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十四期贵阳十日密集培训同学们总结
(2017年12月27-2018年1月5日)
丹丹-湖北荆州: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不知不觉10日密集培训即将结束,心底多少有些依依不舍与留念……感恩在瑜伽路上遇到的同路修行者,感恩在瑜伽路上遇见我的导师—于伽师父。
在这十日里,大家同吃、同住、同习练、同学习,感触很多,收获颇深!此时此刻,眼前浮现出师父每天语气平和、口干舌燥、细心解读《瑜伽经》里阿特曼、无明、三昧、希瓦等等,并且还向我们讲解如何借助瑜伽的原则和法则来改变和提升自己,如何把瑜伽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情景。
在瑜伽八分支体式部分,以阿斯汤伽的序列和艾扬格大师的《瑜伽之光》以及于伽老师著的《阴瑜伽》为主线,不厌其烦、耐心讲解各门各派各种体式要点、难点,以及不同科学辅助方法。师父的博学多识、知识渊博、严谨的教学风格,让我为之惊叹!
在生活中,每天晨练结束,为我们做出可口的早餐;早课后,师父又一溜烟的功夫钻进厨房为我们准备出丰盛的午餐;下午课后,还制作出拉花卡布基洛咖啡、泡制红茶~这一幕幕沥沥在心,难以忘怀。 姐妹们来自五湖四海,特别感谢来自成都的张寨老师,俨然得像位大姐姐默默做很多事情,照顾着我们,幸福感不止来自人生大事,还有日常的小确幸。
想说的话有千言万语,由于时间关系,在此搁笔,化为一句:让我们双手合十,道一句:Namaste🙏🙏🙏
————
张寨-成都:
带着对瑜伽的探索之心来到了贵阳参加于伽密集训十天的学习旅程……
早晨5点40起床,6点开始冥想1小时,7点晨练1小时,然后吃早餐,9点开始上课,于伽老师为我们讲解瑜伽经,老师尾尾道来,一本经书韵含着圣哲帕坦伽利的人生哲学,接下来为什么我们讲解瑜伽大全体式的分解与习练方法,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让只停留在体式层面的我, 对瑜伽修行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就这样在老师的带领我们阅读着瑜伽经,练习体式.....
十天的密集训就快结束了,而我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了,在于伽老师的指引下,我学会如何去习练,如何在精典中找寻真理,如何去包容,如何去修行、修身。感恩遇见于伽老师,感恩同学们的陪伴,愿大家一切都好🙏🙏🙏
————
璞真-河南南阳:
首先,非常的感恩🙏我是幸运的[愉快]!可以暂时的摒弃一切的羁绊来到了贵阳。在这里,遇到了来自不同地域但又让人倍感亲切,温暖的同学和如阳光般慈爱的于伽师父。每一天都是崭新而充实的!在师父的带领下,每日冥想,晨练,研读经典,“探讨”体式。师父的用词仿佛一下子拉近了瑜伽大师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将他本人博览群书却谦卑的瑜伽精神呈现给了大家。通过讲解,示范,感知,归类,注重传承,让知其然的同学们更知其所以然。在师父的于伽精舍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每天转发的三张图片,其实是无数人辛苦的结晶。它们就像一杯茶,其实是由一粒种子,一颗茶树,一片树叶,一个茶农,再经过吸收大自然的灵气,经过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还要有专业人士用专业的方法,才能泡出一杯茶。)多么的唯美,精辟,贴切。一如所有在瑜伽道路上不断修习默默无闻的传播者之心声!瑜伽就像是一朵圣洁的睡莲,让练习着通过表象看到本质,让于大都市红尘中唯物主义的我们,历经慈、悲、喜、舍,最终达到心的平静。专注于一个真理,不执著,做知足者富和内在真实的自我重逢!从容的“重返市井之喧嚣”,改变着所有和瑜伽结缘的姐妹同修之生活方式。师父犹如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了无数伽人的航向!这一路,有圣经,经典相随,有名师相伴,让我们不断地否定着自己,超越着自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做一个感恩的实修者,谦卑、传承!亲爱的同学,伽人,朋友们未来更可期,一起相约吧!!!🙏🙏🙏(namaste)
————
宋琴-贵州贵定:
时光飞逝!转眼十天的学习就到了尾声!感觉十分不舍的同时也感慨万分!每天老师带着我们六点打坐冥想,七点晨练,然后就是理论加体式的课程!老师非常有教学经验哦!一个体式从它的源头开始,延伸到阿斯汤加,再到艾杨格,最后到阴瑜伽。不同流派,不同做法。以及它们的相同点都一一讲解到了!老师还重点提出冥想的方法和重要性,并且贯穿印度哲学和佛法文化的精髓!老师太有才学了!我们也深深知道他的才学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沉淀积累下来的!他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盏明灯!更让人崇拜的是老师每天还给做丰盛的早餐,中午和会厨艺的同学一起做本地特色菜给大家吃!下午上课前还给我们冲咖啡。下午茶时间给我们一起弹吉他,一起欢快地歌唱。一个平易近人,博学多才的好老师!这几天大家同吃同住,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成长!非常开心!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感觉到瑜伽不仅仅是体式的练习,更多的还有内心的修炼。通过表象的练习最终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感恩我们亲爱的于伽老师!感恩相遇的同学们!感恩所有的一切!🙏🙏
———
宇佳 -陕西榆林:
2017年末,2018年初。[太阳][太阳] 大家从全国各地,来到贵阳, 忙碌的一年逐渐慢下来, 又一个始点, 第二次遇到于珈老师!非常幸运!
忙碌繁华的城市里 ,听老师讲《瑜伽经》 是这个冬日里的暖阳,像多雨城市里的晴天 !我们每天工作回家 ,然后单曲循环…… 遇到了瑜伽。
认识瑜伽 ,听老师追根溯源从古老的时代瑜伽的发源地, 一直到现代瑜伽 , 先知的故事 ,觉悟者的传承 , 每一句瑜伽经的不同翻译版本 , 再聆听解释 ,虽然不能够完全听懂理解, 但是相比之前有了新的认知。
每天的练习冥想一小时:心底烦躁 不安,坐到半小时小腿麻木, 慢慢的一点点适应来到宁静 , 能够控制这种酸、麻、微痛 , 坚持到第7天 ,手心有微发热 ,结束后身体有轻盈一点。 自修,修心 。生活有了平静安详 。 控制欲望 ,买东西更理性 ,简化生活 ,多一点关注内心 ,认知真实自我 , 给自己的生活添加一些好的习惯规律 ,饮食起居。 当然不止这些,在瑜伽体式和呼吸有了新的认知 ,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更熟悉 , 清晰的分解体式,专注于一件事情。
10天的同学,同食,同住, 买菜做饭 洗碗,不同的分工 完成一件事情, 好像一个小的生活缩影 ! 也好像瑜伽一样,我们分解,组合, 辅助就是一个正位得到体式 ,再分为初级学员,中级,高级…… 再回到生活,回到自修 !我们保持虔诚专注,认知生活, 认知自己!
感恩老师,感谢大家,感恩遇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