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生漫记(二八五)张鹏

(2023-03-13 08:18:03)

5170.正月十六。从初九至今,因故停笔一周,今日始写,文字生涩矣。前天立春,昨夕元宵已过,天气晴和,湖冰尽融,河畔之柳,迎风微拂。今日大部分各界人士已开始上班、就位、开学、营业,过年的氛围至此终结。上午去泰安高铁站送儿子返校,自公历十一月底至今,儿子在家过了个漫长的寒假,计六十九天。午休后读《聊斋志异》数页。精神颇恍惚,沉湎于无尽的回忆中,数十年的时光,翩然脑际心间。夜听马瑞芳教授讲蒲松龄。九时下楼游步,小区东南水泥平台望月。新正既望,圆月金黄,不见星斗,孤月浑圆。偶闻零星爆竹声,乃元夕余响也。

 

 

5171.教书的意外之乐。多年从事《语文教材研究》课程的教学,让我有机会在备课、讲授中接触不同时代(当然也包括我本人青少年时代)的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语文课本从来都是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晴雨表,当然,也有一些课文历久弥新、岿然不动,比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燕子》《荷塘月色》《背影》《乌鸦喝水》。想象着无数的人们,一代又一代坐在教室里朗读课文的样子。回忆自己在晨读课上朗诵课文的青涩的样子,深深地沉醉在怀旧中。教书之乐,大于工资,大于课时费。

 

 

5172.正月十七,薄雾轻云,日光不灼,月色朦胧。全天断续赶写一篇会议论文,涉及中华传统文化,边写,边查文献,边注释,至黄昏得3600余字。与参会、游览、发表、考察、获奖相比,更沉醉于一篇文稿的写作本身,敲击键盘中,岁月悠悠,文思缕缕,字句渐写渐多。午休后,浏览《围城》“三闾大学”部分。夜七时至九时,游步校园。空空荡荡的大校园,不多的几位保安在值守。法梧林立,甬道寂寥,操场空旷,自然地理意义的校园中,会议、课堂、填表、报销、授课暂且缺如,倾听着自己孤独的脚步声,悠思渺渺。岱园餐厅东边的点岱湖中,白鹅曲项向天歌,真乃天籁,闻之欣欣然。金黄圆润的十七之月,朦朦胧胧。月下散步中,对校园进行了缓慢而详尽地观览。一年之中,总有些日子,这校园属于踽踽独行的我。九时半归,聆曲,饮茶。

 

 

5173.扪心自问。先不谈一流高校的学者如何蔑视地方二本院校的教师,先扪心自问一下,你有没有置身于京沪名校著名学者之中仍毫无愧怍的知识底蕴、远见卓识、非凡才情、文字功夫、舌灿莲花、宏阔格局和无比勤奋吗?你能身处边缘依然每天孜孜不倦读写自安吗?你有心怀天下、雄视古今的气魄吗?身处地级市,不是沉沦和堕落的理由!

 

 

5174.正月十八,昙,上午太阳时隐时现,下午风声颇紧,夜中月色由昨夜的朦朦胧胧变为今宵的隐隐约约。昨晚因为饮咖啡过浓,夜中睡眠不佳,时断时续,半睡半醒中熬至天明。引以为戒,切忌暴饮咖啡伤神。上午续撰昨日未竟之文,至正午完稿,近七千字,电邮投稿。午后大睡至四时半,食柚半枚。晚,开始另一文稿起草,得其框架矣。七时半左右入校园游步,空旷清冷,风颇潮润,近日预报明日有小雨雪,不知确否?北方的冬春,干燥少降水,亟盼雨雪滋润大地。九时半,归。楼角依稀见月色。听钢琴曲,浏览手机信息。

 

 

5175.疼痛与落寞,应该是写作者的精神常态。少年时代,曾经误认为写作能轻易导致财富、欢乐与辉煌。年近半百,才知道,写作的动力,大多来自尘世生活的不顺、不满、不快。今晨早醒,彻夜嘶鸣的正月十九的冷风,吹过山麓,吹遍楼角,在窗外自成天响。喝杯水,听风吼,感受晦暗的黎明。几行文字,镂空时光的大虚无。

 

 

