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教育要抓住关键(二)

(2009-09-28 21:05:01)
标签:

育儿

家庭教育

成功

目的

目标

方略

老舍

教育

分类: 家庭教育

怎样使家庭教育教成功

 

第一步,确定正确的家庭教育目的

确定正确的家庭教育目的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出了问题就会把家庭教育搞错。正确的家庭教育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使孩子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更多的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

第二步,确定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

确定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就是弄清楚“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呢?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为实现家庭教育的目的服务的,如果实现了所确定的家庭教育目标能实现正确的家庭教育目的,所确定的家庭教育目标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不正确的。

通过多年研究,我认为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教育成“勤奋、正直、求是、创新、自尊、自信、宽容、负责”的人。换句话说,孩子有了“勤奋、正直、求是、创新、自尊、自信、宽容、负责”的品质,就能更好地生存能力和发展,就能更多的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将在本书第三章详细讲述,这里就不说了。

第三步,确定正确的家庭教育方略

确定正确的家庭教育方略,就是确定用什么方法和策略教育孩子。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家庭教育方略呢?家庭教育的方略是为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服务的,如果用所确定的家庭教育方略教育孩子,能实现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所确定的家庭教育方略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不正确的。

通过多年研究,我认为正确的家庭教育方略是对孩子“少给帮助,多让劳作;少给限制,多让试试;多给褒扬,不能贬低;严格要求,适当惩罚。”换句话说,采用了上述方略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出孩子“勤奋、正直、求是、创新、自尊、自信、宽容、负责”的品质。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将在本书第四章详细讲述,这里就不说了。

第四步,确定如何做才是会教育孩子的家长

确定如何做才是会教育孩子的家长,就是确定家长如何做才能教育出好孩子。家长应该,一方面要按照正确的家庭教育方略、目标和目的,结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对孩子进行教育;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教子要先律己,教子要先做孩子的朋友,教子家长意见要一致,教子要正确对待学校。”家长这样做了,就能实现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和目的,就能使家庭教育成功。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将在本书第五章详细讲述,这里就不说了。

第五步,对孩子进行教育

有了正确的家庭教育目的、目标和方略,知道了如何做才是会教育孩子的家长,接下来就是家长身体力行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了。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表现判断所进行的教育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能达到就继续下去、不能达不到就及时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此教育、调整、再教育,通过长年不懈的努力,家庭教育就成功了。

有人说:“有些农村、偏远山区的家长不识字,根本就不知道你讲的这一套,也不怎么管孩子,人家愣出了一窝大学生(指一家几个孩子都是大学生)。你怎么解释?”

现在,不少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教孩子学习知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对家庭教育的一种误解,对孩子是十分有害的。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不是教孩子学知识,教孩子学知识是学校老师的事。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①通过让孩子多做事,刺激孩子的身心,促进孩子的身心良好地生长和发育[1]使孩子更聪明、更有能力;②培养孩子勤奋、正直、求是、创新、自尊、自信、宽容、负责的品质,教会孩子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人生、堂堂正正的做人、勤勤恳恳的做事,以使孩子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更多的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

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家老舍先生(1899~1966)回忆他的母亲时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母亲,母亲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2]这里的“把性格传给我的”和“生命的教育”就是指品德、情操、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而不是知识的教育。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与家长识字不识字关系不大,关键在于家长的为人如何。老舍的母亲不识字,不是教育出了世界级的文学家老舍先生吗?

 



[1] 生长:是量的增加,如身长、体重的增加。发育:是质的变化,如器官组织结构的变化、功能的完善。生长和发育关系密切,很难截然分开。

[2] 方建文,丁祖诒,武宝瑞.全面素质教育手册(上卷).北京:中国物出版社,1997.第31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