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哈他瑜伽之光》第十二讲(第五节)
6月14日21:00-21:20
主题与作业:
十六、昆达里尼进入中脉瑜伽行者免除疾病战胜死亡
十七、持久地食饮有节
十八、大量的风箱式调息
十九、唤醒昆达里尼是清洁72000经脉的唯一方法
昨日回顾
十二、藉助哈他之力可喚醒拙火,並使其向上提升。
十三、拙火提升印之一——帕利坦納的方法(Paridhana):右鼻孔吸气+会阴收束
十四、拙火提升印之二——风箱式呼吸法
十五、拙火提升印之三——收缩肚脐
十六、昆达里尼进入中脉瑜伽行者免除疾病战胜死亡
《哈他瑜珈之光》(于伽英文譯本)3.111
By this Kundalini leaves the entrance of the Susumna at once, and the Prana enters it of itself.通过这个方法。昆达里尼立即离开中脉的出口,生命能量便可自行进入中脉。
《哈他瑜珈之光》(于伽英文譯本)3.112
Therefore, this comfortably sleeping Arundhati should always be moved; for by so doing the Yogi gets rid of diseases.因此,这个舒服沉睡的拙火应该常常被移动;借此瑜伽行者免除疾病。
《哈他瑜珈之光》(于伽英文譯本)3.113
The Yogi, who has been able to move the Sakti deserves success. It is useless to say more, suffice it to say that he conquers death playfully.能够移动夏克缇的瑜伽士收获成功。无需多言,只想说,他如游戏般战胜了死亡。
十七、持久地食饮有节
《哈他瑜珈之光》(于伽英文譯本)3.114
The Yogi observing Brahmacharya (continence) and always eating sparingly, gets successwithin 40 days by practice with Kundali.瑜伽士遵守布如玛察雅(节制)并持久地食饮有节,通过练习昆达里尼40天内取得成功。
黄帝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健康之人吃饭、喝水会讲究节制和节奏
古代的人之所以长寿,除了他们遵守自然规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食饮有节”。我们现在说的饮食,实际上在《黄帝内经》里叫做“食饮”。意思就是说吃饭、喝水,喝水里面包括喝茶、喝酒,还有普通的饮水。
当人碰到好吃的、好喝的东西,就想不停地吃、不停地喝,这是人的本能,是一种天然属性。可能就有人抬杠说,你们不是说要顺应自然嘛,那就吃吧。但是你说的这种吃,很可能就是在放纵你的欲望,就好像男人见了美女,他发自本能的想要,而且想多要一样。这种欲望,如果不加控制的话,那就只能说喝的喝死,吃饱了撑死。
所以,道家有个理论叫“取中”,它既不提倡纵欲,也不提倡压抑、禁欲。它在禁欲和纵欲之间选了个“中”,叫节欲。这个节是有节制,或是有节奏的意思。所以我们吃饭、喝水都要讲究节制和节奏。
可能有人会说:这没法量化啊。是没法量化。而且每个人的量化标淮都不同。比如说喝水。现在很多科学家提倡每天要多喝水,你看电视上、广播里,一说到人生病,尤其是感冒,就说要多喝水。实际上这样的喝法是会喝出麻烦的。
任何东西多了、过了都会出问题。所以,道家有一种理论叫“物无美恶”,任何东西没有好与不好之分;“过则为灾”,一旦超过了你的承受能力,它就会造成灾难。
那人一般喝多少水就过了呢?通常来说,你的身体要比你的意识聪明。现在很多人都说你渴了再喝水就迟了。我说这不对,这不是迟不迟的问题,而是只有病人才会这么做。健康的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该喝。所以,对于食饮有节,我在这裡要强调几个问题:一是要不要按时吃饭,另外就是要不要多喝水。
健康之人,他的生物钟和天地是同步的。所以,他会在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的时候觉得饿,觉得饥。另外,饥和饿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饥是指胃肠空了,饿则是你内心的一种感觉,你想吃东西了。所以,健康的人在早晨7点到9点这时会觉得饥饿,这会儿他会按时吃早餐。而到了中午午时,也就是心经当令的时候,他又会觉得饥饿,然后他会吃午饭。到了晚上7点到9点,心包经当令的时候,他还会觉得饿。这就是人健康的表现。
人比所有动物都优秀的一个原因是人吃饭、喝水不走极端
健康的人会按时、按量吃饭,那么,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的人会有一些什么表现呢?比如说吃早饭。很多人说不吃早饭会有害健康,会得胆结石,这个那个一大堆。但就是没有一个人会问问自己:早晨7点到9点的时候我饥不饥,我饿不饿。
很多人昨天晚上吃得撑了,或者睡得晚了,结果早上起来一打嗝,昨天吃的那个饭味儿还能闻见,整个胃是胀的,而且一刷牙就干呕,这就说明他的肠胃裡还是满满当当的。如果这会儿把早饭给端上来,又是鸡蛋、又是牛奶的,这些都是阴寒、难消化的东西,你这会儿吃就等于是吃毒药。
所以,“食饮有节”在这裡还指饮食要顺应天地的生物钟,也就是要根据天地的变化和生物钟的变化来调整饮食。怎么调整呢?这就要求大家根据自己饥饿的程度来定了。
我们经常说饭要吃七八分饱。人能进化到现在,而且比所有动物都优秀的一个原因是人不走极端。也就是说等到快到顶、快到极端的时候他刹车了,他不会说我吃得撑到嗓子眼了。
那为什么只吃七八分饱呢?胃它本身是团肌肉,是有弹性的。你年轻的时候它弹性好,塞多少东西,它都能很快的给你消化掉、排送掉。但你岁数大了以后,气也弱了,胃的弹性也没那么好了,就好像一个皮球,没有弹性了。如果你还是塞进去那么多东西,它就蠕动不了了。这时候人会出现什么症状呢?胃动力不足,吃完东西不消化,就好像在心口窝那儿堵了一个东西,下不去。古代有个词来形容,叫“块垒”,就是老觉得这儿堵得慌。
以前有个说法,“用他人杯中酒,浇自己心中块垒”。怎么才能让这个“块垒”暂时感觉好一点呢,那就是喝酒。喝酒时肯定还有一些辛辣的东西伴酒,比如说吃一些辣饭什么的。我们经常说吃辣菜能下饭,就是因为它能促进消化。但这都是暂时的。
总之,《黄帝内经》裡讲的“食饮有节”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食欲,包括喝水,是要有所控制的。另外,我们还要把握好吃、喝的节奏。现在,很多人吃饭简直就是狼吞虎嚥,“哗哗哗”的,这嘴里还嚼着,那筷子已经夹到盘子里了,然后这口饭还没下嚥,那筷子就进嘴裡去了。这些都是你躁动不甯、心火旺盛、欲望过剩的表现,严重的叫“欲火焚身”。
请记住,“食饮有节”虽然只是简单的四个字,但它包含的道理很多,值得我们花时间、花精力去好好探索。
十八、大量的风箱式调息
《哈他瑜珈之光》(于伽英文譯本)3.115
After moving the Kundali, plenty of Bhastra should be performed. By such practice, he has no fear from the god of death.移动昆达里尼之后,大量的风箱式调息应该进行。通过这样的练习,他对死神没有恐惧。
十九、唤醒昆达里尼是清洁72000经脉的唯一方法
《哈他瑜珈之光》(于伽英文譯本)3.116
There is no other way, but the practice of the Kundali, for washing away the impurities of 72,000 Nadis.除了昆达里尼没有其他方法清洁72000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