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二八四)张鹏
(2023-02-02 19:53:04)5136.率真、坦荡、诚实地活成自己的样子,在千万人之中,力争不与他人雷同,这或许本身也是成功的一部分应有之义。
5137.腊月二十八,晴好。上午读《西方文艺理论教程》直觉主义与意识流一小节。午后,与妻儿携鞭炮在小区水泥小平台燃放,皆儿童玩耍之小摔炮,嬉闹盘桓晒暖。归,憩至晡时,又读谢有顺论文。晚饭后,贴上春联,电梯门口和外扩连廊上的节日喜庆气氛焕然。红窗花、福字,让春节在古老的文化传承中活色生香。八时后,又去水泥平台观星。京沪线上火车往返,天平湖畔灯火阑珊,闪光雷在夜空中炸响,夜气中弥漫着幽微的火药香。与一两个月前相比,物换星移,再来看星空时,应拿手机过来,确认一下当前灿烂群星的名字。
5138.春节集中体现了农业文明时代中国乡村社会的幸福观。家族团聚,祭祀祖先,走亲访友、吃喝玩乐,辞旧迎新,酒肉宴饮,这一切,凝聚在农闲时节的腊正之交,让人们充满期待,也休闲娱乐一下,为新一年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蓄精养锐。客观上,春节也放大了人们的幸福与痛苦,《祝福》《白毛女》等不少文学作品将时间背景放在春节,即是此意。不少当家管计的一家之长,宁可平日节衣缩食,也要力求给家人一个体面的节日。激情消费与放松享乐一下,给平凡的日子一些亮色。成年人过年,是有压力的,盘点一年得失成败,考虑来年出路与计划,在事业发展、一家老小的规划中,自己也给自己开一下“两会”。
5139.腊月二十九,大寒节气,四九第三天,按说应该是酷寒天气,实际上今天却风和日丽。上午听一位历史学教授的讲座视频,钦佩。午饭食羊排,佐韭花,大快朵颐,令我念及杨凝式《韭花帖》。饭毕,静极思动,猜想临近年关,户外运动的人不会多。换上运动鞋,一时下楼,畅游西湖公园。已有四十多天未曾湖滨远足了,原来星夜畅游之地,今日光天化日下温故。大草坪之干软,湖波之灵动,蓝天之高远,白云之纤柔,远山之青黛,让我恢复了纵情山水的逸兴。沿岸迤逦西行,时见野鸭戏水,午后的艳阳照在身上,春天般的气息。湖中无冰,而小池塘或小水洼之静水所在,却有薄冰。过竹报桥,入西湖公园正园,喷泉处有冰。出南门,东行于长廊亭榭间,游目于湖中粼粼波光,久不游荡,今若脱笼之鸿鹄,天马行空一般自由。过天平湖大桥,又东折,原路返。至家,已四时半。今日之壮游,乃为告别壬寅年,迎接癸卯年。路上所见之人甚少,符合预判。晚饭后,又听历史讲座。八时,陪儿子下楼玩小摔炮,嬉戏半小时。时观星空,木星、火星、五车二之外,注目天狼星。上楼,听萨克斯《回家》《茉莉花》《北国之春》《昔日重现》消遣。明天乃除夕,辞旧迎新,年关情怯矣。
5140.腊月三十,壬寅年除夕,天气尚好,不如昨日晴暖。上午听历史学者的讲座视频。午后与妻儿去校园大操场盘桓游步,玩小摔炮。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操场空旷开阔。北望顶子峰及层峦叠嶂,校园与我二十年前第一次来求职时相比,显得更沧桑了。我在除夕的午后与家人来学校游玩,也是在深情回顾过往的二十年时光。2003年夏秋硕士毕业来此工作,再有半年就二十周年了,从年近而立到年近半百,时光倏忽,过去的岁月历历在目。这所校园,才是我最本质的人生履历,每一株树,每一栋楼,每一条路,都见证了我的步履匆匆,见证了我的欣喜与焦虑、压抑与舒展、希望与失望、期待与祈愿。操场上游玩至两点半,返。回家小憩,给亲友师长电话拜年。晚餐丰盛,饮酒。春晚基本未看,或欣赏窗外烟花,或浏览网文,喝茶,食车厘子。壬寅年即将远去,依依不舍。哪怕人人可长寿百岁,一年也是相当重要的时段,如同从仅有的百元钱中支取了一元。辞旧迎新之际,愿世界充满美好、康泰、公正、阳光、幸福、自由。除夕的黑夜,爆竹声中,前半夜还是虎年,午夜的钟声一响,后半夜则是兔年了。
