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缸里的世界(下)

(2008-09-07 09:02:57)
标签:

人生

感悟

随笔

杂谈

分类: 股海观潮

接酒缸里的世界(上)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话还真不是没有道理。“贤”与“嫌”不仅是音差不离,眼下还真有那么点因果关系呢。会海宴山,在酒量上没有两把刷子,只知二两米饭地“安份守已,治口修身”,如何能“搞好工作”?如何能“活跃经济”?“量小非君子,无肚不丈夫”,那些能纵横宴席的高手,不但能在社会上混个脸熟,在单位上也可以格外的优待。上不上班不要紧的,只要提到“昨天和某某领导一起喝酒,都差烧断肠子。”或者“这几天连续作战,实在是不能喝了,某某领导今天又非让我去不可,早晚被酒淹死不可。”单位领导一准同情你。非但同情,甚至格外地垂青。
    几千年来,酒缸漂流在风云变幻历史长河中,似乎都是一路高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董仲书的“独尊儒术,一直到清代的“留以不留头”,看看这些千奇百怪、匪夷所思的限制,唯独没有哪个朝代下过禁酒令,酒于是在历史长河中长流不息,时至今日,酒香已经溢满华夏。饮者也更为时人所青睐,“酒行天下”不是虚言。
    想想古代豪饮者也扬名立万,像樊哙鸿门的喝酒啖肉,武二井阳岗酒醉打虎,只是在市井传扬,至于更高层的社会意义,未曾听闻。抱酒归隐的陶潜,长醉不醒的李白,细斟北斗的孝祥,虽也因好饮而名噪当时,但更多的还是以文显扬。他们在官场并不得志,足以说明并没有因为善饮而人事通达。抚今追昔,笔者深为他们没赶上好时代而叹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若能生于斯世,必定高居于冠盖相望的庙堂之上,不显且贵都将成为天方夜谭的故事。
    呜呼!同样的饮者,不同的时代的命运却如此有别,生不逢时被时代演绎得如此真实。想想许由听说要让他当国君,他气得跑到颍水洗耳朵;面对楚国的相位正在钓鱼的庄周竟然持竿不顾,他们的这些举动若在今天,非让人笑掉大牙不可。以现在的人才观来考量,其二人酒量如此不见经传,我想就连农村的基层组织,对他们也屑于考查,即便侥幸当上生产队长,恐怕也干不了几天,就得让贤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