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道“金牌”能让A股走多远!?

(2008-04-28 07:55:27)
标签:

证券

理财

财经

股票

分类: 股海观潮
    五道“金牌”能让A股走多远?组合利好护航 中期上攻趋势明朗,市场在震荡整理之后仍将继续上行?A股从最低点2990开始反弹到周五的最高点3658点,已经达到了20%,短期获利盘的抛售压力及带来的市场影响将不可以忽视。上周五继周四沪指创纪录的暴涨之后,大盘低开后开始震荡走高,当日围绕3600点多空展开争夺。直至收盘,大盘在尾部杀跌下小幅下跌,下跌25点,收于3557点。成交1904亿,反弹的趋势没有改变。
     技术上,沪指周五继续大幅放量震荡收出一根阴十字星,但总体保持在4778点和4195点的连线上方整理,多方依然占据着有利的局面。并且,周K线的反包大阳线穿头破脚是1月中旬5522点以来首次站上5周均线,进一步确认了本周见底周期的有效性。只是连续两日场外资金的集中放量进场将继续会引发市场的动荡,市场需要经过消化短期的获利盘和上方套牢盘后才会进一步发动攻击
。短期市场在经过连续三天的大涨后正处于支撑和压力之间震荡蓄势,虽然上周的低点还需确认,但后市应有调整回压出现,不过回调仍然是低吸介入的机会。  
    上周沪指在击破3000点、市场极度恐慌后产生了大逆转,而在利好的推动下沪指更是以暴涨的方式直接回升到了本月的高点附近,周K线收出一根998点以来的最大周阳线,并创下12年最大周涨幅14.96% ,迅速扭转了近几个月的暴跌局面。在经过上周周连续3天暴涨之后,板块及个股多呈现反弹后的分化走势,强势蓄势整固后,短线面临方向性选择。
本周市场将如何演变?从政策面上,目前出利空的可能性不大,而且随着一系列组合权出台,管理层对于市场制度建设的动作越来越大,场外资金在逐步介入。对解散户来讲,这一点暴涨不足以填补亏空,想解套还需要几个涨停板!?
    6124点调整以来无论从时间和空间角度也应该出现技术性反弹,而利好的刺激促使刺激反弹提前到来,多头能量提前释放,上周四跳空向上的缺口是本轮行情的突破性缺口,后市只要三日站在这个缺口之上,将开始新一轮中级反弹或反转行情。可以先理解为5522点下跌到2990点的反弹,预计后市在股指到在达去年“5.30”振荡区间运行一段时间,这里一个上调印花税,一个下调印花税,不得不考虑波段顶部4335点区域的阻力影响。在见底初涨阶段出现普涨后,后市个股行情将出现分化,研究主力资金动向,捕捉市场热点将成为后市投资者的主要功课。
预计反弹周期为5—8周,也就是6124以来的第34周,目标4068点的缺口—4300点的中期反弹全面拉开帷幕!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多头还有多少资金能够去持续做多,需要确认的还有本轮行情的性质,是反弹的还是反转的中长线资金进入,一旦多方能量跟不上,那么就难免出现投机资金“多杀多”的行为。
     大卫认为:本周可能的走势上半周巩固震荡洗盘,下半周有继续冲高的可能,继续关注4778点和4195点的连线支撑(下周一在3480点),重点关注5周线3438点和30日线3480点的支撑及10周线3755和十月线3804点的压力
    大卫建议。满仓的持股待涨,轻仓的加仓进场,积极布局滚动操作,要做好高抛低吸,大涨大卖,大跌大买,当务之急精选个股(特别是被错杀的绩优股),备战“红”五月,等待大b浪或x浪给你带来的收获!
 
在具体操作中,坚持三点:
a,买好股票!业绩好,股价低,题材多,净值高,盘子小,行业龙头,现金流量多。
b,保持(70%)仓位,永不满仓。如果没有长线打算,就不用操作。决定买好股票,就一定要拿到高估的时候,否则就决不放弃。
c,降低成本!股市每天总有波动,可以用少量的资金买卖降低成本(t+0滚动操作),实践证明这是很有效的。
   
大卫奉劝各位;不管大盘反弹还是反转,在本轮波段行情结束后,都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个市场的残酷,明白这个市场的无情,中国A股市场18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且必将继续证明:如果没有专业的知识,再在这个市场参与下去.大多数股民、基民最终将会再度成为机构主力盛宴的买单者、牺牲品。届时如果能有效保本出局,应坚决远离股市,远离基金.一赢二平七亏是这个市场永恒不变的定律,实在想投资股票的可找专业理财人士帮你理财!,而且宜首选私慕基金!
     即使上帝参与到股市,它也无法预知指数的尽头是在哪里!一定要记住华尔街一句行话,不要去抓飞速下跌的刀! 还要记住利弗摩尔名言:如果是正确的交易,那应该一进场就赚钱!

个人分析 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买卖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