5141.癸卯年正月初一,天晴,黄昏起风,有寒潮将至之兆。今乃农历兔年春节,昨之除夕与今之春节连绵,凌晨,我按故乡风俗,焚香,叩拜,祭祖,迎春,时鞭炮齐鸣,烟花绚烂。一时方眠。今晨八时半起床,回复夜里收到的拜年信息,我小心谨慎一一具名答谢。在回复亲友学生信息时,我一定让其感觉到我是认真回复的,每句话皆原创性文字,至少让其姓名或尊称出现于回复中,此乃多年习惯。上午读刘庆邦小说,刘氏勤勉,坚持天天写,过年亦不例外。我以大年初一的读,回应他大年初一的写。午后与母亲、妻儿在小区健身小广场盘桓,晒太阳,放小鞭炮。小区今日户外活动的人不多,大概迎年守岁乃劳神劳力之举,正月初一需休息静养?二时回家小憩。晚餐,小酌。饭后续读谢有顺论文,饮茶,食车厘子。九时外望,仍有烟花爆竹声色。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冬将尽,春可期,祝所有读到我随笔的亲朋师友同仁们日有熹,月有光,富且昌,寿而康,新春嘉平,长乐未央!
5142.昨夜与一年轻朋友聊至午夜,今晨起床看到他深夜的最后一句留言,“另,在平常人眼中,我们这种人一辈子都是幼稚的、情商低的、不可理喻的、不正常的、不成熟的”。我深以为然,世俗社会中,绝大多数人们已被改造成一生一世都压抑自己心声的沉默者,喜欢表达却成为不可原谅的罪过。但我更深信,我本人最可靠的友人与最珍贵的机遇,皆缘于喜欢并及时地表达,书面的与口头的!
5143.其实,在不欣赏你的人看来,你谈今天的天气,与谈与他价值观针锋相对的话题一样会让他不快乐。必须承认,欣赏我们的人,是人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5144.尊重自己的内心和直觉,对写作者而言,才是最高的律令。深刻的认知,有时,仅仅是一种对直觉的承认与接纳。内心的声音,怎么聆听都不过分。
5145A.从前,长期坚信,只要努力奋斗,人生海阔天高,一浪高过一浪。后来慢慢认识到,这种信念过于浪漫。大多数人,终生被镣铐一样无形的力量,拘禁于一个村庄,一个工厂,一所学校,一个乡镇,甚至一个豆腐坊,一个肉摊子,一个小卖部,一个边远的小邑。能不断超越自我,是艰辛的,也是幸运的。
5145B.正月初二,冷,晴,薄雾微云。上午读刘庆邦小说,午休后,听历史学者讲演。晚饭后,暮色中,电梯连廊处焚香叩拜,默念先辈,按泗水风俗,依依不舍送走想象中祭祀的列祖之灵。虽不设牌位,但我按自己的方式,遥向泗水如仪,心到神知。春节,我每年都慎终追远,心念列祖,照例祭祷。好好生活,努力工作,勤俭持家,即是对先祖最好的祭祀。一炷香,一片心,天知地知。夜中阳台观星,寒气袭人。家乡礼俗,初二送祖先返归,春节的主要事项则基本结束。身在泰安,心念泗水,悠悠此心,贯通古今。
5146.今晨八时起床,但见邻楼楼顶脊瓦上薄雪轻覆。这雪,当是下半夜所降,我午夜释卷休息时,外望夜空,仍繁星点点。当世人皆熟睡时,上天并未闲着,雪落在齐鲁大地上。这薄薄的雪,权当作一场浓霜吧!山明水净夜来霜,迟来的浓霜同样可人。果不其然,在今天灿烂的阳光照射下,十时多,薄雪已不见踪影。但我格外感念,世上的一切,来去匆匆,珍重!
