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善是一门艺术

(2022-05-19 20:50:48)

有位同仁要参加比赛,叫我帮他写篇演讲稿。写好了,他请客,对面超市里的东西随我选。俺不喜吃零食,也不会写。彼此的工作性质不同,隔行如隔山,感受自然有异,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他工资比我高,人比我年轻,头发比我少。头发少,见识广,是聪明绝顶。聪明人喜欢装傻,常用帽子掩饰。不管是红帽子还是绿帽子,都会欲盖弥彰,这叫聪明反比聪明误。当然,也有人喜欢假装聪明,把头发剃掉,剃成光脑壳,看上去聪明绝顶,油光可鉴,其实不然。这是削尖脑袋往钱眼里钻,钱眼小,容易被套住,一旦套住,便成枷锁,被其奴役。他说我笔杆子硬,文笔那么好,这种事三五分钟即可完成。不肯帮忙,说明交情还不够深。说到交情,我就大为惊骇,认识不到十天,仅加了个微信,没有互动,不打招呼,情又何来?我建议他去网上搜搜,百度一下,现成的文章很多,而且质量挺高,只需复制,粘贴,打印即可。当下造假成风,有些专家教授的论文都是抄出来的,作为一个普通职员,抄抄也无妨。他真的去网上抄了,而且是这里抄点,那里抄点,凑了上万字,叫我润笔提建议。我说,太长了,台上十分钟,你语速再快,也只能念完三四千字,得删掉一半以上文字,很多内容与工作不相关,逻辑性也不强,留着没什么意义。他讲你就看着办吧,想怎么删就怎么删。我帮他砍掉了六千余字,耗费了二两个多小时,他连声谢也没有,倒是一个人坐到边上吧唧吧唧吃零食去了。事后,他告诉我,所有参赛作品都是网上抄的。如果他得了奖,把奖金分一半给我,这里有我大半的功劳。我没有当真,只是弱弱的一笑,笑他的自作聪明与虚情假意。他到底有没有获奖,奖金拿了没有,我没问,他也没说,便让其不了了之。一日,他给电话,问我在哪?我说,在办公室。他说,想请我帮个忙,借点钱给他。我问多少钱?他说三五千吧,空几天发了工资给我。当时,我手里钱不够,只有七八百。他说算了,再另想办法吧。没想到次月,他又来找我借钱。感觉有点不对劲,他不穷呀,有车有房,月薪上万,拆迁款也有好几百万,这些钱都去了哪里呢?我与他讲,像我这种低收入的人,手里是没几个钱的,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开销大,经常得不敷出,钱还没捂热,便进了别人的口袋。唉的一声,他便把电话挂掉了。挂掉多好,耳根清净。茶余饭后,有人讲,他借了某某五千块钱,当时说空几天就还。可到现在空了大半年了,钱还没到手。每次问要时都说发了工资给,工资按月发放了,可钱还是没还。说起借钱,尽是感慨万千。站着借钱,跪着讨钱。借钱的时候,人家喊你作爺,讨钱的时候,你得喊人家作爺。因此,有钱也不敢借了,怕一借成仇,反被其害。有借有还,借借不难。在乡下,过苦日子,求人借物是常事。借盐,借米,借农具,借宿,几乎天天有。都是互帮互助,人人相依为命,个个讲信用,用过之后都能及时送还,怕送晚了,人家下回不借了。后来经济富裕了,东西也不缺了,都置得齐齐的,嫌借来借去麻烦,有时还得看脸色,求人不如求己,东西还得自己有。东西不借了,借钱。可钱,不一定好借,借了也不一定能还。借钱的人,有时候并非人坏,而是把钱花出去了,没能力赚回来,最后一直这么欠着,欠着欠着就打了水漂儿。也有品性坏的,借了钱,就据为己有,赖着不还,还有理由骂人家。说人家把钱看得太重了,手里这么多钱,只借九牛一毛,也讨得像索命一样。仿佛这钱就得施舍给他,索讨就是不道义。因此,平时要睁大眼睛把人看清楚,看通透,不能把钱借给品性太坏的人,也不能超出其偿还能力,谨防血本无归,被其反咬一口。救急,不救穷。救人于困境之中,才会感恩戴德,救穷苦之人,会成为理所当然。一粒米养恩人,一担米养仇人,便是这个道理。记得父亲先前,经常有人找他借钱,他都巧妙的拒绝了。他虽然是个手艺人,但手中的余钱不多,因此得罪了不少的人。有人骂他宁可把钱收到家里发霉,也不肯外借。其实,他是有借过的,只是有选择性地借而已。听说邻居有病,他倾其所有而借。花钱救命,就算倾家破产也值。有人借钱建房,他二话没说,便把钱借了。救命的钱有没有收回,我不知道,但建房的钱是收回了的。因为,几十年后,那家人还借了钱给我妈,他说过去也找我家借过钱,人人讲我爸的钱是很难借到,可他一开口就给了。显然,这样借钱才有意思。礼尚往来,互帮互助,知恩图报。人生在世,谁没有缺钱的时候?谁又能保证不求人呢?当下人心变坏了,坏人比蛇还毒,比犬还凶。不是救犬犬咬人,便是救蛇蛇咬人。行善的代价太大,许多人就不敢行善了。行善是一种艺术,借钱也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