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51、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修炼瑜伽,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52、古人说:“德比于上则知耻,物比于下则知足。”瑜伽的戒律就是知耻,瑜伽的修行就是知足。——《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53、体式的第一个目标是让身体臣服,此时身体可以完成任何被赋予的指令因为它具有神性,而不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局限而受制于它。——《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54、体式第二个目标是征服身体的物理属性,这就要通过让身体轻盈(持续不懈的瑜伽修习所带来的八大能力之一),以意识控制身体的微观层、以意识让其变得更重和更大等方式。——《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55、体式第三个目标是开发出身体中的瑜伽之力(tapah)或瑜伽之火(viryam)。——《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56、体式第四个目标是将充斥全身的阳性能量引导向上集中到头部,之后再返还适量,这应该能帮助身体得到净化或充电。——《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57、传统的瑜伽并不只是体式,体式只是为了开启瑜伽哲学这道大门而设置的钥匙罢了。——《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58、你将瑜伽看成什么,它就会给你带来什么。——《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59、大家应该将瑜伽视为一种生活哲学,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生活方式,而并非简简单单的伸展手手脚脚的运动。——《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60、瑜伽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修行,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