5147.世界的天真的童年,存在于作家的高远的心灵中。人世之外,作家还要写天地,写希望,写梦幻。地气充沛,天气空灵,才气俊逸,赤子情怀,文字才会隽永神秀。
5148.优秀的作家,无论多么经多见广,内心深处,一定充满赤子之情,一定有未泯的童心,一定纯洁美丽如乡村大地上升腾的地气,若有若无间,曼妙空灵。我无数次在村边的田野中静观过,地气确实肉眼可见,但要静心澄虑。
5149.到姥姥家去。那时我是一个少年,春节前后,我在樊家庄过年,不少的午后或黄昏,十几岁的我,喜欢到冬季的田野中独自游荡。在村东南的六华里处,是那个叫龙云岗的小村,我的外婆家。走在村外,遇见熟人,人家问,大鹏,干嘛呢?我当然不好意思说在散步。只好说,去姥姥家。不记得多少次,在田野中,目睹了古老的阳光照耀着同样古老的大地,慵懒的山丘,干枯的荒草,落日的余晖,袅袅的炊烟,早升的月亮,我才慢慢回村。那个少年,孤独而充实,宁可走向荒野,为了寻找宁静。他的习惯,伴随他走向青年,中老年。
5150.尴尬的小老乡。小老乡R,北师大文艺学博士毕业,在H省师大文学院任教。前几天电话中聊了一件事,印象深刻,谨记之。R前年入职,年轻,热情,大方,前年春节,他在二级学院微信群里率先发了一句“春节愉快,万事如意”的过年话,结果,如石沉大海,无人呼应,直到元宵节过后,被办公室主任的开学预备通知和随后的一系列通知顶上去。他的热情拜年,突兀而孤冷,在一个一百二十人的大学二级学院群里,如同风中的白杨树上的鸟巢一般。小老乡说,此事终生难忘,再也不敢冒冒失失地拜年了。中国人的压抑、沉重与焦虑,非止于平日,过年过节,亦难免矣。一代又一代青年,被沉闷的现实,逐渐改造成沉默寡言的中年闰土,没有幽默感,也基本上无例外。
5151.正月初三,早晨八时起床,北望窗外,邻楼脊瓦上薄雪层次分明,素雅洁白。天冷,最高温度仍零下四摄氏度。阳光灿烂,十时左右,瓦上之薄雪已不见。上午听西南大学某学者讲《史记中的孔子形象》,又读《<</span>论浯>研究六十年》一文。午后,下楼,见路边的雪仍较厚,乃夜中风大,雪被吹积于路边,踏雪游步,入校本部,校园空旷,山野在望,天空呈佛教蓝。游走一小时,无人的假期校园中,少了昔日的奔走、填表、会议、报销、书声、人流、汽车。游走盘桓两小时,回家小憩,又读《中国小说叙事伦理的现代转向》二十余页,饮茶,食葡萄干。晚饭后,下楼,在小区门外西达校门的人行道上散步,仰望夜空。今夜,一弯新月,上有木星,下有金星,中天乃火星。雪霁后的夜空中,星月争辉,美甚。无论人间多少悲欢离合、生死疲劳、是非纠纷,天地大美从不匮乏。只是,户外行人寥寥无几,辜负了如此清景。远方仍有焰火及爆竹声,游荡至七时半,金星已陆沉,月亦渐降至地平线。归,友人电谓,正月初二至十五,五星并见(土、金、木、火、月)于黄昏,大可细赏。人间清冷寂寥,星空热闹璀璨,选择人少时段,尽情昂首饱览。
5152.省钱和攒钱,应该是一种无奈的被迫。遗憾的是,久而久之,人们竟然将之看作生命的意义。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快乐地生活,舒展地释放,旅行与审美,美食与佳茗,闲暇与适意,山光水色与日月星辰,高谈阔论与心灵共鸣,精神札记与思想动态的整理,这些美好之事,都是需要金钱做后盾的,却不是金钱自身能完成的。活生生的人,才是手段与目的。
5153.对于生活质量,我有个朴素的理解。你有多少时间能与自己安静而舒适地单独相处,你就有多么幸福。不得不说,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躲开一些不喜欢的人、电话、会议、场面和应酬,这是生命的悲哀。也因此,只要有可能,尽量独立于自己的世界,自得,自足、自喜地与自己对话和相处。
