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下度假,想替老娘涮涮碗,便把木盆拿出来,往里倒热水,没想到,水漏得满地都是,赶忙把水泼掉,紧紧盆外的铁箍,可紧过之后,水依然在漏。母亲叫我别紧了,再紧,会把木盆紧烂,说是木盆很久没用了,风干了,得用水泡一泡,把木板泡湿就好了。便用石头把木盆压到池塘里泡了个通透,果真不漏了。开会,领导讲了个木桶理论,他说决定木桶中水位高度的不是长板,而是短板。短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从理论上讲似乎很有道理,但得有个前提,木桶本身不漏水。如果漏水,木板不论长短,桶里是盛不住一滴水的。现实中,木桶的板子都是一样长的,就算板子断了,也会被及时换掉。因此,不存在长短之说,只是人为地制造了一个隐喻。打造一只木桶,情同组建一个团队。光有木板与人才是不够的,除了木板与木板,人才与人才之间需要亲密无间的合作,还得用铁箍与制度加以适当的约束,而且约束力要适度,不可过紧,也不可太松,得有人性化,方可把木板与木板,人才与人才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如果没有约束力,或者约束力不适当,木桶不是散架,便是被其压力破坏。公司也不像个公司,迟早会破产。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是行不通的。想要木桶装水,就得让每块木板吃饱喝足,让其内心膨胀,相互挤兑,并用铁箍把其制约在一起,方可成大器。否则,一盘散沙,再多的水也会流失殆尽。水,是薪水,是企业的经济命脉。要守住,不但要完善制度,还得笼络人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舍得,舍得,先有舍,才有得。养蜂人刮蜜,要留点给蜂吃,把蜂饿死了,这蜜也就没得刮了。果农摘果,不会把果子采光,要留点给鸟吃,有鸟啄食虫子,来年,树上的果子会多些。老板发财了,是不是也要舍几个赏银给员工呢?千万不能吃独食呀,得失是守恒的。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舍不得闲钱,进不了后花园。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