5176.正月十九早晨七时三刻,窗外终于可见飞雪,细碎的雪花,穿行在风中。天地之间,终于不再空虚与暗昧。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北方的人,天降雨雪,从来都是惊喜的。干燥枯索的季节,一星半点的雪花,也足慰渴望。

 

 

5177.青少年时代,我坚信,人生永远是天天向上的,是日新月异的,在激情和奋斗中,一切都在不断超越昨天,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人到中年时,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乐观。很多的淤塞、停滞甚至倒退,不断闪现在人生途中,颠覆了我对激情澎湃的迷狂。

 

 

5178.正月十九,黎明即醒,窗外是尖啸的冷风,无形的风吹过楼角时发出的声音,仿佛让人感到了风的实体性、坚硬性和威猛性。七时半左右,启窗外望,但见细碎的雪花在冷风中快速穿行。天气预报并非梦呓,数日前关于今天小雨雪的预报终于兑现。上午撰写“林业征文”并投稿,中间休息时观看1991年制片的老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片段,当年看电影时念高二,转眼间再看,三十多年过去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多年是人生中过于漫长的时间段。年近半百,日益怀旧,听老歌,看老电影,感受过往岁月的魅力。中午时分,又降小雪粒,我在楼下漫步,小米般的雪粒,细数了一下,天地造化,每一枚皆六个瓣。午后休息,续写昨晚文章,得四千字左右,尚缺参考文献。我常为找不到合适的参考文献而烦恼,本质上,我是厌恶引用他人的文字,希望文章的每一句话,都洋溢着强烈的自我气息和表达习惯。整个白天,天空都呈现一种暗昧昏沉的色调,这是我极端厌恶的一种天色,压抑而滞闷。几次把王菲和张雨生的歌曲调到很大的音量,破此岑寂憋闷。冬春之季,常有这种昏昏沉沉的天色,今天还稍好,毕竟有一星半点的雪花飞扬,为昏沉的天际增添了些许诗意和灵动。晚饭后校园游步,路灯下仍见极零星的小飞雪。七时始,听广西师大独秀文学论坛“漓江之夜”视频回放,主题为“后疫情时代文学之于我们的更多可能”,作家评论家王蒙、李敬泽、谢有顺、郜元宝、韩少功、舒婷等云集,甚好。乔布斯说,他愿意用所有的技术换取一个同苏格拉底聊天的下午。同感,聆听有才情的人畅谈文学,即使仅能在电脑上听听,亦感快慰!九时,浴。

 

 

5179.每当看到远方的友人也在每日坚持写日札或随感,每当看到自己转发的文字也被友人转发,我总能感到一种人格力量对另外一种人格力量的辐射和影响。道不孤,必有邻。坚信真善美在世界不同区域的共鸣。你曾深受他人影响,你将深深影响他人,惺惺相惜,万水千山见证精神的魅力。

 

 

5180.安史之乱。历史课本上几行文字材料,历史试卷上一个小小的名词解释,落实到具体的人间,就是无数的生灵涂炭。安史之乱前,盛世大唐有5288万人口,战乱之后,仅剩1690万人口。历史是哭声和眼泪、尸横遍野和累累白骨写成的。学习历史,如果离开悲伤和疼痛,你也学不到什么历史的真谛。

 

 

5181.有的作家的文字,读之若见情人的絮语与浪漫,如苏轼;有的作家的文字,读之如见父亲的沉重、丈夫的朴实,如杜甫。

 

 

5182.正月二十,阴,冷。忙碌疲倦的一天,几乎无心看天,夜中未见月。在电话接洽各种具体事务中忙乱不休,中午未午休。未读书,俗骨增生些许。

 

 

5183.沉浸在小说中不可自拔,尤其是,小说的作者还是我非常熟悉的友人,感觉更非同寻常。上午的阅读,弥补了昨天的荒疏,从骨子里,我是个不可救药的读者。天下头衔多多,吾所挚爱,唯读者耳。

 

 

5184.昏皆沉沉、恹恹欲睡的下午的天气,空中弥漫着土黄灰暗的色调,白杨树高大的枝桠间,灰喜鹊的巢的颜色倒是与之暗合。华北一年之中,会有不少的日子,在这样的慵懒与疲软中聊以自度。天色与人心,相互濡染,很难激情澎湃的时光中,只有深味虚无与寂寞。

 

 