5154.每天,我用自己的文字刷新生活,如同太阳用崭新的阳光照亮世界。写作者本人,首先必须挚爱自己的文字,这是写作行为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与精神源泉。
5155.在泗水中册中学教书时,我度过了自己从21岁到23岁的时光。一次公务聚餐,一位同事公开批评过我几句,至今印象深刻。其一,你说话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其二,你总是去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多年不见这位老同事了,但他说过的话依然印象深刻。不知他这些年过得好不好?是否偶尔也会想起我?再见面时,会不会仍在坚持当年的批评?
5156.一位东北某省某地级市所在的大学文学院的文友,读了我关于拜年的随笔,截图发给我了他供职的单位微信群的春节拜年图文,文友说,“大学文学院的拜年词,和市场上卖菜的,马路上扫雪的,井底下挖煤的,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分别”。我也看出了其间的陈旧与雷同,除了“万事如意,就是兔年快乐”!难道这是一个拒绝文釆、拒绝创新、拒绝个性的拜年大氛围下必然的状态?
5157.正月初四,晴冷。上午看胡适纪录片,全面了解胡适一生。印象深刻的是,胡逝后,备享哀荣,蒋亲祭并撰挽联,而蒋在胡逝当日之日记却言:“胡适之死, 在革命事业与民族复兴的建国思想言, 乃除了障碍也。”明暗之间,人心尽显无遗也。忆及2013秋,余赴安徽绩溪出席章衣萍学术会议,顺游龙川,次日又去上庄访胡适故居,返县城后又于绩溪中学向高三学生讲演“高考应试作文”,转眼已近十年。疫前开会、参访之乐,不知今后可否继续?午休后,读《小王子》。黄昏后,自小铁门入校本部游步,六时半左右,仰望天幕,时木星灿然在上,下为新月如钩,再下为金星灼亮,地平线之上为土星,而火星依然暖色金黄高耀中天。癸卯新正,吉星高照,绚丽空前也,愿人间多福。大操场闲步数周而返。八时前回家,食柚,饮茶,续读《小王子》,愿永葆赤子之心。
5158.文学,无非是一种优雅、精致、美好的表达。文学不是致胜策略,不是营销方案,不是融资手段,不是兵法妙计,不是升迁捷径,不是商家搞活动。你若抱着窥探、发财、升迁,问计的心态走向文学,基本上会一无所获。喜欢文学,基本上注定了落寞与边缘。但对真正的文学爱好者而言,却是奋不顾身地执着于这一种无用之用的精神寄托。
5159.学友Z兄来电,批评了我的文学观,他引用鲁迅“真的文学是血的蒸气”驳斥了我的浅见,非常感谢!一段随笔,不可能是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无懈可击的“社论型”文字。最开心的事,莫过于一段文字写成,有文友进行纠偏与补充。在长途电话中,热烈地谈论文学的本质,真乃“最浪漫的事”。向Z兄致敬,他的认真,温暖了我,一如一起念书时我俩的热烈探讨与辩论。
5160.客观地讲,被亲友催婚的人是幸福的。至少说明,还有亲友关心牵挂。要知道,真让你彻底置身于冷漠残酷的陌生人大军之中,谁会关心你结不结婚?即使你八十岁仍未婚,也不会让一个与你无关的陌生人花费半秒钟去关心一下。
