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本周起逐步分批减仓,不失为明智之举!

(2009-06-08 07:37:30)
标签:

大卫看盘

股票

财经

理财

分类: 股海观潮
     上周沪指开盘2668点,最高2791点,最低2668点,收盘2753点,上涨121点,周涨幅达到4.59%,日K线为三阳二阴,周K线为中阳线,并留了一个35多点的周线缺口.回顾上周市场,不难发现,从周一开始,市场主要是受到周边市场上扬和国内资金充裕的带动,突破上行,蓝筹股大唱主角,银行石化资源板块强者恒强,不断创出反弹的新高,市场热点逐渐向二线蓝筹业绩优股扩散.总结一周的状况,周一在假日期间周边市场大涨的状况下,高开高走,大盘再上一台阶,留下了35点的日线跳空缺口.周二冲高回落,周三在石化双雄和金融股集体发力的带动下,重新上扬站稳了2750点之上,周四一度回落整固但顽强收阳,周五是IPO征求意见稿最后一天,新股是否重启对市场心理层面影响较大,尾盘的放量杀跌,说明多空分歧很大,部分筹码急于落袋为安,担心新股恢复发行,改变供求关系,进而导致行情转折的力量也占到一定的比例,周K线中阳站稳5周均线,创下10个月以来的新高,呈现突破向上的稳健上升格局,中长期趋势仍然向好!
    六月开门红,是近一个月以来涨幅最大的一周,这一周中沪指屡创新高,大盘在2800下方蓄势,这说明市场人气再一次聚集,后市虽然还有一定上升空间.但从短线的情况看,在连续上扬后,短线需要震荡整固,而中线依然有创新高潜力,再从成交量的情况看,可谓价升量增,成交8248亿,是本轮反弹以来第二高量,所以天量之后市场短期内出现一定震荡的可能性加大,
本周将进入2800点攻坚阶段。但却面临双重压力:一是技术压力,股指本周单边走高后,逼近上升趋势上轨附近,同时2800点整数关,多空在此分歧可能进一步体现.二是扩容压力,上周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结束,市场预期IPO重启时间临近,新股如何重启给市场带来的影响也是一大变数。截止上周五新股发行征求意见完毕,预计短期内新股发行势在必行.投资者可逢高减低仓位,等待新股发行方式明朗之后,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技术上看,目前短中期均线仍呈多头排列,随着股指的持续上行,MACD指标已金叉向上但有背离的信号,对股指形成一定的支撑,短线市场的强势格局有望延续,有挑战2800点整数关口的可能.不过经过持续反弹后,由于有6月1日35点的跳空缺口,对于多头而言是个担忧,市场持续上行造成较大的引力,盘中震荡反复在所难免.日K线形态继续保持上升通道,但中期趋势指标如周KD等已经到达高位,并且持续钝化,后市一旦调整确认,下探的空间不小,而杀伤力是可以想象的.不过由于目前市场中的蓝筹权重股数量较多,且蓝筹权重股群体内部保持良好的轮动格局,有效地减缓了因领涨品种获利回吐而引发的市场调整空间.目前市场量能仍保持在正常水平,盘中震荡仍属正常的技术性调整.只要蓝筹权重股大旗不倒,仍有继续上行空间,只不过上升的速率将有所减缓.
    大卫认为:自去年1664反弹以来,沪指已经上涨1127点,涨幅为67.73%,历时八个月31周,在一轮又一轮的反弹之后,内在潜力基本耗尽,目前可能正在构筑头部区域,而且六月是个日线周线月线多重时间之窗,存在着中期变盘的可能,大卫已在6月1日的《六月走势将决定A股是反转还是反弹!》一文中详细阐述.对于稳健性投资者来说,在颓势真正出现之前,短线上减轻仓位主动提前离场,将利润落袋为安,放松休息一下来迎接一轮大的调整,从本周起逐步分批减仓,不失为明智之举.大卫建议严格控制仓位(70%)以下,不开新仓,在冲击1814-2037点的上升趋势线上轨2830点区域上方的过程中,不断将仓位降下来,手中筹码盘中高抛低吸T+0交易为主.不做多头,不做空头,只做滑头!短线上越涨越卖,与主力同进退,大盘的指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手上的个股涨于跌,没有不赚钱的行情,只有不赚钱的操作!

     个人分析 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赢亏自负

敬告网友:
   应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富管理中心邀请,大卫将于6月13日(周六)在北京该校《财富大讲堂》对“09年A股行情技术分析与下半年行情走势研判”技术讲座,欢迎全国博友前来聚会交流.具体授课时间安排:2009年6月13日周六上午:9:30—11:30 下午:14:00—15:30财富大讲堂咨询话:010--62280850  010--62280851 具体详情请登录中国财富管理中心网站
http://www.china196.org/ShowNews.asp?id=11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