5185.早春的细雨霏霏中,奔忙到无暇读写的罕见程度,感受到一种密不透风的运行感、转动感和不确定感。人生就是各种体验的纷至沓来,未来无所事事的悠闲中,我可以骄傲地回忆,真正匆忙劳碌过的人,才知道悠闲之妙。

 

 

5186.很多人忽视了一点,教书不但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声带、肺、肢体语言、板书、无不需要体力的支撑和供给。尤其是,当一天课时较多时,咽喉和四肢,会产生不小的疲惫。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工匠,与木匠、铁匠、泥瓦匠颇为相似。

 

 

5187.我的文字,是一枚不挂鱼饵的钓钩,仅具弯弯的锋芒,在世界的湖水中湿淋淋地静等着,企图收获大鱼。遗憾的是,不少时候,连一根荇藻也挂不住。但是,每天垂纶入水的欲望却坚执如故。

 

 

5188.拔芽子,家乡话,意为从培育地瓜秧苗的小圃中拔下地瓜嫩苗,以之栽植。我常常在无数个黎明,梦见几十年前的一个晨光熹微的黎明。大约是在1988年左右的春末夏初,读初中的我周末回村。次日天不很明的早晨,奶奶和妈妈在窗外的地瓜苗圃拔芽子,她俩有说有笑地聊着家常,尤其是聊着我的顽劣好动。从她们的聊天中,得知那天母亲要把拔下的地瓜苗弄到六华里外的东高集市上去卖掉,妈妈甚至谈到了卖完地瓜苗要给我买件白衬衫。我一直在旁听,却未起床帮她们拔芽子。而今思之,格外忏悔,按说,我应该和她们一起拔芽子啊!

 

 

5189.那些能容忍并接纳我的与众不同的友人,才真正值得永远珍惜。我深知,容忍与接纳、承认与赞许,并非轻而易举之事;相反,却需要与你一道承担凄风冷雨。每一位将我视为知己或默默伸出援手的友人,甚至持续关注并不吝赞赏的友人,都是我的日之朝阳与月之暮霭。无他,赞赏我的与众不同所需要的勇气与力量,本就是你与众不同的铁证。脆弱如我,更需一路搀扶与支撑。

 

 

5190.表达欲望类似酒量,有人一年不喝一滴酒,有人一日三餐皆想饮。微信朋友圈的更新亦如此,我见过一天更新五十多次的,也见过从未更新半次的。人与人的差异,是世界多元化的射影。

 

 

5191.昨与友人畅谈,皆认为,那些自幼衣食优渥、花钱不愁的城市青年,如今二十多岁的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和已工作的,他们基本上厌恶加班挣钱,喜欢悠闲自在。反而是四五十岁的父母一辈,整天琢磨寻机会挣钱攒钱。贫穷过的人,终生难弃疯狂搞钱的习惯。

 

 

5192.近五六天,每晚用热水尽情浴身,消除白昼疲倦劳碌的风尘,稍获惬意与慰藉。怀念从去年十一月下旬至今年二月上旬天天居家的闲散,那漫长的七十多天,每个午后我都大睡到自然醒。养足精神,身健神逸,关键时才能呕心沥血,栉风沐雨。一张一弛,劳逸更替,更觉人生之妙。

 

5193.读不到令人满意的文字,是精神贫瘠窘迫的重要原因。好多日子,那种诗意丰盈、思想深刻、目光犀利的文字,似乎总是匮乏。我在午夜和拂晓,一次又一次失望,精彩的文字难道绝迹了?

 

 

5194.每天保持对风景、美食、佳茗、水果、睡眠、散步的强烈欲望,保持对天下大事、时政新闻的高度敏感,对时文、美文的阅读兴趣,对写作、思考的积聚与开放,在日新月异的充沛活力中面向平凡的日子,用行动力收获属于你的果实。在雷厉风行与明月清风中迎风起舞,绽放生命的花蕾。

 

 

5195.告别一间教室、楼宇、餐馆、旅店,匆匆奔向另一个空间时,你也莫名感伤,所有留下你的身影的空间,都曾回荡着你的声音,烙印过你的目光,氤氲过你的焦虑不安,是你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驿站。这些驿站,有的,你会再次返回;有的,一面之缘。总之,生命的旅途中,山一程,水一程,抚今追昔,往事如风。