5161.研究者面对作家天才的光芒,很多时候是眩晕的,别说企图分析和解释了,很可能被炙烤得脱水。一流的评论家,必须在心智和才识上与作家并驾齐驱,才可能驾驭得了作品的马车,而不被颠簸的烟尘呛得气喘吁吁。
5162.正月初五,四九最后一天,上午微晴,下午阴沉,全天寒气逼人,路边之积雪仍未全部升华。上午看电影《The
5163.正月初六,五九第一天,距立春还有一周多,仍是寒意凛然,阳光照耀而积雪犹未融化。上午听西南大学法学院赵明教授讲“读书与写作”的视频,我对突发新闻中的学者的关注往往采取读其文、听其课的方式去围观。赵二级教授,确非浪得虚名,讲课激情澎湃,引经据典,舒卷自如,有个性,有见识,有才情,有方略。我常震惊于许多文学专业之外的学者之文史才华,也常震惊于许多以文史为安身立命的学者略输文采,稍逊风骚。赵,师德有亏,已成定论,才华横溢却是勿庸置疑。午后休息,读《论语·八佾》。入夜,辅导两少年中考写作,历两小时。九时左右,阳台上仰望星月,清辉醒目。饮茶,小憩。
5164.柚。浅黄色的光滑表皮之下,厚厚的白色海绵体包裹着你的果肉,借助刀具,我艰难地与你对话,慢慢寻找到可以吃的部分。你是上帝的杰作,隐藏在厚厚的皮层之下,甘美,凉润,清香,略苦,一如山间岚霭的气息。
5165.答友人。十之八九的友人,建议我把自己按数字编号的随笔重新按照诸如自然、民俗、教育、人生、写作、星空、历史、人物之类标签分门归类整理一下便于正式出版发行,我基本上一笑了之。何故?首先,我的随笔编号,便于发现漏失的任何一则;其次,线性的时间河流中,任何一则都自带时间的光泽,即使不写具体的创作时间,前后比对,时间自呈;再次,我的不少文字,不好归类,个人情绪与家国情怀,人文思考与工作琐事浑然相间;最后,我愿长久将这个编码延展,难以舍弃。综上,依然故我,自然而然。
5166.一次,我醉了,拉着学友Z的手,结结巴巴地说,Z兄,我一直认为,我眼里的世界更本质。Z兄打了我一拳,同样自恋地说,十年前,这句话,我就想对你说呢!之后,我与Z兄紧紧拥抱了一下。自恋,才是世界和人类的本质。
5167.正月初七。人日,传说,这一天女娲创造了人类。天气晴好,午后尤其风和日丽。据云,此日天气晴和,寓意宜于人类繁衍,人丁兴旺。上午又听赵明讲演后半部分,喜欢的视频,舍不得一次看完,总是分段细看。又读《小王子》几十页。午后,沐暖阳,游步一小时。午休,读苏辙散文。黄昏,在小区水泥台望月,夕阳余晖橘黄,月已半圆,高悬中天,与木星、金星几乎一线贯穿。天未黑严,而星月清辉尽显,天地大美从不亏欠人类。夜六时半至八时半,讲中考写作及阅读理解两小时。九时前后,复下楼游步,时月已西斜,金星早落,木星低垂,火星中天。春节过后,疫情似乎杳去。各地景区争相免费吸引游客,人山人海之壮观又现各处。
5168.总会有朋友,在我每一则随笔的发送中,感受到了阅读的快意,以及对我每天最新动态的放心。因此,随笔在情感、哲思和表达的同时,也兼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故乡的友人昨天发来一句话,让我泪目,他说,期待您的每一次朋友圈的更新,宛若八九十年代骑着自行车奔向邮局杂志亭盼购最新一期的《读者》《青年文摘》。感动!有了这样的精神同道,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对待笔底的每一行文字呢?
5169.正月初八,晴,煦风若春。读写休息。上午听刘庆邦讲小说,夜习《论语·八佾》。日月星辰兀自升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