的霸占。

    这个文明一天不掠夺,一天就是死亡,根本活不下去。

   (11)中国必须重建自己的文化理论体系

    中国人与这个文明,以“对立”对“对立”,以“斗争”对“斗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可以超越这个文明,进入新的文明的。因为我们这个民族从来没有海盗集团的历史重负。正因为我们民族文化没有这个传承,我们一旦踏入这个所谓现代文明,和他们平起平坐之后,立即会发现,我们根本无法在其中取得话语权。我们不管如何做,也合不了他们的观念。这就是,生命的“矢量”,即历史本身逼得中国人只有自行开辟新的生命文化观念,也即是一定要更高层次地承袭我们民族故有的文化观念。今天,中国社会的文化观念比较混乱,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自觉地批判这个所谓的“现代文化”,更没有自觉继承中华民族自己的“心学”文化观念,错以为西方文化中真有什么“普世价值”。

    今天的中国人的历史使命,不但是要超越自己的过去,也要超越现在统治世界的这个文化观念,进而创造人类新的文明。这个历史重任非常繁重,一时也很难摸到头绪。这是现在我们国家社会文化比较混乱的深层原因,根本不是什么“信仰危机”造成的。

    随着自然科学进入现代物理学阶段,世界文明也进入一体化阶段,鬼神文化彻底湮灭的阶段。在这个时代,只有中国人具有可以开创人类的新文明的底蕴。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和自然科学为桥梁,引导人类“内省”体认生命的本来面目,自觉进入中国文化的“内省”心学,人类文明才能从“终极掠夺”文化转向为“终极和谐”的文化。这本身就已经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了。

    我们绝不贬低这一期“掠夺文化”的价值,它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彻底地铲灭了鬼神文化,这个功绩不可磨灭。但是,如果人类文化只是停留在这个水平上,人类的灾难就不可避免。今天的人类社会,社会的、自然的一切灾难的总根子就在这个文化本身。

    过去,在群狼环绕的文化氛围中,中国人高扬“斗争哲学”,鼓励了受尽屈辱的中国人的斗志、勇气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但是,历史证明,我们中国文化不能停留在现代文明这个陈旧的文化框架中,这个框架目前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发展的障碍。中国有自己的文明、自己的文化,并且是比这个所谓的现代文明水平高明、高超得多的文化。我们没有道理拜倒在人家的话语权下苟延残喘。我们必须要恢复自己的文化话语权。这样,我们就必须积极继承中华民族祖先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创建人类的新文化、新文明。这也就必须遵从生命的本来面目,公开的、大张旗鼓的提倡“和谐哲学”。

    我们更应看到,这两个看似不同的哲学观,事实上是一脉相承,相互补充的。双方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人类文明必须往前走。眼前,人类社会必须从以古希腊文化为底蕴的文明,转型为以中华国学(心学)为底蕴的新文明。

    这应该是人类文明的再一次“文化复兴”运动吧!

“心学”时代,“终极掠夺”走向“终极和谐”(上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