 

 

5196.二十年前的这个季节,我是恐惧而忙乱的,那是非典来临之前的一个早春。硕士学位尚未到手,游走于济南、青岛、泰安之间觅职,同时还去复旦、山大、华东师大考博。那时对前途还是乐观而豪迈的。那年29岁,转眼之前,今已49岁。

 

 

5197.一见如故。听过我哪怕一节课的学生,也会告诉我,仿佛在哪里见过你,似曾相识。那种直抵人心世相的透彻讲述,那种穷形尽相掘地三尺的酣畅表达,那种斯世同怀心心相印的共情感,是我讲课中自觉追求的。拒绝四平八稳,力求入骨入心入脑入神。让学生在你的话音振荡下,刷新对文学、写作、历史、人心的感悟,耳目一新。

 

5198.近十几天,日日忙碌奔波到针插不进、水泼不入的程度,文字荒废,愧疚不已。先是,211日午后出发去济南,因事忙至17日深夜;18日上午火车去聊城,又忙至20日正午,下午汽车返泰安。21日始,天天授课、填表、琐务纠缠不休。疫情之后的这个正月、二月之交,我在脚不点地的劳碌中,感受到了中年的疲惫与仓促。具体的事务太多,挤占了散步、午休、读写、仰望星空,让我的诗意与文思,消散于市井与旅途。

 

 

5199.高校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填表、会议、报销等等事情占用的时间过多,毫无疑问,必然挤占了本应该用在教书、读写、研究上的时间和精力,最终,教学活动尤其面临巨大冲击,使教学成为会议、填表之外的可怜附庸。更不用说,教学质量在职称晋升之中因无法量化而成为仅供参考的因素,更加重了教学被边缘化的命运。这是高校不得不反思的严峻现状。

 

 

5200.自家的禀赋和优点,本人并不一定太清楚和在意,或许,仅仅在别人夸奖你时,你才骤然自得,宛如自家天井里的一株果树,久之,自己往往熟视无睹。有人夸我,“您有脱口而出的才华”,我也仅仅淡然一笑,尤其是当寻不到舞台、讲席或论坛时,我总不能对着蓝天白云滔滔不绝讲演吧?我的一位老师,书法极佳,哪怕他随手涂鸦,我仍奉为墨宝。当我夸他时,他也同样淡然一笑。估计,即便王羲之再世,你夸他书法,他也同样淡然。自己的优长,仿佛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相安无事,或是最佳状态。

 

 

5201.中小学语文教育,理应让青少年学会表达,口头和书面,兼而有之。实际上呢?一千余字的小短文,能够言之有物、章法有度、文通字顺、字词正确的,已属罕见。同样,能够从容得体地进行五分钟即兴讲演者,同样罕见。反反复复地上语文课,做模拟题,却让莘莘学子们的语文水平如此不堪入目入耳。不知道,这样的语文是怎么教的?怎么学的?

 

5202.住旅店,我从来拒绝收拾房间的女服务员进入整理被褥,只要每天更换浴巾、毛巾,增置洗浴膏牙刷。我发现,服务员总是对我礼貌客气,因为,收拾一个房间的内务,据说要耗费她们二十多分钟。对于从不喜欢叠被子的我而言,她们的叠被子也令我不喜欢。与人方便,自己舒适,两不相扰,乐得如此。

 

 

5203.千余字篇幅的写作要求,我一般在训练学生时,刻意训练其题目、开头段(凤头)、中间若干段(猪肚)的中心句,结尾段(豹尾),这几部分加起来如能写到二百五十字左右,甚佳。一旦会标题、开头、结尾了,中间腹部的丰满并不难。文无定法,但有常规。应试写作,经过严格培训,不难迅速守规并入题。

 

 

5204.文章开头当有爆竹骤响之势,开门见山,迅速点题。苏洵《六国论》乃其明显例证。切忌絮絮叨叨数行而不点题,鲁迅小说《故乡》之前五六段,每段皆点题,“故乡”二字频繁闪现,多达七八处。

 

 

5205.古人论写作的名言不少,其本身即是很好的小品文。“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人读者,望表而知里”。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我常告诉学生,最精美的传世杰作,一般不用佶屈聱牙的生僻字。你若把中小学学过的三千余汉字真正熟读精思妙用,不难写出好文章。实际教学中,我常遇到的错别字,也八九不离十地缘于中小学语文教材,我甚至能十分准确地说出人生初见此字时的具体年级和课文篇目,甚至这个字所在的语句及段落。

