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封闭缺口已无悬念!?

(2008-06-06 07:34:38)
标签:

股票

财经

理财

推荐

     周四沪指承接前日跌势略有低开后小幅振荡,随后呈现探低创4.24以来新低3326点,午盘在石化二雄的引领及蓝筹权重股的带动下盘中曾翻红,尾盘再度下跌连续第三日收阴,三连阴再见地量十字星,报收3351点,成交541亿而量能依然维持较低水平,再创2990点见底以来的地量,也是今年以来的地量.盘面上多空分歧明显,且均线构成层层阻压,预示弱势整理格局仍将延续,3300点区域是管理层的心理关口,未来可能会有新的救市措施出台?持续的地量反映了近期观望心态极为浓厚。三连阴后何去何从?封闭缺口已无悬念?最后一补能否成为启动反弹契机!今日必见分晓!
     目前A股市场虽然弱势趋势较为清晰,但并不意味着在封闭缺口后面临着新的下跌空间.从盘面上观察,封闭缺口势在必行,而后或将面临着寻找新的支撑力,一是3000点的支撑力度在类似于05年998点,尤其是在前期向下击穿3000点时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与05年向下击穿1000点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更强化了3000点的支撑力度,3300点能否守住?封闭缺口后大盘能否企稳?管理层会否再度出手救市?都决定着于未来行情的演变,由此可见.4.24的缺口补与不补,中期大底的构筑完毕也已为时不远,但夯实底部还需时日! 由于管理层明确了股市稳定这一政治基调,再创新低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但3000点的政策底将在奥运会前得到严峻考验?  
     大卫认为:本周是6124点以来的第34周,也是5522点以来的第21周,在上攻30日线未果后周三选择向下变盘,周四在跌破了上周低点3333点后再度小幅反弹,不等于缺口就不补了,又到周末在没有外部力量的支持下,封闭缺口已无悬念。缺口上边引3296点一旦失守,那么可能还会出现一轮恐慌性杀跌继而在3000点上方与2990点形成双底.封闭后的缺口或有一定的反弹出现,但量能的变化仍是重要因素,也是决定能否走出低迷的关键。
短线关注5日线3395点10日线3410点的压力和4.24缺口上边引3296点的支撑,中线请继续关注“4.24”跳空缺口下边引3296点的及120周线3180点30月线3162点的支撑及5周线3499点和10周线3478点的压力. 预计短期维持在缺口下边引3296点和30日均线3522点区间震荡蓄势,量能放大之时即为选择向上攻击之始,投资者以防范风险为主,仍应控制好仓位,耐心等待市场趋势进一步的明朗.
     大卫建议:满仓套牢的逢高卖出,轻仓的踩准节奏逢低介入,追踪板块轮动热点,把握盘中回调机会滚动操作,要做好高抛低吸,战略上看多,战术上做空。大涨大卖,大跌大买,不涨不卖,不急不贪不惧!精选个股留强汰弱(特别是被错杀的绩优股)。只有精心选择有成长性、业绩爆发性增长、大比例送转的中小盘股,在随后的慢牛行情中定能跑赢大盘,提前解套.创投、环保、新能源、奥运、股指期货仍是上半年的投资主题。券商股、创投、股指期货概念、参股券商股、上海本地股(大卫称之为世博概念股)、高送转股等近期反复活跃的热点或将成为下波反弹行情的领头先锋。后市行情中的个股将会出现明显分化,要及时把握市场热点、踏准市场的节奏,将是未来行情能否取得超额收益的关键!

    风险控制: 轻大盘重个股,永不满仓,保持60%的仓位,进可攻,退可守,在股指有效站上60日线上前,谨记短线t+o高抛低吸滚动操作,
  保护措施:关注板块轮动行情分化,个股涨跌区别对待.超跌绩优股为首选,对于三天不创新低的个股买进,三天不创新高的卖出,买进个股三天不涨离场。(学会买股--卖股--休息-如此循环)
    短线操作原则:盈利10%左右可以获利出场,亏损3%止损出局,宁可卖错不可被套,大盘破位坚决离场;大盘突破重要阻力坚决进场,机会是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你把握好波段节奏,A股市场就有赚不完的钱!
   
看盘要领;放量下跌要减仓,缩量新低是底线,增量回升是关键,回头确认要进场,新量新价有新高,缩量回头不必逃,一根巨量要警惕,有价无量继续跑,顶位放量要出逃!量增价平,转阴!量增价升,买入! 量平价升,警戒!
  
     股市感言:股票投资是数据游戏,钱不落袋最后都是一场空.
     走一步看一步顺势而为,做一股是一股你奈我何.横批:长期收益.


个人分析 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买卖自负
大卫祝朋友们端午节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