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府行走·鄠邑鐘樓

(2023-04-24 08:48:25)
标签:

鄠邑

钟鼓楼

王重阳

玉枕石

博物馆

分类: 任宗权道长论道

西府行走·鄠邑鐘樓

西府行走·鄠邑鐘樓

清晨八點,一行四人驅車鄠邑鐘樓博物館。

鐘鼓樓之設,華夏之遺風,文化之特色世界建築之絕品也。顧名思義,鐘樓鼓樓合稱鐘樓掛鐘敲鐘,鼓樓架鼓擊鼓,古時用於報時古人劃一晝夜為十二時辰,分別以地支序之,其一時辰相當於今日兩個小時。以圭表或銅壺測時辰城樓報時,敲鐘擊鼓,朝代不同,其規定不同

今細究之,鐘鼓報時,亦是報更。一更夜漏上水,即或稱起更”,初更。止夜漏盡,即所謂”耳或言更盡”,或言“止更因更起於鼓,而止於鐘,故五更曰曰五鼓”。一更始於暮鼓,止於晨鐘故有暮鼓晨鐘”之

古人更點,乃取自夜五分制也。按《隋書》夜有甲、乙、丙、丁、戊”。《漢書·西域傳杜欽曰斥候士,五分夜,擊刁鬥自守”。《後漢書》卷二十六言:衛士甲乙徼相傳甲夜畢,傳乙夜,相傳盡五夜。衛士傳言五更,未明三刻後《雞鳴》《雞鳴》衛士殿前報時所吟之也。

鼓樓計時鐘樓報時。故鐘鼓樓之建築,非起於佛教,亦非起於道教。況印度尼泊爾之地,並無鐘鼓樓之設,唯華夏獨有之古制也。南北朝時,道觀方有鐘鼓樓記載,而寺院鐘鼓樓建設,時方有,以至於後來有寺必有鐘”之說

今究鐘鼓鳴警,乃起於部落呼眾也。然鐘鼓之制,起於秦漢曹魏鄴城首創宮城鐘鼓樓制度。樓內每懸巨鐘,昏曉撞擊,使臣民聞之而生儆惕之心。鐘鼓根據擊打點數或取音方式不同,其作用亦不同也。按明末清初文人褚人獲《堅瓠集》言:

天下晨昏鐘聲之數,叩一百八聲者,一歲之義也。蓋年有十二月,有二十四節氣,又有七十二候,正得其數。但聲之緩急節奏,各處不同。

蘇州歌曰:“緊十八,慢十八,中間十八徐徐發,兩度湊成一百八。”杭州歌曰:前發三十六,後發三十六,中發三十六,聲急通共一百八聲息。薊州歌曰:緊十八,慢十八,六遍湊成一百八。益州歌曰:前擊七,後擊八,中間十八徐徐發,更兼臨後擊三聲,三通湊成一百八。此擊法,為天下南北譙樓鳴鐘擊奏之藍本。擊鐘之數,何一百零八數哉?此乃暗合一年氣候節律也,蓋一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三者相加,正得此數。今人熊召政《張居正》第四卷《火鳳凰》言:

釋氏念珠亦一百零八,轉借此義也。又紫禁城譙樓每次擊鐘前,必先奏以畫角三曲。曲有三弄,乃曹子建所撰。初弄曰:為君難,為臣亦難,難又難。次弄曰:創業難,守成亦難,難又難。三弄曰:起家難,保家亦難,難又難此畫角三弄,蓋提醒君臣,不忘創業守成之義,一言一行,必欲盡忠國事。

吾以為鐘鼓樓之設,乃古人明智之舉也。如遇有劫盜悍匪,盜發之處,槌鼓亂擊。次聞者,複槌以為節。俄頃之間,聲布百里,伏其險要,無不擒獲。”如遇有火災,可撞鐘擊鼓傳訊。如遇敵人進犯,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鐘鼓樓之設,唯國之都城有二式。建於宮廷內,或稱文武樓建於都城中心,又稱坊市鐘鼓樓,其為綰轂東西呼應南北軸心建築,二者皆多為兩層。宮廷鐘鼓樓始於隋代,止於明代。都城鐘鼓樓制度完善於元代。除報時外,作朝會禮樂之用,故譙門或稱之譙樓稱之鼓角樓。謂門上為高樓以望也。《全真濟煉薩祖鐵鏆施食全集·悲歎韻》有:“秋雨梧桐葉落時,夜馳馳,蘆花凋殘苔城畔譙樓鼓覺催。”其“譙樓”,即言宮廷之鐘鼓樓也。《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有言“詔諸郡縣治城郭,起譙樓,穿塹發渠,以備盜賊。”唐·唐彥謙《敘別》詩曰:“譙樓夜促蓮花漏,樹陰搖月蛟螭走。”元人陳孚《彰德道中》言:

偶逐征鴻過鄴城,譙樓鼓角晚連營。

雨垂魏武分香淚,水湧周文演易聲。

林慮山高秋靄濕,湯陰裏近夜燈明。

誰人得似韓忠獻,鄉社猶誇晝錦榮。

鄠地處關中平原腹地,素有銀戶縣之稱,其沃野千里,文物豐富。考鄠邑鐘樓始建於明崇禎八年,知縣張宗孟在重修縣城並新建四門城樓時,言其城樓列峙,中心無主,必致地脈散也,人文不振,議建文昌閣於城之中,以鎮之。供奉文昌,故始名文昌閣。因矗於縣城中心,俗稱中樓”。康熙二十年重修。乾隆十年重修仿西安鐘樓格式。原名文昌閣,又稱大觀樓,位於甘亭街道十字街心。古時鄠邑標誌建築第三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後開闢為鄠邑鐘樓博物館。一樓為鄠邑出土文物展,其古鄠遺珍,展出百餘件精品。二樓為傑出人物介紹,從史前至明清,鄠邑文明歷程清晰展現

西府行走·鄠邑鐘樓

陳法永會長之所以極力推薦吾等參觀鄠邑鐘樓博物館,乃其館珍藏王重陽祖師玉枕石一枚,為天下最也。蹬至三樓,見邊玻璃櫃中,展放玉枕石一枚,側面似被打磨,青玉赫然顯現矣。金代大定十年王重陽玉華於汴梁四子扶棺歸葬於鄠,即今之祖庵鎮。文革浩劫,祖師墳塋遭劫被掘。石棺啟時,靈玉枕、金質帽墜子,一時見世西府行走·鄠邑鐘樓

2008年,鄠邑重陽宮監院陳法永道長,耗資百萬,恢復白雲仙祠、重陽祖師墓塋及地宮。20091118日,由中國道教協會主辦,陝西省道教協會、北京白雲觀、香港青松觀及陝西重陽宮承辦,隆重舉行“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靈柩安奉大典”,國家宗教局副局長齊曉飛親臨,千人見證。金代安葬時石棺及祖師靈骨,重回墓塋之中,然祖師玉枕、金質帽墜子存留鄠邑鐘樓博物館,成全真道教千秋憾事

染汙瞎道人

2023年4曰24日於武漢東湖大道觀道德書屋清君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