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码3G运营(八)

(2007-06-22 00:36:42)
分类: 解码3G运营连载
 

              2G和2.G的商业模式(一)

 

  1G为模拟制式,以FDMA技术为基础,提供基本的移动支持,主要是语音通话业务;

  2G为数字通信系统,语音业务是主导,同时也有少量的数据业务,典型的系统有GSM、IS-95A CDMA、PDC三种;

  2.5G是2G向3G演进的过程中出现的过渡性移动通信系统,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2G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

  而在世纪之交出现的小灵通算不上移动通信技术,它是为有线电话设计的一种无线延伸,基于无绳电话技术,发射功率小、覆盖面积就小,因此需要大量的基站,于是频繁掉话就成为必然;基站容量小,一旦用户多了,堵塞打不通,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资费的降低,小灵通注定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无论是2G或2.5G,都是以语音业务为主导,数据业务为补充,从目前用户的需求来看,语音业务也是主导,因此在2G或2.5G时代,全球的移动运营商无限制的开发语音用户,语音业务给运营商带来了高额利润,但在2G或2.5G时代,移动运营商也在数据业务上进行了探索,国内外最典型的案例有两个,一是日本NTT DoCoMo推出的i—mode,二是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

  在2G或2.5G时代语音业务的产业链很简单,设备提供商—运营商—终端提供商—用户,生产的产品单一,就是语音,有运营商一家完成,产业链上的参与者都在参与生产和消费语音,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式称之为“专卖店模式”,运营商自己生产自己掌管销售,收入来的较为轻松,具体资费方式是月租+通信费,收月租是为了补偿高额的成本投入,在信息经济规则里我们将再次提到,收通信费一方面也是为了补偿高额的通信成本,另一方面是日常维护所需费用;还有一种资费方式是包月上限制,比如100元包200元,超过部分按正常费用收取,其实这种资费方式的基础还是月租+通信费,只是改变了形式。

  为了更好的研究3G的商业模式,我们先要观察一下2G或2.5G时代数据业务推广的典型案例,日本NTT DoCoMo推出的i—mode和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