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3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幸福·心瑜伽的宣言。——《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132、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对于所拥有的一切,都视之为理所当然,然后拼命向外寻找幸福。上天为了使我们有看见幸福的能力,就经常会安排各种失去,藉由失去,让我们看见自己曾经拥有的幸福。可是,很多东西一旦失去就永远找不回来了,越惜福越幸福! ——《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133、周国平说过:“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称为幸福。”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人都不幸福。心瑜伽就是让我们知足长乐。——《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134、心瑜伽让我们学会做减法。梭罗曾写到:“只因缺少追求与信念,世人才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光知道买买卖卖,一辈子过着农奴的生活。”当过多地追求所做之事将带来的结果,往往学不会感受当下的快乐,也容易在他人的言语中摇摆不定而心生嫌隙。唯有不较名利地做自己热衷之事,才能更从容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更幸福快乐。——《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135、只把物质的快乐视为幸福,只在物质的层面上和人比快乐,这样的人必定永远劳心劳力,无幸福可言。——《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136、幸福是相对的,现实中的幸福是包容人生各种正负经历的丰富的体验。人生中必然遭遇挫折和痛苦,把它们视为纯粹的坏事予以拒斥,乃是一种愚痴,只会使自己距幸福越来越远。——《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137、古版《圣经》里,人原本是一体,上帝嫉妒人类无忧无虑的生活,把人劈成两半,一半为男,一半为女,让他们一生下来就不得不面对孤独与不完整感,只有努力寻找到另一半,才能摆脱孤寂的折磨。
哲学把孤独、死亡、自由和意义列为人类需要深思、自省的四大课题。只有正视痛苦,才会不痛快,才接近幸福。——《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138、苏格拉底提出过一个等式:智慧=美德=幸福。他的意思是,一个人倘若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做人就一定会做得好,而这也就是幸福。反过来说,我们的确看到,许多人之所以生活得不幸福,正是因为没有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在做人上出了问题。在此意义上,智慧是引领我们寻求幸福的明灯,而瑜伽恰恰能给予我们智慧。——《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139、如果我们要给幸福寻找一个“器官”,那只能是心灵,而非肉体。肉体只有快感和痛感,是心灵在做幸福和不幸的判断。正因为此,心灵的取向和状态对于幸福是重要的。——《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140、叔本华说: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他的结论是:根本就不存在幸福这回事。叔本华固然消极了一些,但我们必须直面人生的痛苦,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幸福。——《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