 

 

5206.永远不要藐视人情世故,多少的倚马可待之才、巧夺天工之匠、神机妙算之能,皆有可能被潜藏于红尘巷陌、芸芸众生间的人情世故抵消和瓦解。不通人情世故,不是小事,是天大的头等缺憾。你得用泼天的才华,都不一定换得世人对你不通人情世故的宽容与原谅。

 

 

5207.来路不明的博士,莫名其妙的教授。友人T在西南某省S县某中学任教语文兼高三某班班主任,他春节期间告诉我,他任教的学校经常会兴师动众地举办一些讲座,来者非博士即教授,或拥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可是,校方在介绍其人简历时,却几乎从不提及讲演者究竟是哪一年在哪所大学或科研机构获得了哪个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更不介绍此人究竟是在哪所大学或科研机构任职?哪年晋升的教授?代表作是什么?让师生们一头雾水不明就里。难道村委会或街道办也能颁发博士学位?难道火车站或菜市场也能评正高?博士和教授,注定属于具体的大学或科研机构,学术乃天下公器,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5208.睡眠是神神秘秘的,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好多时候,累了一天,床铺舒适,本应睡到次日日上三竿,方可对得起自己的身心。实际上呢?早醒却不依不饶。我恐惧早醒,并乐意花钱订购睡眠。我希望,能像给手机订个闹钟一样,随意决定睡至几时几分。

 

 

5209.从前,我坚信,疲劳导致睡眠,现在不这样坚信了。或许,是心安理得和志得意满,才导致酣畅淋漓的睡眠。

 

 

5210.长期迷信睡眠,老觉得,一天睡眠充足了,能吃能喝,此乃健康的最核心标志。所以,贪图睡眠,贪到贪婪无度的程度。渴望一天之内结结实实睡到十个小时左右。

 

 

5211.有时,一天留不下一段文字,不是因为懒,而是工作太勤劳,还因为,自己的行踪,总有不方便公之于众的考量。人到中年,我渴望闲云野鹤,事实上呢?更多时候,我从一件具体事忙到另一件具体事,从一个工作场所切换到另一个工作场所。不愿说谎,同时又不能纪实,无奈之下,选择了沉默。但我坚信,我的老读者,一定能从我不写之中读到许多。他们清楚,任何一个时刻,我的文思不会停顿,如不择地而出的泉水,漱玉喷珠。请原谅,不少时候,不是不想写,是不能写。

 

 

5212.我最喜欢听的一句话是:“一天读不到你的随笔,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是啊,还有什么,能比自己的文字被友人们天天惦念、期待再令一个写作者更有尊严?

 

 

5213.陌生人的少年时代的拾金不昧及其心寒。数日前,高铁上,邻座一位同龄男人,而今是建筑商,他给我讲了一事,闻之动容。他说,1991年春天,他念高一时的班主任,让他见证了人间的第一次丑恶。他在校园里捡了块崭新的机械手表,马上跑到办公室交公,交给了班主任。事后,班主任既未交给校方并写一份寻物启事,也未在班里表扬他拾金不昧,他的拾金不昧和金本身,在班主任那里蒸发了,永远泥牛入海了。我坚信,好人变坏,不是没原因的。一个少年,经历此事,内心不翻江倒海,是不可能的。

 

 

5214.先在微信上神交数月、数年,之后有机会觥筹交错相谈甚欢,这是完美的微信时代的交往。当然,神交近十年,仍未谋面的挚友,亦不在少数。神交,亦属幸甚。

 

 

5215.学术讨论必须有超越参与讨论者本人具体现实处境、喜怒哀乐、社会关系的清空与澄澈,例如,不能因为你的父母是乡镇长,就不能探讨乡村治理的缺陷;不能因为你的丈夫是医院院长,就不能讨论医疗事故;不能因为你的故乡在京沪近郊,就不能讨论乡村振兴。用共情的目光看世界,抱着理解一切事物的超然勇气,走向学理的殿堂。否则,严肃有趣的讨论,可能沦为乡妪街头的窃窃私语或愤怒骂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