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量能才是向上攻击的关键!

(2008-05-22 07:51:18)
标签:

地震

四川

股票

财经

分类: 股海观潮
    A股周三上演单日反转?沪指在周二创5月最大日跌幅后,周三又创5月最大日涨幅,市场借此超跌反弹值得期待.哀悼三日后的A股市场在未来两天,本周后期有望向上攻击!市场经过周二担心四川大地震余震的破位大跌,但3296点上方的利好缺口构成较强的支撑,周三午盘后的强烈反弹,一举扭转了走坏的K线形态,但市场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崛起,政策救市不能虎头蛇尾,在大地震后仍需要政策面的配合.
     周三早盘惯性低开后维持低位振荡的走势,周二的恐慌仍在延续,并一度下破3400点,创下2990点反弹以来的新低3355点,距离印花税井喷的缺口3296点一步之遥.午盘在石化二雄的拉抬下大幅反弹,在此反弹的刺激下蓝筹权重股也纷纷探底走强。80%的个股上涨,沪指上下宽幅震荡超过200点,是近三周以来最大幅度的震荡!终盘报收3544点.成交990亿,比前一个交易日有所放大!K线形态为"曙光初现"的K线组合!   
    从技术上看,在周二连破3600,3500点及所有中短期均线后,周三在跌破3400点及缺口上方后引发反弹.而随着30日线10周线失而复得,5周线和10周线的金叉,将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的支撑.而20日线及短期5日10日线的下移又形成明显的压制,股指反弹距离此区域越近压力就愈发明显,否则难以成功越过此区域。只要短线日k线不再出现大阴线只要周四收复20日生命线3586点及3600点的整数关口,仍有挑战60日线的可能。
周四是2990以来的第21天,又是3786点反弹以来回落的第13天,进入时间之窗,短线面临突破的方向,成交量的持续放大是向上能否突破的关键,如果能带量向上突破短期均线压力后,将会展开新的一轮升势。本周未来两天再度收复5日线10日线20日线及5周线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守住30日线3490点,那么本周就不能如愿去冲击60日线和2月1日4195点2月26日4123点连线的压力,而本轮反弹是否会结束,还需要观察几天!
    大卫认为:目前沪指处于三周横盘整理的末端,本周随着汶川大地震损失的明朗,以及蓝筹权重股的逐步走强,经过第一波报复性上涨之后,又经过周二震灾余威的大幅回落,周三的见底反弹之后,虽然未站上20日线,但站上30日线及10周线,30日线早已拐头向上,短线重点关注20日线3585点5日线3551点10线3586点的压力及30日线3490点10周线3544点的支撑,中线请继续关注30日线3490点10周线3544点的支撑及10日线3586点60日线3686点及2月1日4195点2月26日4123点连线的3676点的压力,回抽洗盘在本周能否完成极为重要,一旦短线震荡洗盘完毕,后市依然比较乐观。股指强势振荡向上的格局不变。回调是向上攻击60日均线的必要蓄势,五月在震荡中缓步前行应是主方向!
    大卫建议:满仓套牢的持股待涨,轻仓的踩准节奏逢低介入,追踪热点板块轮动,把握盘中回调机会滚动操作,要做好高抛低吸,大涨大卖,大跌大买,不急不贪不惧!精选个股留强汰弱(特别是被错杀的绩优股)。
只有精心选择有成长性、业绩爆发性增长、大比例送转股的中小盘股,在随后的慢牛行情中定能跑赢大盘,提前解套.创投、环保、新能源、奥运、股指期货仍是上半年的投机主题。农业、创投、股指期货概念、上海本地股(大卫称之为世博概念股)、高送转股等近期反复活跃的热点或将成为这波反弹行情的领头先锋。后市行情中的个股将会出现明显分化,要及时把握市场热点、踏准市场的节奏,将是未来行情能否取得超额收益的关键!
 
   
风险控制: 轻大盘重个股,永不满仓,保持70%的仓位,进可攻,退可守,在股指有效站上60线上前,谨记短线t+o高抛低吸滚动操作,
  保护措施:关注个股行情分化,个股涨跌区别对待.超跌绩优股为首选,对于三天不创新低的个股买进,三天不创新高的卖出,买进个股三天不涨离场。(学会买股--卖股--休息-如此循环)
    短线操作原则:盈利10%左右可以获利出场,亏损3%止损出局,宁可卖错不可被套,大盘破位坚决离场;大盘突破重要阻力坚决进场,机会是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你把握好波段节奏,a股市场就有赚不完的钱!
    看盘要领;放量下跌要减仓,缩量新低是底线,增量回升是关键,回头确认要进场,新量新价有新高,缩量回头不必逃,一根巨量要警惕,有价无量继续跑,顶位放量要出逃!量增价平,转阴!量增价升,买入! 量平价升,警戒!

 个人分析 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买卖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